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二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与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方面人类的变化。(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2.通过追寻了人类的起源,得知人猿共祖,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因此要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对黑猩猩有多少了解?(课前多媒体投影)【观看视频】:黑猩猩.avi
( 黑猩猩.avi )
看了视频,我们知道了黑猩猩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近,属于类人猿!那么,类人猿除了黑猩猩还有那些动物也是类人猿呢!它们为什么被称做类人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引入课题《人类的起源》【板书】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课前搜集资料
课前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看视频学生回答: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等学生回答:与人类都属于灵长类动物,而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被称为类人猿
通过课前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引导探究层层推进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知识点一: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过渡语】:从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大猩猩和我们人类很相似。那么,类人猿和人类是同样祖先吗?结合同学们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类人猿的生存状况。投影图片:类人猿及其生活环境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观察图片完成图表。名称项目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生活环境活动方式食性知识点二:人类起源于古猿【过渡语】:由此可见,类人猿有许多“似人行为”,它们会学着像人那样梳头、刷牙,甚至还会穿针、引线、缝手帕;类人猿的表情,特别是幼仔与人的相似程度更大。这说明了类人猿和人类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怎么去证明人猿同祖呢?投影图片:人与黑猩猩某些特征比较完成下面问题。思考回答:1、尝试描述类人猿的运动方式?2、为什么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加灵活?3、从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之处你得出什么结论?4、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名称
项目类人猿现代人运动方式制造工具
能力脑发育程度【过渡语】:以上是从解剖学上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同一祖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证据——化石证据投影图片:埃及古猿头骨化石和云南禄丰古猿牙齿化石思考问题:1、古猿化石显示什么齿似人,什么齿似猿?2、是谁首先提出来人猿同祖?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也指出了什么问题?3、直接的化石证据说明了什么?【过渡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解剖学证据、化石证据,从微观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更说明了人猿同祖。我们来共同看看。投影问题:思考
1、从分子生物学的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呢?2、分子生物学证据说明了什么?知识小结:(教师提出问题)从解剖学证据、化石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整体来看说明了什么呢?知识点三:古猿到人的演化【过渡语】:人猿同祖已经得到证实,同学们想没想,为什么同样的祖先有的就进化成人类了,而有的却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呢?投影图片:古猿的一天和稀树草原景观思考问题:1、回顾古猿的生活环境,结合图片想象一下古猿的一天生活2、地球由大量森林变为稀树草原,对于森林古猿有何影响?投影图片:早期人类足迹化石和人类进化简图思考问题:1、早期人类足迹化石说明了什么?2、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运动方式、老动和穿衣方面)3、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什么?【知识拓展】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师生共同总结。
结合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学生思考、议论、回答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搜集的材料思考回答生: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黑猩猩臂行,较灵活,勉强直立行走;大猩猩多半是活在树上,也可生活在地上;猩猩树上生活,臂行勉强直立行走;长臂猿树上生活,臂行,也能两足行走。黑猩猩杂食;大猩猩植物为食;猩猩和长臂猿以植物,少量昆虫为食等。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搜集的材料思考回答生:1、以摇荡的方式,善于臂行或半直立行走2、人类拇指大,能与其他四指对握,掌部较短,从而增加了灵活性和准确性;人的大脑皮层比黑猩猩的大,神经系统发达。3、类人猿与人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4、臂行、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制造和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容量小,没有语言能力、容量大,很强的思维语言文字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回答生:1、古猿的门齿小,与人相似;犬齿和臼齿发达,与猿相似2、赫胥黎,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由已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来的3、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结合课本分析回答1、类人猿也有A、B、O、AB等血型黑猩猩和人类的DNA差异率仅为1.23%类人猿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的相近。类人猿所患的一些疾病与人类相同2、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学生讨论后小结:说明了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人猿同祖。投影资料:稀树草原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学生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生:1、学生回答不一,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各抒己见2、由于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些古猿继续生活在森林深处就逐渐进化为现代类人猿;另部分古猿就从树上下到地面,改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学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生:1、我们的祖先至少370万年前就直立行走了2、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穿衣方面: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3、是否直立行走以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激烈的讨论1、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1)现代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3)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科学资料和学生的认知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利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主动去思考几种类人猿的生活环境、活动方式、食性等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利用图表总结的能力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最终获得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会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图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补,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恰当的总结,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学习人类的演化过程,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认同自然选择的规律学生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自主完善结论,理解环境巨变在人猿进化中的决定作用进行知识整合。进一步明确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是否直立行走结合生活实践,拓展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确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的思想。
梳理知识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找至少三个学生谈收获
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知识达标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A、古猿
B、黑猩猩
C、猴
D、大猩猩2、下列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
)A、
长臂猿
B、黑猩猩
C、猩猩
D、大猩猩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语言的产生
B、能够制造工具
C、脑容量发达
D、能够直立行走4、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
现代类人猿仍过着如同其祖先一样的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C.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来的
D.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本质的区别5.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然后依据图回答问题:甲
乙
(1)你判断甲是
的头骨。
(2)你判断乙是
的头骨。(3)你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A
2.B3.D4.A5.
甲是
人类
的头骨
乙是
类人猿
的头骨。判断的依据是
人类
的大脑容量比类人猿的大,所以颅腔也大.
通过知识反馈,掌握学情,为老师提供诊断学情的依据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科教片《黑猩猩》的视频片段入手,先对类人猿之一的黑猩猩初步认识,而导入新课。然后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等活动完成学习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听、看、比较、讨论和交流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的基础上,按顺序结合多媒体图片从对类人猿的认识,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自然进入到人猿同祖的几个方面的证据,通过合理的过渡语水到渠成的让学生理解人类的演化过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使知识逐层推进,自然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便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恰当的课堂小结和知识的拓展,使课堂锦上添花。
不足之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有时较为主观,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继续树栖→成类人猿
大部分灭绝
人类出现
化石证据: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
解剖学证据:头骨比较、手骨比较
分子生物学证据:DNA差异非常小。
共患疾病:感冒、天花、肺结核等。
证据
赫胥黎:
人猿同祖
达尔文:人类是由以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来的
理论
人类起源于古猿
被迫下地→直立行走→进化为人类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