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9 09: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陆丰市东海第二中学 潘妙君 五角星、八角帽,这是毛泽东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你知道这是谁拍摄的吗?你知道照片背后有着多少故事吗?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深入“土匪聚集的地方”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有这样一段友谊


他,一位新中国宏基伟业的缔造者;他,一位美利坚胸怀正义的记者。两人在炮火隆隆的战争岁月中一见如故,进而结成长达 35载的真挚友谊。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红色中国解谜之旅纪实作品的阅读曾用名:《西行漫记》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读书境界第一重
看封面
看作者
看目录第二重
边读边思
边读边注
读出思想
读出感受翻书品书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猜一猜
内容?
顺序? 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目录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时间顺序 再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关于红军造反者(45)
贺龙二三事(54)
红军旅伴(61)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
彭德怀印象(269)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红小鬼”(339)
关于朱德(355)
选读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勾划描写人物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的词句,梳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
人物:周恩来
外貌与言谈: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示例我喜欢的人物:
外貌与言谈: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分享交流“红小鬼”从第 页第 段
第 行的 句子中,
我看到一个 的他。 思考讨论:我与他们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所口述的——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读序言
猜读法 速读法 批注法
读目录,知思路,明内容
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
读序言,知始末,明意图小结 快速阅读课文第65-66页
“读书方法指导”
作业阅读全文,继续解谜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规划阅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