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课题 愚公移山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重点 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难点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 欣赏《愚公移山》歌曲。 听歌曲。 听曲,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
讲授新课 一、了解作者作品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二、寓言简介寓言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三、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ɡ)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énɡ)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hánɡ)、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zhū)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ɡ)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yōnɡ)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四、读懂文意 1、小组合作,译读课文,标记不懂之处,举手提问。2、识记重点词句。3、准备检测。五、成果检测1、字词句检测。(见幻灯片) 2、小组合作演绎故事。要求:1)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都可。2)生动的语言表达,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情等。3)尽量脱离书本。六、合作探究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文中哪句话表明了愚公移山的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有哪些方面的困难?1、山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2、人手少(荷担者三夫);3、年老力衰(年且九十);4、工具之简陋(叩石垦壤,箕畚);5、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大家对待移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子孙:“杂然相许”,献计献策,支持。妻子:“献疑”,怀疑中带着关心和担心。智叟:“笑而止之”,讥笑、阻止。遗男:“跳往助之”。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七、细读探究1、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呢?愚公不“愚”:他目的明确,不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懂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而山不加增的道理,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人定胜天。智叟不“智”:他目光短浅,害怕困难,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自作聪明,还讥笑愚公自不量力。语言描写、对比手法。2、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本文以神话故事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赞美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天动地。正是因为愚公精神感天动地,所以才有圆满结局。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假如把太行王屋二山看作困难)。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寓意: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了解作品作者。了解寓言。朗读课文,认识一些重难点字的字音。合作译读课文,积累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研讨问题。了解人物形象。了解神话结尾的妙处。了解寓意。 介绍作者作品。简介寓言。朗读感悟课文。通过自主合作,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辨析愚公和智叟的语言来了解愚公精神。了解神话结尾的妙处,进一步领会愚公精神。了解寓言寓意。
课堂练习 这是一则古代的寓言故事,几千年来久传不衰,然而有些人却认为愚公很愚,因为他不必费尽千辛万苦去移山,他可以搬家,你的看法呢?辩论:如果你是愚公,你觉得是搬家好还是移山好? 展开辩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其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课堂小结 文章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布置作业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本文能给你什么启示?请写一篇500字短文,阐明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愚公移山
2017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歌曲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教学目
寓言简介
寓言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háng)、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朗读课文
杂曰:“投诸(zhū)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朗读课文
河曲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朗读课文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yōng)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朗读课文
读懂文意
1、小组合作,译读课文,标记不懂之处,举手提问。
2、识记重点词句。
3、准备抽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读懂文意
河曲智叟亡以应: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亡”通“无”(没有)
“反”通“返”(往返)
“惠”通“慧”(聪明)
“厝”通“措”(放置)
“陇”通“垄”(高地)
成果检测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吾与汝毕力平险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始龀:
年且九十:
惩:苦于。迂:曲折。
险峻的大山。
用箕畚装土石。
增高。
易:交换。始:才。
成果检测
换牙。
将近。
方七百里
指通豫南
河阳
汉阴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虽我之死
荷担者:
方圆
把······怎么样
即使
曾:连······都······。损:削减
扛
成果检测
一直
黄河的北岸
汉水的南岸
翻译下列句子:
惩山北之塞。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成果检测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还比不上寡妇和小孩。)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苦于大山的阻挡。)
(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你太不聪明了。)
成果检测
小组合作演绎故事
要求:
1、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都可。
2、生动的语言表达,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情等。
3、尽量脱离书本。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表明了愚公移山的目的?
愚公移山有哪些方面的困难?
大家对待移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
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的原因:
愚公移山的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的困难
愚公移山的困难:
1、山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
2、人手少(荷担者三夫);
3、年老力衰(年且九十);
4、工具之简陋(叩石垦壤,箕畚);
5、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成果展示
大家对待移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请结合句子来说明。
子孙:“杂然相许”,献计献策,支持。
妻子:“献疑”,怀疑中带着关心和担心。
智叟:“笑而止之”,讥笑、阻止。
遗男:“跳往助之”。
成果展示
愚公移山的结果: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成果展示
愚公不“愚”:他目的明确,不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懂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而山不加增的道理,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人定胜天。
智叟不“智”:他目光短浅,害怕困难,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自作聪明,还讥笑愚公自不量力。
语言描写、对比手法。
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呢?
细读探究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细读探究
本文以神话故事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赞美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天动地。
正是因为愚公精神感天动地,所以才有圆满结局。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寓意: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细读探究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假如把太行王屋二山看作困难)。
课堂练习
辩论:
如果你是愚公,你觉得是搬家好还是移山好?
这是一则古代的寓言故事,几千年来久传不衰,然而有些人却认为愚公很愚,因为他不必费尽千辛万苦去移山,他可以搬家,你的看法呢?
文章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本文能给你什么启示?请写一篇500字短文,阐明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
智叟:“笑而止之”
遗男:“跳往助之”
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
愚公移山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