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洋水96.530%大气水0.001%陆地水3.469%(淡水2.53%)地下水48.779%冰川水50.163%永冻土底冰0.625%湖泊淡水0.368%土壤水0.034%沼泽水0.024%河水0.005%生物水0.002%静
态
水动
态
水冰川
深层地下水内陆湖泊水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1600(年)1400 (年)20(年)
16天
储量大,
周期长,
更新慢储量小,
周期短,
更新快
直接利用
不多
开发重点5、人类能不能大规模开发利用静态水资源?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珠 江怒 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太平洋塔里木河内流区外流区印度洋松花江澜沧江水体的相互联系:水流补给:河水的来源大气降水、冰川融水、
地下水、湖泊水,其中
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
水体。雨水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降雨量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东北春汛夏汛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冰雪融水----冰川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 。气温西北地区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枯水期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理由是: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
大坝后测到的,为什么?①②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其补给
水源主要是( )
2、这条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中海一致
B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致
C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降水量大BD大气降水夏3、冰川融水补给的特点: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密切相关,在 季时,气温高,冰川融化多,河流出现汛期,在冬季气温达到零度以下时,河流出现 。这类河流在我国 地区较多,如 河。气温夏断流西北塔里木4、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
关系。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实现的。
如 ,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
实施 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1、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是 。2、例如: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即夏季时,降水 ,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处于 期;冬春季节降水 ,河流水量小,水位低,处于 期。大气降水多汛少枯水1、图上为什么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水量的变化?
2、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3、图中1、2月份河量为何是空白?为什么3月的流量超过
4、5月的流量呢?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ABC300900600流量(立方米/秒)(1)图中ABC分别代表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一年中形成____个汛期,此河位于我国____
地区。
(3)图中的三种补给来源中,可靠而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_____________。积雪融水补给降水补给2东北地下水地下水
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哪
一地区的河流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该河流4、5月份的汛期的形成原因是
A.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
B.春雨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C.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D.山地永久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读我图某地区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讨论:
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
水循环有哪些类型?各种水循环又包括哪些环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 洋水汽输送基 岩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思考4:长江干支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黄河断流(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
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黄河断流可能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地表径流降水、下渗和地下径流气候变暖而降水减少中上游过渡引用黄河水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天然淡水制造厂水量平衡器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思考5:分析长江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地形雕塑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迁移交换作用:1)平衡更新作用:
4)影响塑造作用:小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联系调节作用: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太阳辐射(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 和(D)_____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蒸发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补充更新再生(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N所代表
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4)实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_输送、___输送
人类目前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水汽径流径流输送(5)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循环中, 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NM
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哪
一地区的河流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该河流4、5月份的汛期的形成原因是
A.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
B.春雨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C.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D.山地永久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读我图某地区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ABC300900600流量(立方米/秒)(1)图中ABC分别代表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一年中形成____个汛期,此河位于我国____
地区。
(3)图中的三种补给来源中,可靠而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_____________。冰川补给降水补给2北方地下水地下水
[2016·全国卷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7.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植被具有涵养水源、截留径流的作用。山地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山区下渗水量会减少,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量减少,且降水被森林植物截留吸收的量减少,坡面径流会增加。由于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汇入河流,丰水期时,河流径流量更大,所以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2016·全国卷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森林植被恢复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植被截留径流的能力增强,地下径流增加,降水被森林植物截留吸收的量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往往降水量较大,但增加降水还需满足其他一些条件。[2016·全国卷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9.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图中的岩层向乙河一侧倾斜,甲河一侧山坡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再下渗到透水岩层,顺着岩层倾斜方向汇入乙河,当森林植被增加,甲河一侧山坡涵养水源能力增加,汇入乙河的径流增加,汇入甲河的径流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森林植被恢复后,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部分降水被森林植物吸收,汇入河流的径流减少,所以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其中坡面主要是基岩,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CAB[2017·新课标全国卷1]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1. 大气补给水源最快的途径是B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2017年全国卷2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仍共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The End!(1)大气降水(雨水)补给
(2)冰雪融水补给
(3)湖泊水补给
(4)地下水补给长江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雨水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降雨量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对长江干流有何影响?
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
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洪峰。洞庭湖鄱阳湖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地下水补给 1998年荆江的最高洪水位超过海拔45米,而江汉平原的一般地面高程是海拔30米,最低处只有海拔20米。即使在枯水冬季,有些河段堤外江水水位明显高于堤内的田地、房屋,从而使荆江某些河段也变成了地上河。万里长江 险在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