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三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说出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重点)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描述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难点)
2.能力目标
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永久涂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体验生活离不开科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充分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与自然的统一性,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围绕“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境,如新闻事件、高原反应等,组织实验探究等活泼、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积极思考,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血液的成分。
课前准备:
教师: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课件等
学生: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前一天准备演示实验“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步骤如下:
取甲、乙两试管,在甲试管内加入少量5%的柠檬酸钠溶液,乙试管不加;
取新鲜家兔血液10ml注入甲试管,轻轻摇动几次,静置观察;
另取新鲜家兔血液10ml注入乙试管,静置观察。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小调查:
①受伤时流出的血是什么颜色?
②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会怎样?
③你认为血液( )A.重要 B.不重要 C.非常重要
2.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意图】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
【设计意图】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环节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探究主题一: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过渡: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1.演示实验,宏观探究
(1)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课前准备的甲、乙两试管,并讲述实验的过程。
(2)提出问题,指导观察:
①甲、乙两试管中的血液各出现什么现象?
②甲试管中的血液分几层?各层颜色有何不同?大致比例如何?填入表格。
③推测柠檬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3)归纳总结,填写表格。
位置
组成成分
颜色
约占血液总量(%)
2.延伸实验,深入探究
(1)将分层试管中的上层倒入培养皿中,使学生意识到它能够流动,从而激发学生猜测: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2)将试管倾斜,注意观察红细胞的颜色,过一会再观察红细胞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3)出示没加抗凝剂的血液的试管,观察凝集血块周围的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明确这种液体的名子叫血清。请同学们阅读相关链接,了解两者的区别。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3.血浆的功能
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课件展示血浆成分示意图,请同学们根据血浆的成分说出血浆可能具有的功能。
(1)性质: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
(2)成分:含水分约90%血浆中还含有以下物质: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3)功能:
①血浆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因为血浆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人体所需的物质。
②血浆有运输废物的功能,因为血浆中含有尿素等成分。(尿素由教师补充指出)
③血浆有运载血细胞的功能,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水。
4.知识迁移: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时,是输鲜血还是血浆?
烧伤病人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血液的浓度上升,粘度变大。所以在抢救时,应给病人输血浆,如输鲜血,血液粘度大,心脏负担大,反而威胁生命。
【设计意图】关注社会,把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入课堂,追求生活与科学的统一,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生物学”。
探究主体二: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过渡:你有过作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检验科的医生从我们身体上抽取一滴血,放在载玻片上制成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知道检验科的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
1.分组实验,微观探究:
学生按照实验要求与步骤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2.提出问题,指导观察,提倡小组成员间互相协助完成实验,并讨论观察结果。
①你能看到几种细胞?注意移动装片,仔细寻找。
②最多的是哪类细胞?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③最大的是哪类细胞?有没有细胞核?
④最小的是哪类细胞?
3.归纳总结,填入表格
血细胞
形态
大小
有无细胞核
数量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4.分析各小组观察的结果,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①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太好找,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
②红细胞中间部分为什么比较亮?联系细胞的立体结构猜想一下。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
环节三: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形成框架,梳理血液的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有序、有效地组织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它能很好的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能按照正确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实现对本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出示两封信件:
“王林……这两天我和同来西藏的几位老师都心跳加速、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感觉有些不舒服……”
“王林……那些症状已经都消失了,在近期的例行体检时,发现红细胞数目较以前增加了……”
据此设置问题情境,联系生活中与“高原反应”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适合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认识到生物知识的价值,对学校教育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同时为下一节学习做铺垫。
环节四:达标检测,课下作业
课堂检测(见附录)。
2.课下作业:《助学》
A类:“自主学习”“当堂达标”
B类:“合作探究”“自我感知”
C类:“周末自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继续推行我校课题研究《作业自助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附:【课堂检测】
第一关 我夯基、我达标(A类)
1.【2014·青岛】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体积较大
B.血小板不易看到
C.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D.白细胞数量最多
【考点】观察人血涂片
2.【2014·日照】作为血液的液态部分,血浆在物质输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在血浆中不存在的是( )
A.血红蛋白、淀粉酶、麦芽糖
B.二氧化碳、氧气、氨基酸
C.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
D.生长激素、抗体、维生素
【考点】血浆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3.【2014·无锡】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形态结构特点
第二关 我综合、我提高(B、C类)
4.如图是李刚同学进行血液实验时出现的情况,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试管A和试管B内均加入的是新鲜血液,而实验结果不同,其原因是:A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而B试管内___________。
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
图中③结构中含有一种与其功能相关物质,这种物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的血细胞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___中。
【考点】观察血液分层现象;血液的组成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1)
课件15张PPT。小调查:
1.受伤时流出的血是什么颜色?
2.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会怎样?
3.你认为血液( )
A.重要 B.不重要 C.非常重要
4.谈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的组成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血液探究:血液的分层现象静置1、出现了什么现象?
2、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各层什么颜色?
3、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4、推测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探究: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浆约占55%血细胞约占45%白细胞血小板中间薄层红细胞血液探究:血液的分层现象如果不加抗凝剂会出现什么现象?血浆和血清的区别: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Ⅱ.血浆的主要功能Ⅰ.血浆的 主要成分 a.运载血细胞;b.运输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人血永久涂片①你能看到几种细胞?注意移动装片,仔细寻找。
②最多的是哪类细胞?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③最大的是哪类细胞?有没有细胞核?
④最小的是哪类细胞? 观察归纳总结,填入表格 电子显微镜下的血细胞我学到了什么血浆血细胞1.成分:
2.功能: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血液【课堂检测】1.【2014·青岛】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体积较大
B.血小板不易看到
C.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D.白细胞数量最多【考点】观察人血涂片【课堂检测】2.【2014·日照】作为血液的液态部分,血浆在物质输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在血浆中不存在的是( )
A.血红蛋白、淀粉酶、麦芽糖
B.二氧化碳、氧气、氨基酸
C.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
D.生长激素、抗体、维生素【考点】血浆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课堂检测】3.【2014·无锡】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形态结构特点【课堂检测】4.如图是李刚同学进行血液实验时出现的情况,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试管A和试管B内均加入的是新鲜血液,而实验结果不同,其原因是:A试管内________ ,而B试管内______。
(2)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其功能是__________ 。
(3)图中③结构中含有一种与其功能相关物质,这种物质的特点是__________ 。最小的血细胞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__中。 【考点】观察血液分层现象;血液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