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蝉》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金qiānɡ( ) suì( )道 抵yù( )
xiān( ) 细 喧xiāo( ) 跳zɑo(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
(2)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 )
(3)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
B.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C.“我再说一遍,我对这事一无所知,先生,”老人烦躁地说。
D.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的表示。
4.文学常识填空。
《蝉》选自《 》,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是 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他依据大量的观察记录整理成《昆虫记》一书,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维吉尔”。21cnjy.com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21·cn·jy·com
二、阅读理解题。
(一)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2-1-c-n-j-y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21*cnjy*com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21*cnjy*com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是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一只蝉产生多少卵?它为什么产这么多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内容说说介绍蝉的卵时,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鸡年吉祥
①2017年是农历的丁酉年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鸡年。掐指一算,生肖动物排行榜里,鸡,竟是十二属相中唯一的鸟类。全球人类饲养的鸡的总数在100亿只以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鸡。你知道吗,鸡曾经不是普通的鸟类,而是以非常重要的身份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②首先,中国历史上曾把鸡抬得很高,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祖先很早就把鸡视为世俗的太阳鸟,对鸡崇敬有加,称鸡为“德禽”。《尔雅翼》中说,鸡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敌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鸡叫三遍,太阳出来,鸡的司晨报晓,被看成黎明即起的吉兆。鸡便成了划分阴阳两界、送走黑暗,迎接光明的“阳鸟” “天鸡”,吉祥的化身,鸡者,吉也!司晨报晓有天鸡,以鸡煞鬼,除秽驱邪,也是鸡在民俗中的重要角色。2·1·c·n·j·y
③其次,在没有钟表的时代,雄鸡打鸣是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先秦,人们有鸡鸣即起的习惯。各国的隘口也是闻鸡开关,这才有孟尝君计过秦关的趣事。秦昭王曾礼聘齐国贵族孟尝君为相,后听谗言欲杀之,孟尝君闻讯而逃,至函谷关。因时辰尚早,鸡鸣才能开关,孟尝君一行只好等待天亮。在秦王追兵将至之时,一位素无名声的下士自称会学鸡叫,以骗开城门,孟尝君大喜,命其一试,果然一鸣惊人,余音袅袅。几声之后,远近村落的公鸡纷纷响应,连关吏养的鸡也昂首啼叫起来,关吏揉着惺忪睡眼打开关隘之门,孟尝君一伙便因此趁“鸡”而逃。21·世纪*教育网
④鸡还是入得了画的一种家禽,在我国的造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中,以鸡作为题材,早在新时器时代就出现了。到了汉代,在造型艺术中用鸡作为装饰则更多起来。后来随着木版年画和剪纸的蓬勃发展,鸡被更多的艺术家作为题材,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历代画家中,皆有画鸡高手,画家画鸡,画的是寓意,是心情,是企盼。一幅作品中,只要有了鸡,就会平添许多生机和喜气。www-2-1-cnjy-com
⑤关于鸡的成语很多。“鸡毛蒜皮”“鸡飞蛋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鸡犬升天”等;由于鸡与“吉”谐音,“吉祥如意”“吉星高照”“万事大吉”“良辰吉日”成语就应运而生,以此用来表示吉祥、快乐、美好祝福之意。【出处:21教育名师】
1.选文介绍了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知识,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段叙述了孟尝君计过秦关的故事,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有何用意?
3.鸡除了作为餐桌上的美食,你还能从文中找到哪些有关鸡的文化内涵?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蜣 隧 御
纤 嚣 蚤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字形的把握,结合字音写出汉字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B项中说长道短的意思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是贬义词,不能用到语文老师身上。21教育网
4.《昆虫的故事》 法 法布尔 “昆虫界的荷马”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5. 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标点的辨析。B项中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二、阅读理解题。
(一)
1.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结合文章语句进行分析。文章第二段说明了蝉产卵的情况,第三段说明了产卵多的原因,我们找出语句回答即可。
2.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从分析语句使用的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可怜的母亲”“无动于衷”“牺牲”可以看出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这种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感情态度。
3.这部分是按事件发生的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顺序来写的。首先写的是产卵的经过,介绍蝉把卵产在哪里,怎样产卵,以及产多少卵。接着,写蝉卵遇到的危险。课文主要说明蚋这种小虫是怎样借毁坏蝉卵来繁衍自己的后代,成为蝉卵的最大威胁的。紧接着写了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我们结合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写的是产卵的经过,介绍蝉把卵产在哪里,怎样产卵,以及产多少卵。在这里,作者列举他亲身观察到的事实和获得的数据。接着,写蝉卵遇到的危险。课文主要说明蚋这种小虫是怎样借毁坏蝉卵来繁衍自己的后代,成为蝉卵的最大威胁的,而蝉对此却毫无察觉,令人惋惜。紧接着写了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详细记述了鲜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所以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二)
1.逻辑顺序。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我们分析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进行解答。文章第一段首先说明“鸡曾经不是普通的鸟类,而是以非常重要的身份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然后第2-5段详细解说鸡在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原因。由结果到原因,是逻辑顺序。【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题考查某一段内容的作用,孟尝君计过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的故事是一个事例,所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时这个故事是引用的历史资料,所以也是引用资料。这段资料的作用是说明这段话的第一句“在没有钟表的时代,雄鸡打鸣是人类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同时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
3.鸡有“五德”,我们的祖先称鸡为“德禽”;世俗的太阳鸟;以鸡煞鬼,除秽驱邪;古代的计时工具;还可以入画剪纸;吉祥之物。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表现鸡的文化内涵的语句。第二段中说“对鸡崇敬有加,称鸡为‘德禽’。《尔雅翼》中说,鸡有五德”,“鸡的司晨报晓,被看成黎明即起的吉兆”“迎接光明的“阳鸟”“天鸡”,吉祥的化身”“以鸡煞鬼,除秽驱邪”。第四段中说“鸡还是入得了画的一种家禽”“后来随着木版年画和剪纸的蓬勃发展,鸡被更多的艺术家作为题材,运用到造型艺术”。通过这些内容可以找出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