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赤 壁杜牧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作者简介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死时51岁,著有《樊川集》。杜牧在诗歌方面成就较显著,他的诗歌清丽豪爽、含蓄韵致。后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咏古咏史之作。赤壁:
山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这里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解题 赤壁名胜风景区,位于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曹操平定了北方,亲率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直逼东吴。面对强大的敌人,吴主孙权采纳手下谋士的建议,联合刘备共同抗曹。当时,曹军驻扎在赤壁江北,孙刘联军驻扎在南岸。 吴国孙权的都督周瑜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烧得曹军连环船溃不成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小的兵力大破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赤 壁杜牧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戟(jǐ) 销(xiāo) 朝(cháo) 听读朗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体裁:七言绝句押ao韵,韵脚:销,朝,乔。题材:咏史诗诗歌题材和体裁各是什么?押什么韵?韵脚是?赤 壁
杜牧
折戟沈沙①铁未销,
自将②磨洗认前朝。
东风③不与周郎④便,
铜雀⑤春深销二乔⑥。
【注释】
①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
②将:拿起。
③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
④周郎:吴军统帅周瑜。
⑤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
⑥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 读懂诗意关于“戟”铜雀台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铜雀台建成之日,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慷慨陈述自己匡复天下的决心和意志,又命武将比武,文官作文,以助酒兴。一时间,曹氏父子与文武百官觥筹交错,对酒高歌,大殿上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铜雀台,达到了中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顶峰。二乔,指东汉末年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与小乔,名不详。二乔容貌美丽,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妾,小乔为周瑜妻。二乔二位小姐惊人的美貌却在一路上有机会得以展现,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二乔传闻曹操虎视江南,其实也为二乔。曹操发誓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大乔悲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18 岁 ) ,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
大乔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一代名将,才36岁,竟然就这样死去了。小乔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消蚀, 把它磨洗一番,认出是前朝遗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大乔小乔两位夫人恐怕都会被锁进铜雀台里。周瑜曹操1、“周郎”是谁?“东风不与周郎便”指什么历史事件?“周郎”指周瑜。
“东风”句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风用火攻大败曹兵。合作探究2:“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铜雀”代表什么?“二乔” 代表什么?“铜雀” 代表曹操(曹魏)。
“二乔”代表东吴的命运。手法独特:以小见大二乔图3、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家亡在今朝”好不好?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原句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改句过于直白,缺乏诗意。
4、前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记叙。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
5.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①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或是: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②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③认为周瑜的成功在于东风之便。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借“东风”的不平。
曲折的表达了作者慨叹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主题:赤 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赤壁的写作特色①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②议论入诗,立意新颖
③用典,借古讽今学完《赤壁》,你得到什么人生启示?总结 从古到今,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要学会把握机遇,争取成功。启示课堂巩固1.这是一首咏史诗,所咏的历史事件是
,写出与这次战争有关的任意两个人物 ﹑ 。
2.诗的前两句从 写起,引起
。
3.诗的前两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
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赤壁之战周瑜曹操“折戟”对往事的回忆委婉﹑含蓄。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测试题4.诗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5.后两句表达方式是 。
6.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
思想感情?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议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或是: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曲折的表达了作者慨叹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测试题7.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了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小见大,构思巧妙,形象生动,令人回味。
测试题8.默写题。
(1)《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 。
(2)杜牧在《赤壁》一诗中通过两位美女的
命运变化来反映历史的句是: ,
。
(3)诗中 ,
两句诗借一件古物,引发对历史的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咏史诗·赤壁》
年代: 唐 作者: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比较阅读——《咏史诗·赤壁》1、两首诗歌对“周郎”的态度并不一致,期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比较阅读——《咏史诗·赤壁》1、两首诗歌对“周郎”的态度并不一致,期中区别何在?
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比较阅读——《咏史诗·赤壁》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