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二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通过分析“驼鹿和狼的数量变化关系”总结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重点、难点)
2.阐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重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和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且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整堂课采用“先明标、后自学”,“先合作、后展示”
,“先归纳、后巩固”的“三先三后”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则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应用图片、投影、课本插图等多媒体手段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4分钟
【热点分析】播放新闻视频—雾霾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导致雾霾的原因有哪些?过渡:雾霾这一现象说明我们人类的一些活动影响到了周围的生态系统,那么生态系统该怎样应对这些“影响”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学生观看视频,并谈谈雾霾的成因。(工业粉尘、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通过社会热点的分析,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目标1分钟
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能通过分析“驼鹿和狼的数量变化关系”总结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重点、难点)
2.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重点)
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7分钟
目标1: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一)自主学习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3-74页完成助学78页自主学习目标1:1.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_______之中,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2.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________。请你举一个例子
。3.由于生态系统的这种_______机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较长时间的保持一种______平衡。(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多数同学第2题不会举例,其他问题都能解决。)过渡:同学们有没有疑问?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分析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分析完之后同学们的疑问就解决了。(二)探究释疑1.引导学生分析图6.2-19讨论并解决:(1)结合图示写出一条食物链。(2)20世纪50-90年代驼鹿的数量与狼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3)假设某一年,狼因病大量死亡,对鹿群会产生什么影响?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蓝色曲线和紫色曲线分别代表哪种生物?写出食物链。过渡:可见,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其他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这一调节方式称为什么调节?下面我们再看一条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2.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食物链,理解各种生物的数量始终维持在动态的平衡之中。树
害虫
食虫鸟(板书)⑴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害虫的数量增加,树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食虫鸟的数量会如何变化?⑵食虫鸟的数量上升了,害虫的数量又会如何变化?⑶害虫的数量下降了,树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点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上升或下降的箭头表示出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总结:因此,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每一种生物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进而使生态系统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目标2: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过渡:虽然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不同的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一样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一)自主学习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4-75页完成助学78页自主学习目标2:1.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超有大有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
越多,
越复杂,
就越大。2.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的
,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
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当池塘受到轻微污染时,它能通过自身的
消除污染,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超出其自身的
时,池塘中的动植物就会急剧减少,最终导致生态系统
,清水池变成了臭水沟。(二)汇报展示1.图中哪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为什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自身的结构有关: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巩固:在下面两个生态系统中,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食虫鸟,对哪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大?2.出示图片:提问:比较下面两幅图,你有何感想?引导学生总结: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
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
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过渡:引起生态系统崩溃的外来干扰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同学们知道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例子有哪些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例子:(多媒体出示图片)【畅所欲言】看到这些现象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助学中的相关习题。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讨论有疑问的地方。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生1:草→驼鹿→狼生2:驼鹿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狼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生3:鹿会大量的增加生:自我调节学生思考问题生1:树的生长受危害,食虫鸟的数量增加生2:害虫数量下降生3:树的生长茂盛学生自学课本解决问题。学生结合刚才的自学,思考后得出答案:森林生态系统更稳定,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小组代表回答:人们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荒漠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生:有限,自我调节能力各小组争先恐后地举出生活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例子:清澈的池塘变成了臭水沟城市中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河里的鱼虾减少……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低碳出行,少开车多步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在理论上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要讲,因此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能自学的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合作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才点拨。学生自学完之后知道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是自我调节,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如何调节的,因此通过分析图片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先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图标,理清各个曲线的含义,为下一步分析狼和驼鹿的变化做下铺垫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让学生理解狼和驼鹿的数量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带领学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树、害虫、食虫鸟之的数量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限定时间和题目,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紧跟生活中的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总结能加深理解与认识。学生看到图片后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比较震撼,也激起了学生对保护环境的共鸣,渗透情感教育。
归纳总结建构提高3分钟
过渡:我们的校园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同学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呢?课外实践:设计生态校园建设方案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内容课下小组集体讨论,如何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更好的生态校园建设方案。
同时,我们要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梳理建构:结合板书识记本节重要知识点(教师巡视并抽查背诵)
学生异口同声:想学生记忆重要知识点,组内互查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达标测试5分钟
A类:(助学当堂达标1-3)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 )A.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制约
B.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有人类的控制2.
如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3.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B类:(助学当堂达标4)4.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如图为森林公园内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森林公园中,兔的体色一般为灰色、有利于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____
_.
(2)图中的消费者有_____,生态系统中兔与鼠之间的生态学关系为_____;如果因为某种因素导致狐的数量剧减,则短时间内兔与鼠的数量变化是_____.
(3)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如果有人在附近开办工厂,导致森林公园发生重金属污染,则图中_____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4)该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_____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强/弱)
C类:链接中考5.(2013枣庄43)(8分)下图为渤海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若
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
和
。(2)图示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有
。(3)若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食物1∕2来自浮游动物食性鱼类,1∕4来自虾蟹类,1∕4来自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则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能量每增加1千焦,最多消耗浮游植物
千焦。(4)2011年渤海湾发生严重溢油事故,原油中的有害重金属如镍、钒、铅等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
。事故对渤海湾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1.C
2.B
3.D4.(1)适应环境
(2)鼠、兔、狐
竞争增多(3)2
狐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强
(1)浮游植物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后2个空答案前后可颠倒)(2)浮游动物和较小型的底栖动物(3)1000(4)食物链
生物富集
自动调节
进一步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做题的速度和能力。由于本节课是生态系统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因此,链接一道关于这一章的中考题让学生明确这一章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因此,整堂课借助助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整堂课采用分段自学、小步子,学生更容易接受。
2.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学生能通过自学知道是自我调节,但是对于具体如何自我调节的,又是怎样通过这种自我调节机制使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难以理解且不能准确表达。对这一难点的处理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来分析狼和驼鹿变化的曲线,然后例举森林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3.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发挥想象去列举生活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例子明确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进而渗透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育,效果很好!
4.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采用小组加分和抢答的方式进行,学生积极性很高。
5.最后链接中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在中考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森林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调节方式
自我调节
动态平衡
调节能力
营养结构复杂
调节能力大
营养结构简单
调节能力小
调节能力有限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