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层突破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层突破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0-17 17: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分层突破
(教师用书独具)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持续性 ②区域性 ③生态破坏 ④崇拜自然 ⑤生态农业 ⑥资源短缺 ⑦社会持续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地关系发展与环境问题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解析】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绿洲区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绿洲区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C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自然植被生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
【答案】 C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如果过度猎狼,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④正确。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 D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3~4题。
3.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 第3题,艾比湖的面积缩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引起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诸多要素发生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A选项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选项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选项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C。第4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选项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选项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选项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选项错误。
【答案】 3.C 4.B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 第(1)问,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问,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
【答案】 (1)20世纪7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
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双选)
图1        图2
6.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7.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解析】 第6题,由图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山上河谷主要是养种鱼,因此与捕捞联系不大;村寨秧田育鱼苗,在进行农田活动的同时便于管理鱼苗;山腰梯田种水稻,由于梯田面积较小,因此不适宜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通过水稻生产可以获得较多的鱼类饵料。第7题,由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满足自身需要,投放市场量较少,因此商品率较低,受市场影响较小;种水稻和养鱼同时进行,并没有体现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鱼和农户产生的废弃物为稻田提供肥料,水稻稻花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梯田为鱼提供水、浮游生物等,同时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答案】 6.BD 7.CD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第8题。
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 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选项D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
【答案】 D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9~10题。
9.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10.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正确理解关联图中各要素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互联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9题,根据农产品的分布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上看,该地区种植甘蔗、水稻,还能养鱼,应位于较低纬度的水乡。选项中的河套平原、黄淮平原、辽东丘陵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热量不能满足甘蔗种植的需求,只有D项闽浙丘陵符合题目要求。第10题,解答本题时要看每一个选项是否符合图示的意思,图中各要素间的循环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图中有沼气提供能源,而沼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②和④的意思没有蕴含在图中,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
【答案】 9.D 10.B
1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结合图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解析】 图文材料的结合性审阅是答题第一步。临海的钢铁工业布局有利于钢铁产业的升级换代,也有利于集中控制污染源,减轻环境问题。
【答案】 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