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28 07:40:07

文档简介

《听听声音》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声音是 产生的,物体受力就能产生声音吗?
2.只有振动才能产生声音吗?
3.我们能制造声音吗?
二、综合训练
实例分析(请写出具体的实验过程)
1.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锣、鼓发出声音?
2.用力按压锣、鼓,锣、鼓能发出声音吗?
3.轻轻敲击能发出声音吗?
4.为什么?
拓展应用
怎样让锣、鼓、小提琴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振动、不能
2.是
3.能
二、综合训练

拓展应用
用手按住锣面、鼓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发出的声音停止,因为这样能使正在振动的物体停止振动,从而使声音停止。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认识声音。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学会倾听声音,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通过听声音、找振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学习过程
1.课前思考,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橡皮筋、钢尺、锣、鼓发出声音。(自己及借小朋友的、上网搜集等)
把皮筋拉起来,用手往下拉,松开
(1)思考,我们听见了什么?
(2)我们看见了什么?
轻轻拨动橡皮筋
(1)思考,我们听见了什么?
(2)我们看见了什么?
4.通过拉伸和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了吗?为什么?
5.我们如何使物体发出声音?
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认识声音。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学会倾听声音,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通过听声音、找振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实验、交流、阅读故事等活动,使物体发出声音。
教学方法
利用听觉、视觉、触觉、借助物体等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课前准备
橡皮筋一根,钢尺一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皮筋游戏引入,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
师: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如何使物体发出声音(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和我一起把皮筋拉起来,用手往下拉,松开
师:你们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师:请同学和我一起轻轻拨动橡皮筋,你们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请把你们听到和看到的情况仔细做好记录。
师:你们是在什么时间听见了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吗?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
师:同样地,请同学和我一起用力弯曲钢尺。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师:请同学和我一起轻轻拨动钢尺。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师:你们是在什么时间听见了钢尺发出的声音?是吗?让我妈再来感受一次。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2.问题导入小组交流环节,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了吗?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了吗,这是为什么?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发出声音了吗?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了吗?这是为什么?(师板书)
3.师总结,一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虽然发生了变形但并不发出声音,比如拉伸橡皮筋,而拨动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观察发声的橡皮筋,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
三、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我们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力的作用不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
1.判断对错
(1)物体受力就能产生声音。
(2)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3)只有振动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
2.实例分析
(1)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锣、鼓发出声音?
(2)用力按压锣、鼓,锣、鼓能发出声音吗?
(3)轻轻敲击能发出声音吗?
(4)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六、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使物体发出声音
课件19张PPT。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第三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今天我们来制造声音,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我们如何使物体发出声音?导入新课新课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新课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拉伸皮筋:新课学习活动一 做实验,听声音 新课学习新课学习 讨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吗?不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动脑想一想:新课学习新课学习玩得过程中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你听到了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拨动皮筋活动二 做实验,听声音 新课学习1.拉伸皮筋,皮筋并没有发出声音
2.拨动皮筋,皮筋就能发出声音新课学习新课学习
力的作用不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根
本原因,只有振动才能产生声 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我们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力的作用不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根本原因,只有振动才能产生声音。课堂练习1.判断对错
(1)物体受力就能产生声音。

(2)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3)只有振动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
课堂练习2.实例分析
(1)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锣、鼓发出声音?
(2)用力按压锣、鼓,锣、鼓能发出声音吗?
(3)轻轻敲击能发出声音吗?
(4)为什么? 练习答案1.判断对错
(1)物体受力就能产生声音。?

(2)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3)只有振动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
2.略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使物体发出声音作业布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