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第五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
②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重点)
③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难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
②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统计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了解父母,热爱父母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教材中豌豆和鹦鹉的某些性状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进而得出结论。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收集一些关于性状遗传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利用课件进行问题展示:1、什么叫做遗传?遗传的可控制中心是哪里?2、染色体有什么特点?3、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4、DNA的结构是怎样的?5、什么是基因?6、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有什么样的位置及数量关系
学生阅读课本、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回答问题。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语: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先共同做一个小活动。展示问题:同位之间相互观察一下,你具有下列哪些特征?(展示图片: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等。)我们大家再来回想一下,你与父母之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刚才我们调查的这些人体特征叫性状,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你与父母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那么父母的这些性状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课堂活动。并思考自身的性状与父母有哪些相似之处?父母又是如何将这些性状传递给自己的?
以课堂活动导入,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感性认识自身的性状。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20分钟
过渡:通过刚才的小活动,以及大家课前的预习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产生了好多疑问,那么,相信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合作探究一:生物的形状
同学们我们常见的生物都有什么特征呢?你能不能列举一些?(学生列举常见生物的特征)大家列举的人的身高、眼睛、肤色、花的颜色、叶的形状、动物的毛色等都属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而血型、免疫力等属于生理特征;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运动等属于行为方式,我们把这些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统称为生物的性状。教师总结: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体的特征就是性状,那么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什么是相对性状呢?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找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总结相对性状。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形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注意:相对性状的前提条件(1)
必须是同一种生物
(2)针对同一类性状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黄皮肤和黑眼睛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C.狗的卷毛和短毛D.大嘴唇和厚嘴巴谁还能举出一些相对性状的例子?过渡: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每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有许多相对性状,那么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遗传又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继续探究。展示豌豆花色遗传:在豌豆花色的遗传中,亲代的性状一个是紫花,另一个是白花,其后代的花色有几种表现?豌豆的后代未能表现出哪种性状?我们发现,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又分为显性性状(豌豆的紫花)和隐性性状(白花)。我们已经知道基因决定性状,那么,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后代只表现了一种性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从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上来寻找答案。通过之前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成对存在,同样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小组讨论:尝试用遗传图解解释性状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教师精讲:1.如果豌豆亲代组合是紫花(AA)和白花(aa),它们的后代又有几种表现呢?我们一起来分析。2.果蝇亲代组合都是长翅(Aa;Aa),它们的后代又有几种表现呢?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正是由于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传递,才使得生物的固有特征代代相传。
生:人的眼皮、血型、肤色》…生:(试着回答)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毕,由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由一人上台结合大屏幕讲解。生1:果蝇的翅有的长、有的短。生2:兔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生3:鸡冠的形状有单片的,有呈花朵状的。生1:番茄的颜色不同,有黄色和大红色。生: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学生作出判断。生:后代花色只表现紫色未能表现白色。学生观察图片,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相交流。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材原有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分析讨论,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本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引导学生,化难为易。由于有了问题的驱动,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积极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分析,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环环相扣,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遗传图解的理解。
迁移应用5分钟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性状的遗传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梳理一下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区分相对性状,学会画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人的双眼皮(A)和单眼皮(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小明不是父母亲生的吗?如果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双眼皮的可能性是多大?2.如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___是隐性性状。(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4)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___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_____。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通过实验探究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并能通过实验总结问题,拓宽了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比较、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更增强了对对照实验以及变量控制的理解。
课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
A类:1.(知识点1:相对性状)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C.圆滑的豌豆和皱缩的豌豆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知识点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把高茎(E)豌豆与矮茎(e)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A.EE×ee
B.
Ee×ee
C.Ee×Ee
D.EE×EeB类:3.(知识点3:性状的遗传)下图表示一对黑色雌、雄豚鼠交配后产下的后代的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遗传学上,豚鼠的黑色和棕色是一对_____________。(2)豚鼠的毛色性状是由_________控制的,性状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__________过程传递给子代的。(3)从豚鼠的亲、子代毛色性状来看,棕色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_______(用T、t表示),亲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____。二、完成助学当堂达标。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教学反思:
优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调动学生已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在组织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并且倡导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发展学生质疑和解惑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显性和隐性的了解,
当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根据《教学用书》的建议应利用两课时完成。用1课时完成,时间较为紧张,教学内容处理得不够完善。比如: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和精练不够,学生典型例题的训练也不够。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不太到位。学生已经完成的学习内容掌握得不太理想,影响了教学环节的完整。比如:对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是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但学生多数联系不起来。
成单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
位置
成对
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基因
控制
生物的性状
显性基因
显性性状
类型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
控制
决定(共18张PPT)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1、什么叫做遗传?遗传的可控制中心是哪里?
2、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3、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4、DNA的结构是怎样的?
5、什么是基因?
6、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有什么样的位置及数量关系
复习提问
2、举例说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及关系;
3、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人体的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吗?
你能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吗?
性状
什么是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形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判断
下列性状是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A.黄皮肤和黑眼睛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狗的卷毛和短毛
D.大嘴唇和厚嘴巴
性状的遗传
在哪种成对基因控制下,生物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哪种成对基因控制下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
AA或Aa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隐性基因
aa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成对的基因呢?
基因与性状遗传
一对染色体
基
因
的
遗
传
A
a
Aa
已知:控制白花的为隐性基因a
控制紫花的为显性基因A
亲代
紫花
白花
后代
×
紫花
×
aa
AA
aa
×
A
a
AA
Aa
精子
卵细胞
思考
果蝇亲代组合都是长翅
(Aa;Aa)它们的后代又有
几种表现呢?
长翅
长翅
长翅
残翅
形态
结构
生理特征
行为方式
性状
同种性状
不同表现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1.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圆滑的豌豆和皱缩的豌豆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C
2、
把高茎(E)豌豆与矮茎(e)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
A.EE×ee
B.
Ee×ee
C.Ee×Ee
D.EE×Ee
B
作业
完成助学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