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二、读文,整体感知,出示导学
1
、本文几次写到“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请同学们用笔将原文勾画出来)
2、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呢?
找出后试着读一读,看怎样能读出那种深挚的爱子之情来。可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来考虑。
3、当时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反应?用原文回答。
4、我们的父母都为我们买过水果,可是能够感动得流下眼泪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文中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三、自学、讨论交流、展示
1
、四次。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第二次
望父买橘
因为这一次最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
(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3、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最主要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二三段,看一看是怎样的背景。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师: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作者截取了在不平常的背景下"父亲的背影"这个精彩独特的画面,将父爱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
四、继续探讨
.
1、
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从语言描写中表达这种关爱,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
生思考讨论展示: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关爱了吗?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生思考讨论展示:
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儿子的两次自责也表明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感动、思念父亲。
确实,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就是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中心。
五、拓展延伸,感受真情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 请你叙述一次最让你感动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师生小结
朱自清先生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我们的目光悄悄地移向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他们感恩,给他们捶捶背、洗洗脚、说说知心话等等,你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诚的人,一个饱含孝心、懂得爱心的人。
七、当堂检测
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________
2.凄惨暗淡,不景气。________
3.看到心里感到悲伤。________
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________
5.细小而繁多(的事)。________
6.不幸的事接连发生。________
板书
背影
朱自清
朴实的语言
父亲爱惜儿子
艰难的动作
(泪光中的)背影
儿子体贴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