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说课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说课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1-07 14:4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自然界的水循环
说课内容一. 说教材二. 说学情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学生对水资源已经有所了解,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中对水圈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水体的类型、运动以及水体之间的联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教法选择读图导学、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演示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三. 说教法学法学法指导四. 说教学过程自主
引导
合作
探究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环节二:新课讲授,感悟新知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图3.1 水圈的构成水圈构成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存在形态)(存在空间)大气水:占0.001%;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陆地水:约占3.5%;水圈构成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镇3A级景区
——井水不犯河水典故的出处
阅读教材第54页“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思考回答“读图思考”的两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2)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图3.2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定义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1〉海陆间循环2.类型〈2〉陆地内循环
〈3〉海上内循环

阅读教材第55页正文部分,
动手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水循环的发生过程,
帮助学生理清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海洋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大陆地下径流下渗降水蒸发海洋蒸发降水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2、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AB
? 3、填空(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1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__5________ 6 ________
(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 ______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之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海陆间循环海洋陆地56下渗地下径流 课后作业
分析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相互联系的水体联系:相互补给水循环的过程环节类型形态:固、液、气态自然界的水循环五. 说板书设计分布:海洋、陆地、大气水板书总结相互联系的水体空间分布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过程意义环节类型①


④存在形式自然界的水循环谢谢!海 洋水汽输送基 岩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海洋水位也没有因江河入海而上涨? 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促进陆地水体的不断更新,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2)水循环是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3)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