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下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课件(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下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课件(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1-07 21:44:53

文档简介

课时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光(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学习控制实验
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初步学会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展示图片,通过让学生分析各种实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因素。为更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提供多种实验材料和器具,让学生可选择更多的探究因素(光、湿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①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黄粉虫幼虫,干土、湿土,花铲、自制纸盒、黑纸、黑布、培养皿、手电筒、镊子等)
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①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收集各种环境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资料、图片等。
②收集黄粉虫幼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出示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那么诗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一名句中影响“豆”生活的因素有哪些?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
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并思考问题
通过读这首诗,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诗中描写的情境,并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引导探究
8分钟
层层推进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41页--4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_______和 ____两类。
2、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 、 、 、
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包括
和 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作探究
结合图片分析影响“豆”生活的因素,完成下列表格。
类型
非生物因素
......
生物因素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过渡:这些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听,他们来了。
“非生物因素家族”辩论会
(1)猜猜我是谁?
我的本领最大。我参与一切生命活动,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看,少了我不行,多了也不行!
我的本领最大。我的高低影响生物细胞内酶的作用,从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并限制着生物的分布。
我的本领最大。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我,我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动物的生活和分布。我的强度和时间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时间以及某些动物的行为。
(2)对号入座
①葵花朵朵向太阳
②雨露滋润禾苗壮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大雨过后常常到许多蚯蚓爬出地


预习课本内容
完成自主学习的题目
结合图片分析影响豆生活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并思考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哪些
光照
水分
温度
空气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找出疑难之处,做好标记。
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更多的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实验探究
15分钟
过渡:以上大家通过资料了解到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下面我们再通过实验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课下安排大家采集了黄粉虫幼虫,下面我们来分析哪些非生物因素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你是在哪儿找到黄粉虫的?打开放黄粉虫的盒子,看看黄粉虫有何反应,说明黄粉虫喜欢哪种环境?
②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如何设计?其他因素是否要保持一致?如何保持一致?③用两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行吗?为什么?④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⑤放入黄粉虫幼虫后,为什么要静置4--5分钟?为什么要1分钟统计1次,并且统计10次?
这节课我们选择光这个因素来进行探究,请每组同学认真设计完成实验。
实物投影以下实验报告(以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并完善计划:
根据所提问题确定变量
b、依据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
有效控制变量,保证变量唯一。
d选择适当的实验用具、控制好实验材料的数量(黄粉虫幼虫10只,干土、湿土,花铲、自制纸盒、黑纸、黑布、培养皿、手电筒、镊子等)
(在交流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对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也要及时提出并予以纠正。通过各小组横向交流,适时引导补充,集思广益,使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得到充实和完善,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实施计划
1、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做相应指导
2、用表格提示学生如何统计
环境
1分钟
2分 钟
3分 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 钟
9分钟
10分钟
明亮
阴暗
五、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
阴暗处黄粉虫幼虫 只,明亮处 _____只。
得出结论:

六、表达交流
1、找出实验设计中的不足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实验。
2、分析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
进一步探究:
除了光照之外,还有哪些非生物因素也能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呢?请学生选择一种因素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对它的影响。
实验结束,提醒学生下课后把黄粉虫幼虫交给老师。
学生讨论后知道黄粉虫喜欢生活的环境便于设计实验
依据已有知识猜测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进而做出实验设计。
各组依据老师的提示,相互协作依次完成探究实验的每一步。
1.、组长做好分工
2、实验器材根据本组实验的需要自主选择。
展示2个组的实验报告(选择有代表性的),同时组长介绍本组实验过程。
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光对黄粉虫幼虫的分布有影响吗?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分布。
三、制定计划:
实验步骤:A、在自制硬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B、在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位置分别放入10只黄粉虫幼虫,(或将20只黄粉虫幼虫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4-5分钟。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结果记于下表:
环境
1分 钟
2分 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 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明亮
4
3
3
2
2
1
0
1
0
1
阴暗
6
7
7
8
8
9
10
9
1
9
五:得出结论 :黄粉虫幼虫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如何控制好变量?
小组进行交流、评价、补充。
评选出优秀实验组。
学生讨论交流后设计:
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受水分的影响,给黄粉虫创设干湿两种环境,其他因素保持一致,观察它的活动情况。
因为温度、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都有影响,因此学生可能选择的探究因素还有湿度,先建议选光。
讨论比较评价2个方案,并与教材中的方案做对比,找出学生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给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从而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与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认识。
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继续探究
5分钟
过渡:以上我们一起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那么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出示图片,并对图片加以解释说明:
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惠互利

蚂蚁在捕食、御敌等方面相互协作

羚羊在争夺配偶时发生争斗

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

猎豹捕食跳羚
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以上很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____和______生物之间相互作用。
② _____种生物之间和 种生物之间既有 ,又有 。
观察教材43页图6.1-5,思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图片并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这是寄生现象,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汲取其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观察图片并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这是共生现象,是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
观察图片并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这是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现象。
观察图片并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这是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现象。
观察图片并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这是不同种生物之间互助的现象。
观察图片并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这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现象。
图片的展示,视觉冲击力较强,学生参与积极高涨,气氛活跃。
总结提升
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环境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教师: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学生讨论交流:
任何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中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对生物都会有影响,因此我们要爱护生物,保护好环境。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学以致用
5分钟
再次出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名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并提出问题:
(1)“南山”影响“豆”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说明“草盛豆苗稀”的原因。
(3)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
学生讨论后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从生物学角度作答。
光、空气、温度、水、土壤
草和豆苗争夺营养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
通过所学的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和科学素养。
盘点收获
当堂检测
8分钟
(完成助学)
教师通过多媒体和学生共同盘点收获。
1、 家中饲养小鸟时,小鸟生活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
A. 食物与水
B. 食物、空间与空气
C. 食物、空间与阳光
D. 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
2、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 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 狼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 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3、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 ( )
A.竞争     B.捕食
C.互助 D.捕食和竞争
4、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椋鸟对枸杞是()。
A.有害的 B.有益的 C.无害、无益的 D.有益、有害的
5、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菜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非生物因素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
学生完成并解析。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小鸟也不例外。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而B、C、D中的因素,都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 选D,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各生物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存竞争的关系。甲和乙均以丙为食,是竞争的关系;甲又以乙为食,是捕食关系。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两者之间似乎是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椋鸟吃下多肉的果实后,枸杞的种子不被椋鸟消化,随椋鸟的粪便被传播到各处,这样椋鸟帮助枸杞传播了种子,对枸杞繁殖后代是有益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冬季影响大棚内蔬菜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和光强度弱、二氧化碳浓度低等因素。温度低,晚上用草苫覆盖大棚,可减少热量的散失;还可以用点火加温的形式为大棚升温。光照时间短,光强度弱,可选择透光效果好的塑料薄膜,还可以利用灯光来延长对作物的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低,可给大棚通风还可人工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
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分类 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空气、水、土壤
非生物因素 活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光对生物的生活、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课件19张PPT。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huì),
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41页--4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_______和 ____两类。
2、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 、
、___ _、 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包括
和 之间的相互作用。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光照空气温度水土壤其他生物同种生物 不同种生物分析影响“豆”生活的因素,完成下列表格光温度水其他豆苗杂草水分温度光照葵花朵朵向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雨过后常常看到
许多蚯蚓爬出地面思考
①你是在哪儿找到黄粉虫的?打开放黄粉虫的盒子,看看黄粉虫有何反应,说明黄粉虫喜欢哪种环境?
②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如何设计?其他因素是否要保持一致?如何保持一致?
③用两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④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⑤放入黄粉虫幼虫后,为什么要静置4--5分钟?为什么要1分钟统计1次,并且统计10次?实验探究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并完善计划:
a、根据所提问题确定变量
b、依据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
有效控制变量,保证变量唯一。
d选择适当的实验用具、控制好实验材料的
数量(黄粉虫幼虫10只,干土、湿土,花铲、
自制纸盒、黑纸、黑布、培养皿、手电筒、
镊子等)光对黄粉虫幼虫的分布有影响吗? 光对黄粉虫幼虫的分布有影响。
四、实施计划五、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
阴暗处黄粉虫幼虫 只,明亮处 只。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黄粉虫幼虫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分布。 进一步探究:

除了光照之外,还有哪些非生物因素也能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呢?请学生选择一种因素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对它的影响。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的养分犀牛和犀牛鸟的互惠互利蚂蚁在捕食、御敌等方面相互协作 羚羊在争夺配偶时发生争斗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 猎豹捕食跳羚 小结:
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包括__ _ 和______生物之间相互作用。
__ 种生物之间和 种生物之间既有 ,
又有 。
同种不同种 同不同 互助 斗争学以致用: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南山”影响“豆”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说明“草盛豆苗稀”的原因。
(3)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 1、 家中饲养小鸟时,小鸟生活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
A. 食物与水
B. 食物、空间与空气
C. 食物、空间与阳光
D. 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
2、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 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 狼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 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小试牛刀D A3、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 ( )
A.竞争     B.捕食
C.互助 D.捕食和竞争
4、椋鸟喜食枸杞的果实,椋鸟对枸杞是( )。
A.有害的 B.有益的
C.无害、无益的 D.有益、有害的D B 5、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菜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非生物因素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