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28 07:22:47

文档简介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习题
基础题
1.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糖、盐、味精、( )、( )、酒精、( )、洗手液、洗发水等。
2.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 )、沙子、石头、塑料、( )、水银等。
3.“( )”“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4.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 )、( )等气体。
5.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进行呼吸的。
6.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
? 7.比较食盐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的溶解能力更强。
综合题
1.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
3.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
4.空气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
5.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
6.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
提高题
1.轻轻地打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约三分之一管的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或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1)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我发现:???????????????????????????????????
(2)??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我发现:???????????????????????????
(3)再慢慢地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我发现: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小苏打 高锰酸钾 蜂蜜
2.面粉 油
3. 可乐
4. 氧气 二氧化碳
5. 氧气
6. 不同
7. 小苏打
二.综合题
1.错
2.对
3. 对
4. 错
5. 错
6. 错
三.提高题
1.
(1)有一些气泡从汽水中跑出来。
(2)大量气泡从汽水中跑出来。
(3 ) 气泡逐渐消失了。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2.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 验。
3.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学习过程
温故互查:
1、( )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
A、酒精 B、食用油C、胶水 D、酱油 2、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
A、醋 B、酒精 C、油 D、洗衣粉
合作探究: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巩固练习: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
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小苏打相比,( )强。
拓展延伸:
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学目标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2.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3.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知道有些固体可以溶解在水中,也知道有些固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你能说一说吗?
新授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教师出示小苏打,学生观察每组各自的小苏打,并说说对于小苏打的认识(颜色、气味、形状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讲述小苏打是家庭厨房常用来做面包的发酵剂。
2.学生观察桌上瓶中的小苏打和食盐,说说它们之间各有什么特点?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师:“在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一个放食盐、一个放小苏打,什么条件相同?”“将20g待溶解的物质倒入50ml水中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这样做科学吗?为什么?”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9实验方法。
(2)师:“为什么要将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后,再逐份的放入水中?”“倒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依次提问: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划一下)
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怎么样了才能说一份物质完全溶解了(引导学生明白待所加物质完全溶解后,再可加入下一份)?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一共溶解了几勺怎么算?若在第七次加入时,发现经过搅拌后,还有一部分物质没有溶解,那这份物质算不算溶解了呢?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估测该物质未溶解的部分占一份的量来判断(若溶解超过一半则算一份,不超过则不算)。
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请个别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其它小组补充,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5.汇报交流:
(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学生小结:气体能够在水中溶解,又能从气体中跑出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压力有关。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水中的动植物可以在水中呼吸了吗?”(参考教材P30,个人或全体齐读)。
练习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
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小苏打相比,( )强。
总结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作业
可以做一做糖、味精等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
板书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课件13张PPT。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第二单元食盐小苏打猜猜:在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的溶解能力强?
讨论:这个实验怎样做才比较公平?相同条件:同样多的水
每份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
同时进行搅拌
实验方法每次加入水中的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等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直到不能溶解了,再进行比较。实验主题: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
我的猜测:……
实验类型: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样多的水、每份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同时进行搅拌。
改变条件:分别放入食盐和小苏打
实验方法:每次加入水中的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多,等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直到不能溶解了,再进行比较。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水50毫升,食盐和小苏打各20克,每2克一份事先分好。
思考:若将食盐和小苏打以份为单位,投入水中,当某一份未能溶解,那溶解的份数如何取舍?
7—9份(约18克)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2—3份(约5克)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摇晃汽水瓶,会有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的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1.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2.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3.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气泡 气体 气泡气泡气体溶解溶解跑出来气体性质氧气溶解到鱼缸的水中茶中的物质溶解到白开水中碘溶解到酒精中了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