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节
儒学的兴起?
?
了解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解新儒学的思想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
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儒学的兴起背景:焚书坑儒的批判表现罢黜百家
太学出现
科举选官(略)一、 焚书坑儒的批判课堂探究⒈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秦始皇像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课堂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课堂探究4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二、罢黜百家董仲舒生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和条件?原因: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条件:(客观方面)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 ①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董仲舒看来,先秦百家学术思想各有各的要旨,互相参差抵牾,因此使统治者无法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思想。要使国家在政治上统一,首先应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因此他的大一统思想的实质就在于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思想基础)。“君权神授”,即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之人受命于天子”。 “天人感应”,即天具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与天同则大治,与天异则大乱。(有限制君主权力过渡膨胀的目的。)儒学的新发展—董仲舒: ③ 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 主张限田、薄敛、省役。由于长期实行“黄老无为”治国,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
④ 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董仲舒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并且还称之为“孝”,是“天经”、“地义”的。后人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思想核心:“君权神授”、 “独尊儒术”
◆目的(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掺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
◆特点(实质):外儒内法。 汉武帝: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这样,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将儒家经典确立为必读教科书。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措施:结 果: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董仲舒像
a、提出“君权神授”与“天 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
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
集权的需要,
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
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影响是什么?积极方面:
①有利于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
②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结束各学派思想平 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③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④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实行“仁政”。消极方面:
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什么?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因为????????????它适应了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在滔滔的长河中你是一朵浪花在绵绵的山脉里你是一座奇峰你把寂寞藏进乌云的缝隙你把梦想写在蓝天草原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倾诉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思想、文化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太学创建的影响?东汉太学生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
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
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
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⑷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
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
收敛。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早期选官制度曾经以“世官制”为主。 汉武帝时代,“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隋唐时代,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开始实行。3.关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
(1)打破了门第限制
(2)有利于选拔人才
(3)使封建统治得以长存
( 4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1)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科举制的创立和健全,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3)科举制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以治国平天下为唯一志向,这就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因此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本课结束!1.概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
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受到冷落、遭受打击、地位上升、成为正统的过程。
(1)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儒家学说,其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仁爱,维护周礼。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仁政,认识到“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的变革时期,儒家学说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打击奴隶主阶级,建立封建制度、统一国家、相互争霸的需要,没有得到新型统治阶级的重视。?
(2)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秦朝利用法家思想,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剥削沉重,仅存二世,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主流文化批判。汉武帝初年,开始大批起用儒学之士,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确立独尊地位,禁绝与儒家相异的学术这一建议和文化上实行“大一统”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儒学地位上升,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立为正统思想。 2.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有早期的“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 (近代历史上的“公车上书”即源于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的主要基础),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下面着重讲科举制。? (1)科举制出现的社会背景:士族制度的腐朽与衰落,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间的裂痕严重地威胁着地主阶级的统治,隋唐时期的大统一局面为弥合地主阶级间的裂痕提供了社会基础。
(2)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一定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的选官制度,是隋唐以来的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表现之一。而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却是封建制度严重衰落的具体表现。?(3)科举制对文化的影响:
①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于是,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②自唐代完善了科举制,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③科举制由于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的形成。
④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的制度,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以“治国平天下”为唯一志向,这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例题1】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分析】
统治者采取任何措施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武帝继位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而董仲舒的儒学独尊理论又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B1-1.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教育开始被儒学所垄断
1-2.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BC【例题2】隋唐科举制确立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
②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④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削弱了贵族特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 D.②③
【分析】 本题易错选B,错选原因在于对③的表述没有正确理解。科举制的确立虽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由于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了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力量相对薄弱。到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则走向了僵化的“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C2-1. 唐朝时规定:“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现象,实质上说明唐朝科举制( )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C.明确规定了对考试人员的资格限制
D.严格控制参加考试的人数
2-2. 科举制的实行,是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其主要原因在?( )
A.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官员
B.科举制是由孔孟创立的
C.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D.考生全部来自朝廷设立的太学BC1. 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 )
A.完全一致 B.正好相反
C.压迫限制 D.大力推崇
2.“举贤良对策”是下列哪位统治者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BD3.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D.有利于文化教体的发展?
4.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挥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君权神授” B.“节用而爱人”?
C.“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
5.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措施不包括?( )? ?
A.举贤良对策 B.兴办太学?
C.设五经博士 D.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CBA6. 董仲舒所提倡的“三纲”是指?( )??
①“君为臣纲” ②“父为子纲”?③“夫为妻纲” ④孝为“天经”“地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汉武帝问太子:“我刘家天下是从何处而来?”太子以下的回答,汉武帝最满意的是?( )? ?
A.高祖用武力夺来的 B.祖上传下的 ?
C.上天赐予的 D.百姓拥戴而来的?AC8.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9.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源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DD10.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设立“孔子奖”,这是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那么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 )
①三纲五常 ②君权神授 ③有教无类 ④因材施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乃上类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 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反应),春秋夏冬之类也。 ——《为人者天》
材料三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深察名号》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
天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天的意志。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不得照抄原文)。
(3)综合三则材料,概述作者的基本思想。 天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天的意志。 天是主宰一切的,皇帝是天的儿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人们必须服从天的安排。董仲舒以“君权神授”来论证封建专制统治的合法性。 人是天根据自己的特征创造出来的,所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