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2 19: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词语。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品读法?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导入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体会愚公这个人物形象。2、理解对比和烘托的写法。3、懂得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所讲述的道理。21教育网
三、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人。《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2·1·c·n·j·y
四、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给红色的汉字注音。
仞rèn??? 箕畚jī?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穷匮kuì????亡以应wú
五、走进文本
(一)、听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
播放朗读示范,学生听读。
(二)、四人小组自学,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解释“阴、阳”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3.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4.帝感其诚。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五)、复述课文:
再读课文,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出示复述提示。
六、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一)、文章最主要的人物有哪两个?他们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愚公、智叟。傻老头、聪明老头。
(二)、愚公“愚”在何处?(提示:可以从移的对象、移山的理由、移山的目标、移山的手段、移至地点、移山耗时、移山人力等方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三)、智叟“智”在何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反对移山的理由体现智慧。
面对反驳沉默不语体现智慧。
总结: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则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四)、毛泽东与《愚公移山》
毛泽东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从此愚公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愚公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要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五)、从这个意义上说,愚公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何处还能体现愚公的其他性格?老而弥坚、抱负远大、知难而上、意志坚定,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的观点。21·cn·jy·com
“聚室而谋”:民主
(六)、综上所述,对于愚公和智叟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这样我们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愚公愚,智叟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哪一个结论,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
提示:
1、本文是一篇寓言。不能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
2、不能以现代的眼光看古人。
补充寓言的相关知识。
七、质疑探究
(一)、分角色诵读,扮演愚公、智叟、妻子等角色,读出各自的性格和语气。
(二)、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试举例说明。
?1、欲扬先抑手法?
先写其愚,后写其智(自子孙孙无穷匮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对比衬托手法
(1)以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衬托愚公形象。
(2)以智叟的形象衬托愚公形象。
(3)以山神之“惧”和天帝之“感”衬托愚公形象。
(三)、智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这一形象?
智叟:自作聪明、知难而退、目光短浅,静止地看问题。
对比衬托手法:(1)以“孀妻弱子”的形象衬托智叟形象。(2)以愚公的形象衬托智叟形象。
(四)、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愚公之妻?,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智叟,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21cnjy.com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
(五)、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背走了大山,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这样的结局是为了说明愚公的精神感人之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www.21-cn-jy.com
(六)、你能说一说寄寓在这个故事中的道理吗?
表现了古人坚强的毅力和改造大自然顽强的精神。
(七)、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资料链接:“愚公支书”王光国率村民绝壁凿路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哪里会有我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21·世纪*教育网
八、归纳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九、布置作业。
请以“愚公,我想对您说”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十、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道家
一个故事、两个人
愚公:目光远大
智叟:目光短浅
愚公精神: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