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峨眉山上的全部蛇
B.长白山天池中的全部鱼
C.武当山上一株腐木上的全部真菌
D.大兴安岭林区中的全部落叶松
【答案】D
【解析】峨眉山上的全部蛇并非同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长白山天池中的全部鱼不是一个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武当山上一株腐木上的全部真菌含有多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大兴安岭林区中的全部落叶松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鼠15只。估算该种群数量约为
A.88只
B.86只
C.90只
D.92只
【答案】A
3.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一些村庄看到的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一些村庄看到的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迁出率大于迁入率,使得人口密度急剧下降。
4.以下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对象是
A.某一池塘中的鲤鱼
B.丹顶鹤
C.大象
D.蒲公英
【答案】D
【解析】样方法主要用于活动能力较弱或无活动能力的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比较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
、蚜虫及跳蝻的密度等;标志重捕法主要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比较适用于调查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个体相对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所以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适宜用样方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下列各项叙述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个足球场上的全部杂草
B.一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
C.一间危房中的全部生物
D.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的总数
【答案】B
6.“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有许多家庭响应国家政策,生育了二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胎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
B.“二胎政策”可能会改变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
C.“二胎政策”可以有效地调整我国劳动力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D.“二胎政策”符合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二胎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A错误。“二胎政策”可能会改变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因为一胎政策中因为人们的观念会导致性别比例失调,B正确。“二胎政策”的提出是基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基础上,所以可以有效地调整我国劳动力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等问题,C正确。该政策符合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D正确。
7.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A.现有人口数量
B.现在的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D.目前的年龄组成
【答案】D
【解析】现有人口数量不能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A错误;现在的性别比例直接影响某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但不能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B错误;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C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D正确。
8.下图是对某地区鹿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A.总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
【答案】C
9.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B.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C.确定样方大小后,随机取样
D.根据调查数据估算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10.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答案】D
【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D错误。
11.目前我国实行“全面二孩”的政策,将对种群数量特征产生的直接影响有
①出生率
②种群密度
③迁入率
④年龄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12.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不能过分醒目,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应该相同,C正确;农作物上的蚜虫、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该种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4)用样方法调查湖泊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答案】(1)增长型、衰退性、稳定型
1∶1∶1
保持相对稳定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活动能力
(4)随机取样
(4)用样方法做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减少误差和主观因素影响。
14.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
(3)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各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13株、11株,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
【答案】(1)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
(2)大
(3)8
(4)10m
14株/
m2
÷10=14(株/m2)。
15.在此概念图下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
【答案】①种群密度
②出生率
③死亡率
④年龄组成
⑤性别比例
⑥迁出率
出率。⑤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④年龄组成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