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学习目标:1.了解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2.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重点: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2.难点:分析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的关系以及当代科技进步对未来世界局势的影响。
教材整理1 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
1.原因
(1)领土问题:伊朗、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的强国,两国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
(2)经济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石油产生的矛盾加剧。
(3)教派矛盾
①伊朗的霍梅尼在1979年掌权后,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目标。
②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则支持伊朗反对派的活动,两伊矛盾进一步激化。
2.经过
(1)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发动全面进攻,两伊战争开始。
(2)1982年春,伊朗把伊拉克军队赶出并进入其境内作战。
(3)1987年,双方均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4)1987年7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伊拉克宣布接受,第二年伊朗也宣布正式接受。
(5)1988年8月20日起,战争双方全面停战。
3.影响
(1)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地区规模较大的战争,是两伊矛盾长期发展的结果。
(2)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3)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中东地区新的军备竞赛。
教材整理2 冲击海湾的“沙漠风暴”
1.背景
(1)1990年7月,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制造了海湾危机。
(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军,后来又通过决议,准许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2.过程
(1)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
(2)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3)2月28日,在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一切进攻性行动,海湾战争结束。
3.影响
(1)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2)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
(3)海湾战争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①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②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的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度。
③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4.特点
(1)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
(2)进攻以机动作战作为基本的方式。
(3)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攻击。
(4)电子战成为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
(5)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5.高科技与现代战争的关系
(1)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运用于战争,使得战争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控制性越来越强。
(2)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课中思考] 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有什么关系?
【提示】 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性,常规武器越来越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用于战争,其危害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方面控制性越来越强;而现代战争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在现代战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伊朗和伊拉克因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教派矛盾、经济利益问题从而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战争,使两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受到严重的损失和破坏。2.海湾战争是冷战后世界向新格局过渡时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战争的新特点。
探究点 海湾战争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袭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史料表明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凭借提高技术优势,利用空中打击很快摧毁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结束战斗。
史料二 海湾战争中参战各方伤亡情况表参战方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美军其他国家军队战斗伤亡非战斗伤亡死亡约2万人148人138人192人受伤约8万人458人2
978人318人
由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与美军及其他国家军队伤亡人数的对比并结合海湾战争的特点归纳。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海湾战争的新特点。
【提示】 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导致史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双方在高新军事技术方面的差异巨大,海湾战争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美国拥有大量先进的武器,并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史论拓展】海湾战争的特点、影响
(1)特点
①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②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③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④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撑。
(2)影响
①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苏联解体前夕,已无力在这一地区与美国抗衡。
③西方大国通过对伊拉克禁运和武器核查方式,长时间对其施加压力。
④海湾战争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
⑤围绕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美国反对伊拉克问题,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总之,它对中东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规范解答】 第(1)问注意利用材料一信息,从“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可见多国部队以空中打击为主要手段;从“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可见战争的信息化特点;从“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反衬出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信息,“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可见战争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进而得出应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认识。
【答案】 (1)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伊朗和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两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导致两国之间爆发战争的矛盾主要有( )
①领土争端 ②民族矛盾 ③宗教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解析】 教材中明确提到①②③都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原因,故A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2.下列对两伊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两国先后研制出核武器,导致南亚次大陆持续紧张
②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 ③战争推动了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两伊战争也是冷战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属于复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两伊战争的基础知识的识记。②符合史实,①③④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3.从战争爆发因素的角度看,海湾战争与二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
A.大国的卷入、宗教的冲突
B.宗教的冲突、民族问题
C.土地等资源的争夺、民族问题
D.土地等资源的争夺、大国的卷入
【解析】 海湾战争是与土地、石油等资源和大国卷入有关,而中东战争是由于民族、宗教、土地、石油资源、大国卷入等原因引发,故选D项。
【答案】 D
4.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从此,高科技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高科技战争的表现不包括( )
A.电子战
B.信息战
C.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
D.短兵相接
【解析】 短兵相接明显属于传统战争的表现,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48万,战争直接消耗791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10万,战争消耗高达2
000多亿美元。
材料二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千克,航母编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万余种3
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总消耗6
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总共花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独自支付这笔费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关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面对战争的巨大消耗,美国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主要从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需要结合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具体做法回答,特别要强调组建多国部队这一做法,美国通过这一做法转嫁了战争的负担。第二小问要联系第一小问的答案,它和第一小问是紧密相连的。
【答案】 (1)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它带来的只能是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通过战争解决矛盾,得不偿失。
(2)解决办法:战争虽然是以美军为主力,但它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出兵的。美国通过组建多国部队转嫁经济负担的方法,让参与行动的其他国家承担了大约90%的费用,自己则以最小的负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出发点:美国自身的利益。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
学习目标: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重点: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难点: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材整理1 朝鲜半岛上的较量
1.背景
(1)1945年8月,美、苏以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在南北接受日本投降。
(2)朝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①1948年,南朝鲜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
②同年,北朝鲜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苏联和美国从朝鲜撤出军队后,南北关系开始急剧恶化。
2.爆发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3.扩大
美国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朝鲜内战迅速变为美国的侵朝战争。
4.抗美援朝
(1)背景
①美国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②联合国军攻占平壤后继续向北推进,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
(2)概况
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②1951年7月,交战双方开始进行谈判。
③1953年7月,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5.评价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局部战争。
教材整理2 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新侵略印度支那地区,遭到越南人民的沉重打击。
(2)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在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达成了协议。
(3)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势力向越南南方渗透,在南越建立傀儡政权。
(4)1955年10月,越南南方成立了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遭到了越南南方人民的反对。
(5)从1959年起,越南南方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游击区,组成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2.“特种战争”
(1)时间:1961—1964年。
(2)目的:巩固美国在南越的殖民统治,阻挠越南统一,长期霸占越南南方。
(3)含义:派遣“特种作战部队”进入南越,由美国军事顾问指挥、美国出钱出枪、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
(4)结果:没有消灭南越人民的反抗斗争。
3.“局部战争”
(1)1965年,美国对越南北方进行轰炸,并大量增兵南越,将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2)越南军民在胡志明的领导下,进行了积极的反击。中国人民也进行了有力的支援。
(3)美国在战场上遭到惨重失败,被迫于1973年在巴黎签订和平协议,美军撤出越南。
(4)1975年,南部首府西贡解放,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胜利结束。
4.影响
(1)是继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发动的又一次局部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损耗最大的一次战争。
(2)给越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课中思考] 为什么强大的美国会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提示】 美国主要是败在越南人民的持久战中。在越南战争中,越南军民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发扬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顽强的斗争精神;另外,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也对越南人民进行了有力的援助,增强了越南人民的斗争力量;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再一次说明霸权主义政策不得人心,遭到了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有正义感的人民的强烈反对。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背景下局部“热战”的表现,是美苏争夺亚太霸权的产物,给亚洲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2.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越南战争是美国侵略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损耗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
探究点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史料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说明了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格局之间的关系。
史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将美国视为一只纸老虎,并坚持认为,在自由世界的核防务和常规防务面前,通过缓慢而卓有成效的运动,越南就可以进行其“解放和统一”的革命斗争。因此,北京似乎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时机,运用越南作为试验品来展现自己的新战略。北京认为,越南的胜利将为中国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佐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麦克纳马拉(1964年3月)
史料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心句,说明美国认为越南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扩张提供机会,必须武力干涉,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遏制共产主义。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格局角度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
【提示】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2)史料二表明美国将如何应对越南局势?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应对:将要公开干涉和介入越南局势,不惜使用武力(武装干涉)。目的:显示美国的力量,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遏制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所谓的意识形态的扩张,遏制共产主义。
【史论拓展】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朝鲜战争与冷战
①从战争的起因上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②从战争的进程看,朝鲜战争由内战发展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
③从战争的结果看,以北纬38度线为界,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
(2)越南战争与冷战
越南战争也可以说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①从战争起因上看,美国向越南渗透力量是一种冷战思维,担心印度支那和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由此导致越南的国内统一战争发展为美国的侵越战争。
②从战争的过程看,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也被称为冷战在亚洲的又一次“热战”。
③从战争的结果看,美国的侵越战争及其失败,消耗了美国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给美国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并且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开始更多地谋求“缓和”和“对话”,20世纪70年代,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9月,日本投降,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任命金日成为首相。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
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1)根据材料,说明朝鲜战争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规范解答】 第(1)问联系该时段前后国际重大事件予以关联分析。其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有:日本投降,法西斯势力退出朝鲜半岛;美苏分区占领朝鲜以北纬38度线为界;冷战兴起;内战后“联合国军”和中国志愿军的参战。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南北长期对峙,东北亚局势的紧张,及亚洲冷战局面的形成;由于志愿军入朝,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
【答案】 (1)日本投降;美苏划定“三八”线,南北分裂;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中国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任答三点即可)
(2)朝鲜南北对峙,局势紧张;美军进驻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扶植日本,加剧东亚冷战。
1.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
国家
陆军
海军
空军
其他盟国(除韩国)
9.58
6.66
0.97
美国
50.32
85.89
93.38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
B.韩国反对盟军
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
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地位
【解析】 材料表明美军在“联合国军”中占主力,联系美国侵朝的史实可知,A项正确。
【答案】 A
2.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派兵参战主要是因为( )
A.美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东北地区
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美国
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
【解析】 美国侵略朝鲜并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轰炸,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因此中国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选C项。
【答案】 C
3.美国侵越战争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的标志是( )
A.派军事顾问直接指挥
B.对越南北方进行轰炸
C.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
D.侵越美军对北方增兵
【解析】 这场战争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的标志是美国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
【答案】 B
4.下列关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以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对抗为主要动因
B.都受冷战格局的制约
C.都影响了冷战格局的发展变化
D.使苏联的实力受到削弱
【解析】 这两次战争使美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逐渐丧失对苏联的优势,故D项不正确。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
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战略重心与对朝鲜战争的反思等角度来回答。第(2)问,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内情况分析回答。
【答案】 (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学习目标:1.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2.认识其历史作用。
1.重点:《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难点:对20世纪20年代国际格局的认识。
教材整理1 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
1.欧洲安全问题
(1)法国积极寻求安全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积极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②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
(2)德国在鲁尔危机后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
(3)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洛迦诺公约》
(1)签订: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7国代表在洛迦诺会议上签订。
(2)内容
①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②《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③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④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
(3)影响
①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
②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③《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
教材整理2 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
1.裁军问题
(1)背景: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为掩盖军备竞赛,纷纷打出裁军旗号。
(2)形式:裁军主要分国联裁军和多边裁军两种形式。
(3)多边裁军
①法国:保持自己的陆军优势,加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②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
③美国:对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抵制态度,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
④德国:坚决要求战胜国裁军,打着权力平等的幌子,要求重振军备。
⑤意大利:为了抵消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采取与德、英接近的做法。
⑥日本:觊觎远东的霸权,为把英、美排挤出去,迫切需要加强自己的海军实力。
(4)国联裁军
①1920年,国联就组织过一个非政府间的裁军临时委员会。
②1925年12月,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2.军备竞赛
(1)扩建海军舰艇
①背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只规定了对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吨位限制。
②表现:各资本主义大国竞相发展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辅助舰只,或致力于改进技术,竞争激烈。
(2)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
①召开:1927年6月20日,美国倡议,于日内瓦召开。
②代表:英、美、日三国,法、意两国拒绝参加。
③内容:美、日主张将华盛顿会议对于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限制比例推广到一切其他舰种。
④结果:会议最后不欢而散,一项协议也未达成。
3.评价
(1)帝国主义只是利用人民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打出裁军的旗号,制造和缓的假象。
(2)实际上却是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扩军备战的活动。
[课中思考] (1)英国采取扶德抑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继续推行其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达到维持霸主地位并主宰欧洲的目的。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终无法达成裁军协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侵略和扩张,列强为了各自的市场和势力范围,根本不可能裁军。之所以提出裁军,主要目的是为了欺骗本国渴望和平的人民,捞取政治资本;利用裁军达到解除竞争对手的军备,发展本国军队力量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无法达成裁军协议。
教材整理3 《非战公约》
1.背景
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之后,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2.签订过程
(1)1927年4月,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致函美国人民,建议两国决不把战争作为政治手段。
(2)1927年底,美国照会法国,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多边条约。
(3)1928年8月27日,15国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即《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主要内容
(1)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
4.评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2)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做了准备。
(3)《非战公约》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
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稳定了欧洲局势,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2.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人们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打出裁军旗号,制造缓和假象,实际在扩军备战。3.《非战公约》是一个追求和平的条约,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探究点 《非战公约》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第1条 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非战公约》
关键信息“斥责用战争”“废弃用战争”“和平方法”,表明《非战公约》的进步性。
史料二 《非战公约》虽然冠冕堂皇地宣称“放弃战争”,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
史料指出了《非战公约》的局限性。
史料三 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非战公约》,各帝国主义列强还各有各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由关键信息“解释和保留条件”可知《非战公约》的局限性。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非战公约》的原则。
【提示】 谴责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根据史料二,你认为《非战公约》有何缺陷?
【提示】 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没有制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对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发挥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3)根据史料三,列强的保留条款对《非战公约》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提示】 公约不能束缚帝国主义国家在借口保卫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侵略战争,《非战公约》的签署只不过是列强制造的和平宣传骗局。
【史论拓展】对《非战公约》的评价
(1)进步性
①《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②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③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④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2)局限性
①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②它曾提出“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为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③公约的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④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规范解答】 第(1)问,需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概括出维护和平的原则;从材料二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内容说明维护和平的虚伪性。第(2)问,从材料三中“欧美盛行‘和平主义’”“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等关键信息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及评价。
【答案】 (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评价:国际联盟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发展的需要。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1.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基本规定 ②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有利于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 《洛迦诺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调整,因此应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A
2.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打出形形色色的裁军旗号,主要是为了( )
A.掩盖军备竞赛
B.缓和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维护世界和平
D.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
【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的军备竞赛遭到爱好世界和平人民的反对。为此,打出了裁军的旗号,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掩盖军备竞赛。
【答案】 A
3.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近代以来,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
A.《拉巴洛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解析】 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签订了《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这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答案】 D
4.《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力
B.列强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解析】 《非战公约》签订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这就是随时准备找借口不履行这一条约。
【答案】 B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
材料二 “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白里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说的“它”指的是什么?
(2)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为什么都认为“它”将会给欧洲带来和平与安全?
(3)德法两国外长对“它”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 第(1)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洛迦诺公约》,只要联系德法两国外长的言行,不难做出判断。第(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洛迦诺公约》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洛迦诺公约》的消极方面。
【答案】 (1)《洛迦诺公约》。
(2)《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改善了法德两国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3)不正确。理由:《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只是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法国与德国的紧张关系也只是暂时缓解。而且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专题分层突破(三)
(教材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经济危机
B.绥靖政策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波兰
E.太平洋战争
F.中途岛海战
G.波茨坦
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参加国及其首脑
主要内容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中国蒋介石、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
签署《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
通过了在对德作战中的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尽快打败德国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国,德国法西斯即将败亡
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
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议
1945年夏天
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本步步进逼,中国战场开始反攻
苏联斯大林、美国杜鲁门、英国丘吉尔(后期艾德礼)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中、美、英在会议期间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1.下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
【解析】 图中反映的会议是开罗会议,《开罗宣言》明确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答案】 B
主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
德国运用“闪电战”战术,横扫大半个欧洲大陆,法国投降,意大利参战,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势力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第二阶段
是战争的攻守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反法西斯国家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迫使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3.第三阶段
是反法西斯国家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时期。苏、美、英三大国为了协调军事行动并安排战后事务,先后举行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日法西斯投降。
2.读下图。该战役( )
A.使德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B.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之战
C.有力地配合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解析】 提取图片中的关键信息: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使德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故A项错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之战是1942年6月4日开始的中途岛海战,故B项错误;有力地配合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故C项错误;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故D项正确。
【答案】 D专题分层突破(五)
(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越南战争
B.印巴冲突
C.海湾战争
D.地区冲突
主题一 局部战争的特点
1.战争与政治联系更加直接
在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受政治因素的制约非常明显。在许多情况下,局部战争的目的最终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行动来达成,而是配合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
2.局部战争的有限性
目的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目标上;规模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一定的兵力;时间有限,力争避免旷日持久;空间有限,多发生在战略边缘区、争议地区或敏感地区。
3.局部战争爆发具有突然性
挑起战争的一方,力求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成果,不致使事态无限制地扩大。
4.大量使用新式武器
现代局部战争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消耗巨大。科学技术越现代化,局部战争的高技术性也随之增强。
1.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震动的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两伊战争
D.海湾战争
【解析】 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答案】 D
主题二 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类别
表现
举例
历史因素
民族、宗教矛盾
印巴: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两伊: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
领土纠纷
印巴:克什米尔两伊:阿拉伯河河界
殖民主义统治
印巴:英国“分而治之”政策
现实因素
美苏干涉
印巴:苏联支持印度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
地区霸权主义
两伊:萨达姆企图成为阿拉伯世界霸主
2.教训
(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
(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二战后,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和冲突频发,其原因不包括( )
A.民族与宗教矛盾尖锐
B.大国霸权主义强加干预
C.极端恐怖主义势力犹存
D.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解析】 二战后,美苏争夺全球霸权,不断插手别国民族与宗教矛盾,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二战后,美苏争夺全球霸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三 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学习目标: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重点:《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2.难点:对和平内涵的理解。
教材整理1 风雨兼程联合国
1.酝酿
(1)背景: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昭示着创建新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2)过程
①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这一设想。后来苏联也提出了类似的想法。
②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正式使用“联合国”一词。
③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数十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联合国的相关事宜。
2.成立
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
4.原则
(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2)联合国安理会在一切实质性问题上,都遵守大国一致原则。
5.发展历程
(1)1946年,建立原子能委员会,探讨对原子能的控制。
(2)1960年,第15届联大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3)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发展。
(4)1978年,成立裁军谈判委员会,裁军领域取得可喜进展。
(5)198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防止核浩劫宣言》,震慑了企图发动核战争的战争贩子。
(6)198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6.中国与联合国
(1)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占据。
(3)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教材整理2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1.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背景
①冷战的兴起导致国际形势十分紧张,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②社会主义国家和爱好和平的国际进步人士的推动。
(2)第一届
①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
②宗旨:团结一切要求裁减军备、争取国际安全、禁止核武器以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人,共同保卫世界和平。
③结果
a.通过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告世界人民书》等文件,选出了常设委员会。
b.1950年3月,发表了关于禁止使用核武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
(3)第二届
①召开:1950年11月,在波兰的华沙召开。
②内容
a.通过了《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要求停止朝鲜战争、禁止核武器和裁减军备。
b.决定组成世界和平理事会进行经常活动。
③影响:1951年2月,柏林会议通过了《要求五大国(中、苏、英、美、法)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签名运动。
2.《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引起一些科学家的不安。
(2)发表:1954年12月,英国数学家罗素发表题为《氢弹》的演说,之后草拟了一份宣言,征求科学家签名,爱因斯坦同意签名。
(3)内容:呼吁“学会用新的方式来思考”,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号召和平使用科学技术,避免人类自身的灭亡。
(4)影响
①它表达了科学家们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②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定期举行集会,推动裁军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事业,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课中思考]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提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又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从而促进了社会的民主与和平等。另一方面,它带来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人们物欲的增长、人与人财富的争夺而引发战争;另外,科技不仅创造财富,同时也制造杀人武器,如核武器的出现。因此,要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我们要不断深入思考,认真反思,更多地去关注人类的命运与前途,更好地利用科技。
教材整理3 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1.背景
美苏冷战使世界笼罩着战争的阴影,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2.表现
(1)早期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①在美国威胁使用核武器的背景下,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和平签名运动。
②美苏日益加剧的军备竞赛和核试验,促成了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出现了一批固定的和平组织。
③1955年,亚非新兴国家在赫尔辛基举行反战世界大会,呼吁裁减军备和核武器。
④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首脑和政府宣言》和《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首先在大学校园掀起,波及社会各个阶层。
(3)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出现了以反对美苏争霸和反对核竞赛为中心内容的反战运动,并迅速遍及全球。
3.影响
(1)牵制了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
(2)使和平观念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
(3)壮大了世界保卫和平的力量,抑制了局部战争的扩大和升级。
教材整理4 人们心目中的和平
1.背景
(1)二战后,各国人民在反对各种战争的同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阻碍着全人类的发展。
(3)美国一手主导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抑制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它们仍处于受剥削、受压榨的地位。
2.斗争
(1)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武器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签订《海洋法公约》,捍卫国家海洋资源。
(3)加强南南合作,进行南北对话。
(4)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发言权。
3.影响
打破了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垄断,削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维护了世界和平。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联合国由于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作用重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2.世界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运动有效地遏制了侵略战争的爆发,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争因素的滋长。4.当今世界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必须争取早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探究点 联合国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推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两个省略号把史料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联合国的成就,第二、三部分分析了联合国的不足及积极作用,史料对联合国的成就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史料二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史料的关键信息是“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
【史料应用】
(1)史料一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提示】 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赞同。
(2)根据史料二,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的宗旨。
【提示】 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史论拓展】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其意义
(1)背景
①国联的教训。一战后建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没有成为维护和平的有力工具,反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推行霸权的工具。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它的破产。
②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激发了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二战后的世界迫切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③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各大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考虑,都对战后国际安全机构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2)意义
①建立联合国是战时盟国集体智慧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渴望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美好理想。
②联合国的诞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③联合国的建立是战时盟国实行平等协商原则的胜利,体现了各国和平相处的精神。
④联合国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伸张正义。
(2015·海南高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
——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
(2)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
【规范解答】 第(1)问据材料中国际联盟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和联合国的宗旨分析得出两者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各国友好关系,防止战争。第(2)问,从组织方面看,据材料中“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得出大会和行政院职能分工不清,不利于解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成立后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美国、苏联长期没有加入国联,这不利于国联在国际上的影响,而联合国一开始就是由大国参加,有自己的军队“联合国军”,国际联盟没有自己的军队,不利于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从程序方面看,据材料中国际联盟“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可知加大了决策和执行的难度,故导致国联的宗旨难以实现。
【答案】 (1)共同之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各国友好关系,防止战争。
(2)组织方面:美、苏等大国长期没有加入国联,削弱了国联的影响力;大会和行政院职能分工不清,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没有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无法有效展开维护行动。
程序方面:国联大会的决议需要一致通过,造成决策困难;行政院决议需一致通过,没有强制执行决议的权力,缺乏执行力。
1.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两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
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解析】 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但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故A项错误。联合国初期被美国所控制,但国联被英法所控制,故B项错误。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故C项错误。只有D项是二者的共同点。
【答案】 D
2.促使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原因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民反思战争的教训
②冷战的兴起 ③朝鲜战争的爆发 ④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于1949年4月。
【答案】 C
3.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90年代被世界广泛认同,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4.为改变现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持续不断、规模宏大的斗争。这些斗争不包括( )
A.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进行斗争
B.签订公约,捍卫国家海洋资源
C.加强南北合作,进行南南对话
D.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发言权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均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因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建立了保卫和平的组织。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有7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选出了常设委员会,大大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开展了签名运动。半年中签名的达5亿人。许多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保卫和平委员会。1950年11月在华沙召开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材料二 美国于1965年8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1966年秋天,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是一项旨在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条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战后和平运动的主题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在防止核战争方面有何新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把握材料一中的关键词“世界保卫和平”“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等即可归纳主题,特点可从参与国家的广泛性、参与过程的民主性、组织性等方面归纳;从二战的影响、战后初期的现状等分析原因。第(2)问把握材料中的美国、苏联、联合国等几个国际力量主体分析即可。
【答案】 (1)主题:禁止核武器,保卫世界和平。特点:广泛性、民主性、组织性。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后初期核军备竞赛的发展。
(2)变化:美苏等大国的积极推动;以联合国为舞台。
原因:美苏等大国不愿看到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联合国构成的变化;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动;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四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学习目标: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1.重点:美苏缓和的三个阶段;美苏缓和外交的启示。2.难点:美苏缓和外交中双方对外战略的问题。
教材整理1 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
1.背景
(1)赫鲁晓夫调整对外战略:力争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导世界格局。
(2)美苏实力变化
①苏联:实力进一步增强,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②美国: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实力有所削减。
2.表现
(1)缓和
①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主张。
②在外交上,签订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并与联邦德国建交。
③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
(2)紧张:1962年,苏联向古巴秘密运输导弹,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
教材整理2 尼克松主义
1.背景
(1)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
(2)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其扩张战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谴责,国内的反战运动此起彼伏。
2.含义
尼克松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把新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即“尼克松主义”。
3.内容
(1)美国将信守它的一切条约义务。
(2)如果美国的“盟国”或对美国以及对整个地区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受到威胁时,美国将提供援助。
(3)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4.实质
是在不放弃美国“全球责任”的同时,要求其他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
5.表现
(1)美国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外交的主要手段,积极推行多极均势外交。
(2)尼克松主政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美国的国际政治环境。
①使越南战争实现“越南化”,缓解了国内困境。
②在中美共同努力下,改善了双方关系。
③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对话”。
④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教材整理3 美苏“缓和外交”
1.背景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与苏联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2.表现
(1)美苏两国首脑频频互访和举行会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2)美苏关系中的经济色彩逐渐增强。
(3)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开始新的缓和局面。
①美苏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②美国对苏联加强了“和平”与人权攻势,期望“不战而胜”。
3.评价
(1)美苏缓和外交反映了美苏两国极力维护两极格局,实行“利益均沾”的企图。
(2)美苏缓和只是权宜之计,各自的终极目标并未改变。
(3)两国在对话、妥协的同时,也把对抗、争夺推向了世界各地。
[课中思考] 美苏缓和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 ①促进了东西方正常的国际交流。在缓和过程中,美苏签订了许多经济与贸易协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改善了国际政治环境,有利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虽然两国在对话过程中,柏林问题、核裁军问题等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构想和沟通对话的途径。
③加强了西欧、日本和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为世界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美苏在缓和外交中,都极力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虽然这样的交流是有限的,但有利于改善对抗中的紧张关系。
教材整理4 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美苏国力和国际地位下降
(1)美国
①全球性扩张给美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②美苏争霸使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趋衰退,造成其收支失衡。
③美国强行推行其价值观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对。
(2)苏联
①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与自身综合国力不相称的扩张,耗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使其国民经济不堪重负。
②长期的军备竞赛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③与美国在全球展开争夺,干涉他国内政,加深了与西方的矛盾,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不满,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孤立。
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国对苏联的离心倾向不断增强。
2.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1)原因: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们开始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的发言权。
(2)表现
①西欧积极实行以经济联合促进政治联合,争取用“一个声音说话”。
②日本努力改变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尽力摆脱美国的控制。
3.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
(1)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并成为反殖、反霸斗争的重要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课中思考] (1)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提示】 极力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
(2)你认为出现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美苏国力和地位呈现下降趋势。日本、西欧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团结反殖反霸。
(3)中国对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讨论了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增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逐步调整对外战略,谋求苏美合作,力争在新的基础上,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2.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情况下,提出了“尼克松主义”,实行战略收缩,力图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3.美苏缓和外交反映了两国极力维护两极格局,实行“利益均沾”的企图,两国在对话、妥协的同时,也把对抗、争夺推向世界各地。
探究点 美苏争霸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道: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史料中“美国和苏联……那就不会有战争”是中心句。
史料二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根据史料中“杜鲁门”“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知,美国二战后推行“杜鲁门主义”。
史料三 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根据“尼克松”“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援助”“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可知,美国实施了尼克松主义。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提示】 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2)根据史料二、三回答,美国实施了什么外交政策。
【提示】 史料二:杜鲁门主义;史料三:尼克松主义。
(3)对比史料二、三,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原因:经济陷入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霸主地位动摇。
【史论拓展】 美苏争霸的实质、影响
(1)实质:美苏争霸实际上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
(2)影响
总体上看
美苏两国各有得失
对美国
①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②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力不足
对苏联
①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②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遭受极大挫折
对世界
①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②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
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
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
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
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
【规范解答】 第(1)问,要结合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中两国的对外政策及冷战的基本特征进行思考,特别是要说明苏联对外政策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第(2)问,认真阅读,分析材料,从中筛选出“相对缓和”“多种渠道频繁接触”等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即可。
【答案】 (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
(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
1.以下涉及美苏争霸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解析】 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故D表述明显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2.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
A.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C.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
D.表明美国由战略收缩转向战略进攻
【解析】 1969年尼克松设法在不危及西方安全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由此可见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答案】 B
3.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于1962年,与图片无关,排除A项;冷战格局全面结束是在苏联解体后,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与图片没有关系,排除D项;从“亲切”二字可以看出美苏关系趋于缓和。故选B项。
【答案】 B
4.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其兴起的标志是( )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日本的崛起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欧洲的复兴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进言,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 “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前苏联又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里根政府想到了“以高技术计划盘活政治、经济格局”的高招。……实践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好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
【解析】 前四问在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当时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局势并不安宁,美国为取得对苏联的战略优势而采取“星球大战计划”,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国力,另一方面可以发展自己的军事科技,同时也可以在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经济,达到自己不战而胜的目的。第(5)问从其经验与教训角度来分析启示。
【答案】 (1)第三次科技革命。
(2)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
(4)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对苏采取强硬政策,展开新一轮的以质量和科技为核心的军备竞赛。
(5)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努力发展高科技;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任答两点即可)二 频繁的地区冲突
学习目标:1.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2.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重点:中东战争、印巴战争。2.难点:对阻碍中东和南亚次大陆地区和平进程诸因素的分析和归纳。
教材整理1 艰难的和平之路
1.阿以冲突的由来
(1)历史原因
①巴勒斯坦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聚居地。
②古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被赶走,后来犹太人中兴起了复国的思潮,发展成为犹太复国主义。
(2)大国介入
①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矛盾更加复杂。
②英国:作为原宗主国无力解决矛盾,将问题提交给联合国。
(3)联合国决议: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分别成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
(4)1948年5月,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宣告成立,而联合国决议中规定的阿拉伯国未能成立。
2.中东战争
(1)概况:1948年5月1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此后,阿以之间又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2)结果
①通过五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占有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
②以色列无力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③阿拉伯国家至今也没有实现完全收复失地、帮助巴勒斯坦建国的目标。
3.艰难的和平之路
(1)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中东地区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和平进程。
(2)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新的突破。
①1991年10月,阿以各方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开始进行马德里和谈。
②1992年7月,以色列工党上台执政,阿以双方审时度势,各自调整了和谈的方针策略。
③1993年9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④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3)存在的问题
①中东和平进程始终未能步入正轨,巴以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巴以之间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
②巴以和平之路艰辛而漫长,有待冲突各方及国际社会共同推动解决。
[课中思考] 你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提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实现中东和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991年的马德里中东和会和1993年的巴以和平协议以来的历程已经说明:和平是中东地区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但中东和平进程曲折而漫长。根据近年来的中东局势分析,通往和平的道路将会非常曲折,它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努力和阿以双方的相互谅解。
教材整理2 印巴战争
1.背景
(1)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冲突日益尖锐。
(2)1940年3月,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巴基斯坦决议》,要求建立与印度斯坦并立的“清真国”。
(3)1947年6月,英国的印度总督公布了允许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
(4)印巴分治给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带来一系列恶果。
2.导火线: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
3.过程
(1)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武装冲突。1949年初,双方实现停火,但克什米尔归属未定。
(2)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打响,最后在英、美、苏三国斡旋之下,双方停火,谈判没有取得进展。
(3)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印巴之间进行了第三次战争。
4.克什米尔问题现状
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时发生冲突,克什米尔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中东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民族和宗教纠纷,也有能源争夺和大国争霸。2.五次中东战争血的教训表明战争无助于中东问题的解决,所以解决中东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平等协商,同时要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3.印巴两国围绕领土、宗教等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对立和矛盾,尤其是克什米尔问题直接引发了两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探究点 中东问题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分号中的前后两句话是史料的核心信息。
史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美国”。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
【提示】 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根据史料二,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的原因。
【提示】 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史论拓展】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艰难性
(1)复杂性
①关于耶路撒冷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
②中东地处边缘要害地带,关系复杂,涉及国家多。
③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中东问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④外部势力插手中东事务。两极格局下,美苏在中东地区争夺异常激烈。目前,美俄围绕中东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2)艰难性: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长期的民族仇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美国仍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这些因素都使得中东问题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蒙巴顿公布了允许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从此印巴两国半个多世纪的时断时续的战争噩梦开始了。
材料二 50多年里,三次印巴战争和不断的边境冲突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只会耗费大量的金钱,造成许多人失业。而且给两国的经济和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只有和平的局面和安定的环境,才能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和繁荣。
——《和平中有利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争噩梦开始”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印巴冲突的后果。
【规范解答】 第(1)问可依据材料信息“蒙巴顿断定印、巴分治”“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或保持独立”分析归纳。第(2)问可依据材料二的信息“耗费大量的金钱,造成许多人失业”分析归纳。
【答案】
(1)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宗教对立;克什米尔问题。
(2)耗费社会财富;给人民带来痛苦和不幸;阻碍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
1.中东地区是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多事之地”。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
①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②民族成分复杂 ③多样化的文化传统 ④大国插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的因素。
【答案】 C
2.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解析】 “以土地换和平”是阿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这一原则是在1991年10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上阿以确定的。
【答案】 A
3.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根据宗教原则来划分统治区域,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域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答案】 B
4.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右图地区发生了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②宗教信仰的不同 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 ④复杂的地形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造成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条件不会成为战争的主要原因,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两幅图片中民众态度的因素。
【解析】 第(1)问,图片及解释性的文字反映了印巴之间的核对抗及带来的影响。第(2)问,通过图片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分析。
【答案】 (1)印度核试验引起巴基斯坦的不满,也以核试验的方式进行对抗,使得地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历史上遗留的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和领土纷争;美苏等大国的干涉;政府政策;核军备竞赛的严重后果;地区霸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专题分层突破(四)
(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雅尔塔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华约
E.世界和平
F.反战
主题一 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对象类别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制
形成过程
一战结束后三四年内形成
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
性质
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按美苏意志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主要国家
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斗争
美苏在全球各地角逐
影响
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
时间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
瓦解
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二战的爆发与扩大
美苏争霸后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相同点
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雅尔塔体制。这两者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大国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
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C.都是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体系
D.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解析】 两者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故都不是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体系。C项表述明显错误。
【答案】 C
主题二 美苏两极格局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1.演变过程
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2.主要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界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遏制。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两大阵营的存在与对峙也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2.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解析】 在长达20多年的美苏争霸中,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互有攻防,故B项表述较为全面和客观。其他三项均只符合某一个小的时期的争霸态势。
【答案】 B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1.重点: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及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国际联盟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2.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亦非理想的国际和平体系。
教材整理1 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
争霸计划
1.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
(1)基本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量的迅速膨胀。
(2)具体表现
①摧垮了四大帝国。
②英、法、意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
③英国在战后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世界金融中心开始由伦敦向纽约转移。
2.各国争霸计划
国家
计划
举措
美国
利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处理国际关系,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
提出“十四点”计划,实行贸易自由等
英国
以德国抗衡法国、制约苏俄;恢复和保持霸权地位
根据“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肢解德国;利用日本的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
法国
削弱德国,树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企图在东欧建立亲法屏障钳制德国,扩大在非洲和近东的殖民地
意大利
想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部分土地,称霸地中海地区
积极开展外交,最大程度谋求利益
日本
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权益,分享德属太平洋岛屿
教材整理2 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凡尔赛宫。
(2)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3)中心问题:讨论对德和约问题。
(4)代表
①共有27国代表参加。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听候处置。
②操纵和会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主要内容
①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
②调整德国的疆界。
③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重型武器,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⑤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由一个赔偿委员会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方式。
(3)影响
①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②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
教材整理3 国际联盟的建立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饱经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平的途径。
(2)在人民要求和平的强大压力下,一部分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了建立国际组织的建议。
(3)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2.建立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3.性质
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4.主要任务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5.主要机构
大会、行政院、秘书厅,其中行政院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6.美国与国联
美国是国际联盟的发起者,但由于国联的成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课中思考] (1)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国联盟约称做“兄弟和友爱的宪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 不同意。从国联的任务来看,表面上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上是巩固战后凡尔赛体系所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国际关系中维护其既得利益的工具;从盟约的规定来看,对发生争端的会员国,它并没有实际的制裁行为,委任统治事实上也只是殖民统治的变种;从国联的主要机构看,国联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始终被几大强国占据,而小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综上所述,国联不可能达到国与国之间兄弟般的友爱与和平。
(2)国际联盟的成立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 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的兴起。
(3)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还有哪些?
【提示】 国联的成立并未使美国获得多少实际利益,也未实现美国对战后世界的领导;英法的排挤;威尔逊的下台。
教材整理4 华盛顿会议
1.背景
(1)巴黎和会之后,协约国各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召开
(1)时间: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
(2)议题:一为限制军备问题;二为处理有关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问题。
3.内容
(1)《四国条约》:解决了英日同盟问题。
(2)《五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①内容:英、美、日、法、意主力舰比例为5∶5∶3∶1.75∶1.75。
②影响: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美国海军军备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地位,日本海军实力的发展暂时受到限制。
(3)《九国公约》:核心是中国问题。
①原因:中国问题是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的核心。
②内容:确立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③影响: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美国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
(4)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
①背景: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悬而未决,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就其进行会外双边谈判。
②规定:将胶州湾德国原租借地归还中国,然后开放为商埠口岸,中国赎回胶济铁路路权。
③评价:既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修正,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外交成果。
4.影响
(1)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列强在该地区的矛盾。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受到压制,而中国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
(3)确立起来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展开了对世界的争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它确立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新秩序。2.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但其却沦为英法维护霸权的工具。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体系则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探究点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凡尔赛和约》
注意史料出处及关键词“德国”“海外属地”。
史料二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列宁全集》
抓住关键信息“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并结合时代背景来把握。
史料三 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进行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九国公约》
史料出处《九国公约》是关键信息。
【史料应用】
(1)史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如何?
【提示】 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的规定。是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规定。
(2)史料二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
【提示】 英、法、日。日本。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及胶州湾租借地。
(3)史料三“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
【提示】 指日本趁一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美国。日本通过上述条约,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巩固,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4)史料三“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反对一国独霸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史论拓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本内容、评价及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1)基本内容:《凡尔赛和约》连同与德国盟国签订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
①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②进步性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
b.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促使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③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而且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发展,必将走向瓦解。
(3)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①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关系格局必将被打破。
②该体系不仅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隐藏着很多矛盾。如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世界年代史》
材料二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何为“新秩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维钧据理力争而最终未能挽救山东的原因。
【规范解答】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秩序为凡尔赛体系(列强一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体系下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第(2)问,根据材料二“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的性质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它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由此可以得出“弱国无外交”。
【答案】 (1)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列强一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说明:这一体系下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答出两点即可)
(2)原因: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
1.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内容有“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取消一切贸易壁垒”,“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 )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攫取世界霸权。
【答案】 D
2.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削弱乃至肢解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
A.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B.取得产煤丰富的萨尔地区
C.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D.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目的是建立欧洲霸权。
【答案】 A
3.“休斯先生(注:美国代表)在35分钟内击沉的军舰,要比全世界的海军将领几个世纪中所击沉的军舰还要多。”与这段话相对应的条约最可能是( )
A.《巴黎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解析】 材料反映了限制海军的主题,且由美国代表提出,这很容易联想到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1919年的《巴黎和约》只是分赃,故A项错误;《四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的第一个成果,各国相互承认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故B项错误;《五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中限制海军军备的成果,故C项正确;《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的第三个成果,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
【答案】 C
4.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解析】 紧扣材料中“争夺”这一信息,英日两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属于分割殖民地问题上的得益者,两国在这一问题上更多的是合作,英日争夺主要体现在争夺中国上。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上述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实际上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美国冠冕堂皇的表面理由所迷惑。第(2)问,由于英国拥有不少自治领,在国联大会上自然会占上风。第(3)问依据材料三、四归纳、总结,关键是理解“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第(4)问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英美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即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答案】 (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2)英国。因为英国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因此掌握国联的支配权。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未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和传统思想,使威尔逊遭到失败。
(4)争夺世界霸权。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1.重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阶段的重要战役史实;波茨坦会议的内容及其影响。2.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胜利原因、影响和历史教训。
教材整理1 攻克柏林
1.1945年欧洲战况
(1)西线:4月25日美英军队在易北河西岸与苏军会师,向南进入奥地利与从意大利北上的盟军会师。
(2)东线:从1945年1月起,苏军解放了波兰、匈牙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部分地区,4月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
(3)柏林战役: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区。30日,希特勒自杀。5月1日,苏军完全占领柏林。
2.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教材整理2 波茨坦会议
1.背景
德国败降后,如何处置德国以及欧洲其他有关问题都亟待解决。
2.召开
美、英、苏三大国首脑于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会议。
3.内容
(1)对德国的处置问题
①制定了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纳粹组织、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等政治、经济基本原则。
②决定尽快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
③在波兰的西部边界问题上,最终将奥得河和尼斯河以东的领土、东普鲁士的一部分领土和但泽划归波兰。
(2)《波茨坦公告》
①日本政府只有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并提出了战后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民主化等基本原则。
②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直至日本建立和平政府。
③《开罗宣言》的条款必须予以实施。
④审判战犯。
⑤摧毁日本的军事工业,等等。
4.影响
(1)三大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协调了彼此的立场,使得三国战时联盟得以继续维持,这对加紧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积极意义。
(2)美、英与苏联之间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矛盾,分歧越来越大,斗争越来越尖锐。
教材整理3 日本投降
1.促进日本投降的因素
(1)中途岛战役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之后,太平洋战场发生了根本性转折,盟军转入反攻,至1945年初,盟军已接近日本本土。
(2)亚洲其他战场的抗日力量展开大规模的反攻,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4)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
(5)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向解放区军民发出了对日寇进行最后一战的号召,其他战场也向日本侵略军发动最后的攻击。
2.日本投降
(1)投降: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2)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完全胜利宣告结束。
3.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1)地位:中国的抗日武装是亚洲大陆抗日的主力。
(2)作用
①中国的坚持抗战,牵制和歼灭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减轻了美、英等盟国的压力。
②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课中思考] (1)查找相关资料,找出日本提出的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唯一条件”是什么。它对战后日本在战争反省问题上的态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唯一条件是保存天皇作为一个独立统治者的一切权利,这为战后日本在战争反省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埋下了祸根。战后在战争反省问题上,日本政府与右翼势力一直不能正确认识与反省侵略战争的历史,反而篡改与歪曲历史,散布谣言,欺骗青少年一代,竭力模糊侵略战争的性质,掩盖侵略罪行,其反动历史观得不到清算。近年来,日本右倾政府多次严重伤害以前曾被日本占领的邻国民众的感情。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谅解。
(2)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作用?
【提示】 中国战场是亚洲大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从1937年起,中国军民就不屈不挠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的斗争。不仅牵制和歼灭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减轻了美、英等盟国的压力,而且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材整理4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与反思
1.意义
(1)对德日:为战后基本清除德、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扫除封建主义残余,使之走上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世界局势: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3)对科技:客观上诱导、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反思
(1)它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一系列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2)各国需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加强合作。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2.波茨坦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对战胜日本和维护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产生积极作用。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胜利是人类的胜利,是民主战胜专制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
探究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史料的关键信息是最后一句话。
史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由“1943年11月”,参加国及会议讨论内容可知史料反映的是开罗会议。
史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注意史料的关键信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彼此协商”“国际共同体”。
【史料应用】
(1)依据史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提示】 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2)依据史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提示】 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3)依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提示】 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史论拓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历史影响
(1)基本经验
①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就有战争的危险。
②人民战争是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世界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反对侵略和奴役、捍卫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这就决定了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和军队的献身精神,并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③统一战线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为了打败穷凶极恶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打击和孤立敌人。
④只有建立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现代化战争。
(2)历史影响
①推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地位发生巨大变化。这使300年来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最终结束,以美苏两极对峙为特征的新的国际格局逐渐形成。
②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新的强大力量;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④战争推动科技发展。军事上的需要,使各交战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研制新式武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图一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二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图一 图二
据图一和图二,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规范解答】 根据时间“1937年”及图一中旗帜和标语,可知图一反映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根据“1945年11月”“苏军烈士纪念碑”,可知图二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对日作战。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合作对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到的作用。
【答案】 说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结束的标志是( )
A.苏军攻克柏林
B.诺曼底登陆成功
C.希特勒自杀身亡
D.德国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解析】 德国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
【答案】 D
2.波茨坦会议讨论的问题主要有( )
①对德国的处置问题 ②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 ③对日本战后的处置方针 ④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④是德黑兰会议的内容,排除④。
【答案】 C
3.右图是1945年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有( )
①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②中国战场的总反攻
③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④日本天皇的软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日本天皇的软弱并不是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原因,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 A
4.2015年9月3日,中国举行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阅兵,希望通过阅兵,唤起每一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削弱了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美国以外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以②不正确。①③④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 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的本意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感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时间提示“1939年8月2日”,再结合材料信息“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从而分析爱因斯坦提议的本意;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从原子弹造成的巨大伤亡来分析原因。第(2)问,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既要看到原子弹对加速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原子弹对日本人民造成的伤害,并指出其元凶应是日本法西斯集团。
【答案】 (1)本意: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威慑希特勒。原因:原子弹不但没有制止战争,反而被应用于战争,造成平民的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2)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但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二战的结束。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的受害者,但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二 追求共同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建立国际新秩序。2.难点: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材整理1 世界经济全球化
1.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基础上,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
2.表现
(1)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加快。
(2)世界各国生产日趋国际化。
(3)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紧密。
(4)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管理制度更加国际化。
(5)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大。
(6)经济区域发展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3.影响
(1)利:它既可以促成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各国经济实行优势互补和不断发展提供条件,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2)弊:扩大了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并给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课中思考] 列举你所知道的跨国公司,并谈谈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提示】 ①跨国公司:中国中粮、中石化、联想、海尔;美国惠普、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西门子、麦德龙;瑞士雀巢;日本松下、三菱、三井;韩国大宇、现代、三星、LG等。其投资项目主要涉及能源、交通、港口、通信、汽车零部件、电子、医药、建材、造纸、化工等领域。
②跨国公司的作用: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跨国公司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它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他国内政,影响社会稳定。
教材整理2 建立国际新秩序
1.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国际垄断资本统治和强权政治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旧秩序产生。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旧秩序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依然是旧秩序的受害者,迫切需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主要斗争
(1)1973年,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目标,并围绕着改善南北关系、缓和南北矛盾与发达国家展开了一系列对话和谈判。
(2)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
(3)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4)中国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3.现状
目前,世界依然处于国际旧秩序的统治之下,南北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教材整理3 为了世界的共同繁荣
1.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性
(1)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尽快建立公正、合理、互惠、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恶化,也会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动荡,损害和限制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①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利益的失衡,但面对全球化我们只能迎接挑战,趋利避害。2.国际旧秩序的存在是导致当今世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探究点 和平与发展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目前仍以2
500万人一年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在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由史料中数据可知世界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且债务沉重。
史料二 当今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发展离不开和平,和平也离不开发展。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另一方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长久和平的重要基础。
史料主要论述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提示】 贫困人口增加;债务沉重。
(2)根据史料二,分析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促进世界和平?
【提示】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证。
②只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促进世界和平。
【史论拓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条件及相互关系
(1)客观条件
①到了20世纪,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都是由赋有侵略性的国家对外扩张引起局部冲突与战争,然后导致世界规模的大战。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③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2)相互关系
①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的,也是当前人类生存的条件。
②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整个世界,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都不可能长期脱离和平环境而实现。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发展意味着与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国之间形成的利益共享,为和平相处提供物质保障。发展还可以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使各国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9月)伊朗同宿敌美国的斗争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媒体称美政府已决定把伊朗革命卫队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伊朗总统内贾德则针锋相对宣布伊朗已成为“核国家”,并公开称伊方已有超过3
000台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投入运行。随即又有媒体说,美国已拟定针对伊朗的“三天闪电作战计划”,伊美两国关系似有加剧紧张之势。
材料二 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而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只占20%,发展中国家占80%。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
(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规范解答】 第(1)句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和平问题,材料二是发展问题。第(2)问从材料一中美国的措施可以判断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从材料二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分析主要原因是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第(3)问回答中国政府应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措施。
【答案】 (1)材料一:和平问题;材料二:发展问题。
(2)材料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超级大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鼓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以争夺和控制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材料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贫富差距扩大。
(3)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为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1.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
A.正确。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别趟这股浑水
C.偏颇。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D.基本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解析】 尽管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甚至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而且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题干观点过于片面。
【答案】 C
2.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的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解析】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等均是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之所以妥协根源在于相互依赖性加强,选择A项。
【答案】 A
3.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深刻教育了各国人民
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
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又要求共同发展。南北差距扩大,发展成为第三世界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答案】 D
4.下列关于和平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平是一国的和平
B.发展是本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C.和平是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和发展
D.和平与发展已经得到实现
【解析】 和平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和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还未实现。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占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而占全球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5的世界生产总值。
——《世界统计年鉴》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领导人举行坎昆会议,就南北经济问题进行讨论。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所示现象的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问需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第(2)问应根据材料二中“发达国家”“发展中
国家”“南北经济问题”等信息,从直接作用和深远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1)影响:引发了难民流动等世界性问题,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积极作用:有利于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更为有效地制止战争。专题分层突破(一)
(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政治经济
B.军事集团
C.萨拉热窝
D.协约国
E.德国
F.革命
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从战争的起因看
大战是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因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矛盾尖锐激化,进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而引起的。
2.从战争的过程看
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等国的殖民地;英国的目的是打败德国,保持世界殖民的霸主地位;日本则占领了德国在远东和中国的势力范围。
3.从战争的结果看
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上,实质是对战败国的宰割和掠夺,如《凡尔赛和约》《色佛尔条约》等。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尽管塞尔维亚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非正义性。
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解析】 解答本题的切入点在“最初”二字上。B、C、D三项与史实、材料均不符,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答案】 A专题分层突破(六)
(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和平
B.政治多极化
C.联合国
D.发展
E.经济全球化
F.国际新秩序
主题一 制约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制约因素
(1)少数国家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扩大。
(3)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也对和平构成巨大威胁。
(4)两极格局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局势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2.促进因素
(1)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深入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2)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4)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5)中国的崛起,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2011年5月,“9·11”事件的罪魁祸首本·拉登被击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举行了庆祝活动。9月11日,则举行了纪念“9·11”事件10周年的沉痛悼念活动,要求各国采取措施进一步打击恐怖活动。这表明( )
A.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
C.战争的威胁已经不存在
D.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因素之一
【解析】 A项说法错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B项说法错误,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项说法错误,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D项说法正确,“9·11”事件就是恐怖主义活动。
【答案】 D
主题二 和平发展与南北问题
1.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各国能否共同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并没有充分享受甚至完全没有享受到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在进一步扩大,占世界人口2/3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改善的进程仍很缓慢,有些国家至今仍未解决温饱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根本改变,就难以避免国际社会的动荡,难以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安宁。
2.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即南北关系的产生和南北双方的严重对立,是20世纪世界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南北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安全与稳定。当前,从态势来看,南北差距整体上在进一步拉大;从结构来看,南北在贫富两个极端上对立更为明显;从对话来看,南北对话更难开展。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这需要全世界不同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仅没有过时,还应该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世界各国主权平等,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以及加强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等原则,应该不断重申,努力实践,应该得到各国的普遍遵行。
2.下图为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 )
A.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D.世贸组织的条款规定
【解析】 漫画揭示的是“剪刀差”现象,这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密切相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A一 争取人类和平
学习目标: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
1.重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影响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联合国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为保卫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2.难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材整理1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1.概况
(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的发展。
(2)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表现
(1)美国:继续处于国际战略格局的中心地位,并企图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2004年,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集团,欧盟正努力成为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
(3)俄罗斯:积极推行全方位外交,并将核武器作为恢复其国家地位的支柱,以求在多极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成为多极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极。
(5)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梦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3.影响
(1)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课中思考]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哪几支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多极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 ①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五支力量占据主导地位。
②重要意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在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各种力量逐渐形成,它们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教材整理2 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
1.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人类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3)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隐患。
2.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利因素
(1)动荡和冲突尚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
(2)国际社会已展开了联合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3)人们意识到和平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
教材整理3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1.地位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缓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2.具体表现
(1)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有效缓解和制止了许多国际冲突。
(2)进入新世纪后,联合国的作用得到了各方普遍重视。
(3)2000年9月,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并发表了《千年首脑会议宣言》。
教材整理4 各国人民爱好和平
1.原因
战争和动乱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2.第三世界的崛起
(1)崛起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及日益崛起的第三世界,成为强有力的和平力量,改变了世界舞台上的力量对比。
②第三世界强烈要求和平、反对战争,坚决要求正义、反对强权。
(2)作用:对战争起了强大的制约作用,使世界大战未再爆发,整个世界已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总体和平局面。
3.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
(1)以政治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可以真正求得矛盾冲突的合理、妥善解决,建立和维护相互间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
(2)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谋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解决国际、地区间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2.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和平的力量在逐步地增强,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依旧存在。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也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探究点 争取人类和平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美国奥巴马政府近年来用尽各种伎俩在亚洲制造麻烦和事端!先后用“冷战”思维利用东海及东北亚和南海及东南亚地缘环境的乱象,制造出南北朝鲜、东海中日争端、台湾军售、南海争端、频繁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表演着“冷战”时期的闹剧。
抓住关键信息“制造麻烦和事端”“用‘冷战’思维”。
史料二 2003年9月24日,时任中国外长李肇星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继续坚持和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最终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存共赢。
省略号后是关键句,是中国政府呼吁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建议。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出美国在“冷战”后的什么外交方针?
【提示】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插手地区争端,试图独霸全球。
(2)根据史料二,分析中国政府认为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提示】 应继续坚持和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最终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存共赢。
【史论拓展】 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和维护和平的途径
(1)因素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人类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冷战结束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有新的表现。
②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领土争端以及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和地区霸权主义的横行等仍然在很多地区存在着,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隐患,并由此导致一系列局部冲突的发生。
③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
④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制造了一系列的恐怖袭击事件,成为威胁和平的新因素。
⑤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也成为威胁和平的新因素。
(2)途径
①加强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力求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念,运用多样化的安全机制等维护和平。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二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
【规范解答】 第(1)问从材料中“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的信息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的信息来归纳即可。
【答案】 (1)原因:局部战争、军备竞赛从没停止过;核武器的存在与发展;国际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的肆虐。
(2)转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理念:发展中的和平、民主下的和平以及公正的和平。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解析】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个经济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的地位相对削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 C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仍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包括( )
①霸权主义 ②恐怖主义 ③领土争端 ④民族及宗教纠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势力、领土争端和民族及宗教纠纷等。
【答案】 C
3.有人说:“否认当前世界格局中美国是独一无二的超级力量,这是盲目的;但由此便认为世界对美国只能言听计从,这也是不现实的。”此话所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美国并非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从不重视多边合作
C.美国凭借强大实力单独主宰世界
D.反对一国独霸世界的呼声日益高涨
【解析】 题干前半句说明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诸多因素,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所以A、B、C三项均不正确。题干后半句表明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答案】 D
4.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人类社会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②加强国际合作 ③充分发挥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④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力量 ⑤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 当今世界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⑤说法错误。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
材料二
图一 印度孟买连环袭击案 图二 斩断跨国贩毒通道
图三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新语 图四 尼日利亚宗教冲突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
(2)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第(1)问要理解材料中“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什么,从中概括出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第(2)问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导致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因素有:恐怖主义、国际贩毒、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宗教冲突等。
【答案】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关系:和平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保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因素:恐怖主义、国际贩毒、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宗教冲突等。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重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2.难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教材整理1 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1.原因
(1)生产力:19世纪下半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
(2)生产关系: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生产日益集中并产生了垄断组织。
2.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3.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很快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2)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①经济上:老牌的经济强国英国和法国实力下降,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超过。
②政治上: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希望按照实力的强弱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矛盾。
[深度点拨]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
教材整理2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结成军事集团,并扩军备战。
(2)三对基本矛盾
①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深受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一心想要报仇雪恨;德国想方设法压制法国。
②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③英德矛盾:主要围绕殖民地问题,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
2.形成
军事集团
形成过程
三国同盟
1879年10月,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字
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协约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
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教材整理3 疯狂的军备竞赛
1.表现
(1)增加军费开支,其中德国增加最多。
(2)扩充陆军兵员。
(3)扩充海军。竞争主要在英德之间进行,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4)飞机、飞艇、坦克、潜艇、鱼雷、新式枪炮等新式武器先后研制成功。
2.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材整理4 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
(1)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获得独立。
(2)俄国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
2.概况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普林西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3.影响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不久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
[课中思考] 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
【提示】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俄国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当地斯拉夫人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致使奥、塞之间矛盾激化。奥匈帝国不仅要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大,而且企图消灭年轻的塞尔维亚国家;俄国为了对抗奥匈,扩张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以“援助”南部斯拉夫人为借口,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则支持奥匈帝国。这就加剧了两大军事集团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使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因此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是列强为各自利益彼此斗争的产物,使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3.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探究点一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由“放弃”“承认”“让给”“答应”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英德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相互勾结。
史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本哈第《我们的前途》(1911年4月)
注意省略号,据此分前后两层来归纳德国的对外政策。
史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泰晤士报》(1911年7月14日)
关键信息“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说明了英国反对德国的对外政策。
【史料应用】
(1)比较史料一和史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2)史料二中,本哈第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提示】 反映的问题: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原因: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
(3)史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德国,以维护其殖民霸主地位。
【史论拓展】 全面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主要矛盾
(2)矛盾的实质:帝国主义对世界殖民地重新瓜分的斗争。
(3)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这一根源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4)影响: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列强之间的关系和重新组合。主要表现为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勾结表现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斗争表现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峙局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探究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国家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
四国工业增长倍数、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是关键信息。
史料二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也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是史料的关键信息,表达了皮洛夫的核心思想。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的表格信息反映了什么现象?
【提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
(2)史料二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提示】 意向: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准备: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结果: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论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4)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5)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展开争夺,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为此,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欣赏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幅反映德国(左)向英国(右)的海上霸权挑战的漫画。
材料三 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次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的意图。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为实现这一意图而进行的活动。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德矛盾产生的原因。它表明英德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你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认识?
【规范解答】 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和“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等信息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由“项庄舞剑”可知是在军事方面的举措,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的“超过英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项庄舞剑”等关键信息综合概括,注意理顺逻辑关系。第二小问由漫画注解可得出。第(3)问由材料可以看出列强之间的斗争与勾结。
【答案】 (1)意图: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活动:扩军备战,同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
(2)原因:德国经济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商品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扩充海军,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实质:争夺世界霸权。
(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勾结,完全以维护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勾结的过程中,总是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为代价。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世界局势紧张
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解析】 题干中强调的是“重新瓜分世界”,这里面隐含着实力变化。B、C两项体现不出这种变化,而A项是新“局势”的具体表现,只有D项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 D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法德同盟的缔结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解析】 注意题干的关键词“最终”。A项表述不准确;B项的时间是1882年;C项的时间是1892年,是初步形成的标志。
【答案】 D
3.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解析】 英国之所以放弃“光荣孤立”政策,是因为德国的崛起和推行霸权政策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英德矛盾上升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答案】 D
4.菲舍尔在《称霸世界的利爪》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解析】 根据“1914年6月”“机会”等关键词分析,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
350
1
740
1
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
350
3
320
5
550
1
230
1
920
970
材料二 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据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问要从表格中看到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史实。第(2)问旨在分析德国为了实现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地位: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占有份额却远远小于英、法。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影响: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2)结成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大幅度扩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2.认识德奥军事集团失败的原因。
1.重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主要战场及战争状况;掌握1915~1916年一战的主要战场。2.难点:理解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影响。
教材整理1 大战初期的状况
1.主要战场
(1)欧洲战场
战线
范围
作战双方
西线
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 德
东线
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
俄 德、奥
南线
巴尔干战场沿多瑙河与萨尔瓦河展开
奥 塞尔维亚
(2)亚洲战场
①南高加索:俄土军队交战。
②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英土军队交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主要战况
(1)西线: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双方转入相持阶段,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
①东普鲁士战场:俄军一度突入东普鲁士,但随后被迫撤退。
②加里西亚战场:俄军击败奥军,1914年底,整个东线转入相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但被塞军赶出国境。
(4)其他战场
①1914年,日本夺取了德属太平洋诸群岛,侵入中国山东半岛,占领青岛。
②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占领阿塞拜疆。
③英国派兵攻占波斯湾,占领巴格达、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埃及。
教材整理2 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
1.凡尔登“绞肉机”
(1)背景
①1915年,德军发动东线攻势。俄军退出了大片土地,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②1916年,德军又把重点转向西线。
(2)战况
①经过:1916年2月,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进攻。霞飞命令法军坚守并迅速组织增援,双方死亡人数达70多万。
②结果:由于法军的殊死抵抗,德军想在2月底攻占凡尔登的计划破灭了。
(3)地位:战役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大战开始以来的顶峰。
2.索姆河战役
(1)目的:配合凡尔登战役。
(2)概况
①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双方共损失兵力100多万人,是一次巨大的消耗战。
②英军首次使用坦克,德军很快就发明了反坦克炮。
教材整理3 海战与空战
1.海战——日德兰海战
(1)背景:英军凭借强大的海上优势,从海上封锁德国,德国企图打破海上封锁。
(2)结果:双方互有损失,英国海军仍然控制着制海权。
(3)影响:德、奥海军困守在海港内,海运几乎全被封锁,物资匮乏,开始陷入窘境。
2.空战
一战中,飞机首次被使用,它使人类又多了一种作战工具,对人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材整理4 美国参战
1.背景
(1)经过两年多的大战,两大军事集团都筋疲力尽,协约国逐渐占据优势。
(2)1916年12月,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3)1917年初,德国与墨西哥欲结成反美同盟事宜的密电被英国截获并交给美国。
(4)美国认识到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美国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2.正式参战
1917年4月,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影响
美国的参战带动了一大批中立国对同盟国宣战,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课中思考]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国家利益是任何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为维护其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即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战后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是欧洲,形成了三条主要战线,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西线。2.1916年是大战关键性的一年,交战双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本国的人力物力投入战争。经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及日德兰海战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3.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显示出美国维护国家利益,攫取战后领导权的野心。
探究点 旷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
史料反映了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需品日产量的比较。
史料二 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省略号后的内容为史料的核心。
史料三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抓住关键词“现代武器”和关键句“都束手无策”。
【史料应用】
(1)从史料一中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提示】 有利于同盟国一方。因为从1914年8月到9月,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下降,而同盟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上升。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的原因。
【提示】 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史论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
②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进攻一方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
①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②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Your
country
needs
you!)
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人数
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
152万人
35万人
凡尔登战役
112个师
70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
150多个师
100多万人
材料三 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
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是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规范解答】 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1914年”“英国”等回答。第(2)问从表格信息得出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巨大且急剧增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第(3)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征兵年龄的不断放宽甚至包含老人和孩子可以归纳出德国兵源的枯竭。
【答案】 (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的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
1.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军事家施里芬制订的作战计划,其特点是速战速决。使这一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东普鲁士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凡尔登战役
【解析】 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使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答案】 C
2.1916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这次战役是一战中( )
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C.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
D.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解析】 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马恩河战役,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使德军战略进攻失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具有决定意义,故B项正确;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英国发动的索姆河战役,故C项错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日德兰海战,故D项错误。
【答案】 B
3.“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
A.日德兰海战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解析】 由题干材料信息“1916年9月15日”“首次使用坦克”可以判断此为索姆河战役。
【答案】 C
4.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 A、C、D三项均是美国参战的原因,而B项不是。因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是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维护世界和平是美国参战的招牌,非真实动机。
【答案】 B
5.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于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请回答:
(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的是什么?
(2)美国是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3)美国参战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4)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判断德国的行为。第(2)(4)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要根据材料辨析,弄清真伪。
【答案】 (1)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2)美国于1917年4月向德国宣战。
(3)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
(4)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学习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绥靖政策的本质及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2.难点: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绥靖政策的本质及其危害。
教材整理1 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使德国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②纳粹党利用当时的民族复仇情绪和人们对现实状况的强烈不满,赢得各个阶层的大力支持。
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2)内外政策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政治上
a.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镇压共产党和进步势力,解散资产阶级政党,使纳粹党成为德国唯一的政党。
b.1934年8月,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正式确立了独裁统治。
②经济上: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把国民经济迅速转入军事化轨道。
③军事上: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一支庞大军队。
2.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①经济:经济危机使日本工业总产值下降,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多,农民破产,社会矛盾尖锐。
②政治: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制下建立法西斯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
(2)过程
①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进一步霸占了整个中国东北。
②1936年,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二二六兵变,最终确立了法西斯在军部的统治地位。
③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
④日本在中国不断扩大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逐步形成。
[课中思考] 德、日两国的法西斯政权在建立方式、政权特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提示】 ①德国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实力大增;日本则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
②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通过取缔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政党而建立起来的法西斯纳粹党一党专政。而日本法西斯政权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形成的,是在军部与政党内阁以及军部内部的斗争中实现的。
③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其针对的目标首先是国内的革命力量。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日本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教材整理2 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
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原因:经济危机使意大利遭受沉重的打击,墨索里尼企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概况: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侵入埃塞俄比亚。不久,吞并埃塞俄比亚。
(3)英、法、美的政策:对意大利进行了经济制裁,但并未对意大利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1)背景:1936年,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企图推翻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西班牙内战爆发。
(2)概况:德、意联合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
(3)英、法、美政策:英、法两国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
(4)结果:反法西斯力量无法获得物资和军事支援,遭受了严重打击;法西斯分子却获得了德、意的大力支持,法西斯气焰更加嚣张。
3.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1)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底,中国战场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2)滔天罪行
①1937年12月13日,制造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总数达30万人以上。
②七三一等日军部队在中国实施了极其残忍的人体细菌实验、细菌战和化学战。
③日军对华北游击区实行“三光”政策。
教材整理3 慕尼黑阴谋
1.背景
(1)1938年3月,希特勒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武装吞并了奥地利。
(2)希特勒利用苏台德问题作为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突破口。
(3)英、法不愿冒大战的风险,极力压迫捷克斯洛伐克接受希特勒的蛮横要求。
2.慕尼黑会议
(1)时间:1938年9月底。
(2)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
(3)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①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
②附件规定,英、法将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不受无端侵犯。
3.影响
(1)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换来的只是短暂和平。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是随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和不断发动局部侵略战争而形成的。2.日、意、德在中国、非洲和欧洲发动局部侵略战争,使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矛盾逐步上升,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日益逼近。3.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探究点 绥靖政策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国际关系史》
注意省略号,据此分成前后两层,构成因果关系,由此分析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原因。
史料二 还有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致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国际关系史》
史料从英法自身及德国希特勒的欺骗策略来分析英法两国的对法西斯进攻的态度。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
【提示】 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
(2)根据史料一、二,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
【提示】 是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牺牲小国利益以维护自身利益与安全的极端自私的强权政治。
(3)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
【提示】 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
【史论拓展】 全面认识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
(1)含义
绥靖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所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
(2)原因
①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受到极大削弱,导致其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②1929年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
③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
④法西斯巧妙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⑤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
(3)实质
为了保全自己,竭力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或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将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以下是德国外交官访问法国巴黎后向希特勒报告的备忘录)关于德国的需要问题,我向他(指法国总理)说了和向财政部长(指法国财长博内)说过的同样的话,令我吃惊的是,和博内选择一样,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自然永远要以得知德国在中欧的最后目标为条件。无论如何,他也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其在奥地利的势力。
材料二 (按:以下是德国驻英大使对法外交部的报告)我今天拜会艾登(时任英外交大臣)……他就个别问题做了如下的声明……他告诉了法国,对奥地利问题,意大利比英国关心得多。而且英国人民也已认识到:德奥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迟早必将到来。但他们希望避免用武力去求得解决。
——以上两段材料均摘自《德国外交政策文件》
(1)材料一中德国外交官向希特勒报告说法国的总理和财政部长对当时中欧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态度?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英、法、意正在做什么?德、意、奥间更紧密的联系预示了什么?
【规范解答】 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和博内选择一样,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可见法国意图满足德国对中欧的要求;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在战前的一系列类似表现,是其执行绥靖政策的结果。第(2)问的第一小问,应注意材料二信息,从“德奥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迟早必将到来”,可见三国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第二小问,“德、意、奥间更紧密的联系”,表明三国结成了同盟,进而导致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答案】 (1)态度:迎合德国在中欧的要求。
原因:慑于德国法西斯的淫威,法国实施绥靖政策。
(2)做:正在满足德国希特勒的胃口,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预示: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战即将爆发。
1.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
B.人民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
C.德国日益走向强大
D.德国经济十分困难
【解析】 人民群众对《凡尔赛和约》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
【答案】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德国不同于日本的地方。C项为德国所特有的,故选C项。
【答案】 C
3.促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朗哥发动军事叛乱
B.“国际纵队”参战
C.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
D.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
【解析】 正是因为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才使反击右翼势力的内战变成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 D
4.1938年,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手中挥舞着一纸“英德和平宣言”,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了保证”。首先击碎这一和平的是
( )
A.德军吞并苏台德区
B.德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德军入侵波兰
D.《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解析】 由题干意思可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慕尼黑协定》已经签署,而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打破了这一“和平”协定。
【答案】 B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失败,德国失去了1/8国土和1/10人口,战后又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巨额战争赔款。但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承认自己是战争失败者(国家未被占领,社会结构未被破坏,军队也是完整地从他国撤回的),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当时,英国张伯伦政府考虑让东欧满足德国的部分领土要求,划东欧为德国势力范围,鼓励德国东进。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署《慕尼黑协定》,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他们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汤重南《一战后的德国与今天的日本》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至二战前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
(2)根据材料分析德国能够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等,概括一战后至二战前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承认自己是战争失败者……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鼓励德国东进”“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结合二战前夕英法的绥靖政策等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能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原因。
【答案】 (1)德国与英法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2)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导致德国严重的复仇心理;未能清除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及其产生的土壤;英法等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重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2.难点: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教材整理1 战争引起革命
1.原因
(1)长期的战争使参战各国的人民都陷入痛苦的深渊。
(2)战争期间,各国人民的反战斗争此起彼伏。
2.表现
(1)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人民发动起义,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3.十月革命对一战战局的影响
(1)苏维埃政权颁布《和平法令》,声明退出战争,向交战各国提出和平谈判建议。
(2)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材整理2 摧毁四大帝国
1.俄罗斯帝国:1917年经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
2.奥斯曼帝国: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投降,退出战争。
3.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土崩瓦解,1918年11月3日正式投降。
4.德意志帝国
(1)1918年3月至7月,德国发动了五次攻势,结果遭受巨大损失。
(2)1918年11月3日,十一月革命爆发。
(3)1918年11月9日,柏林人民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趁机夺取了政权。
(4)1918年11月11日在贡比涅森林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课中思考] 德奥集团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明显处于劣势;同盟国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施里芬计划的破产;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战争后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了革命和起义;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参战,意大利倒戈;在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教材整理3 大战的影响
1.经济方面:大战使人民遭受空前灾难,战争费用达2
700亿美元,经济损失巨大。
2.政治方面
(1)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
(2)使得资本主义世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在俄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3)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3.军事方面:大战对新式武器和军事理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思想方面:人类对大战反思,战后兴起的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战争使俄国的各种矛盾激化,引起革命。2.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而且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3.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4.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
00万,另有2
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生残废,饿死、病死者大约1
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
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
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
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
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史料中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以及战争对生产破坏的数据是关键信息。
史料二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史料分析了一战对英、美、日、俄四国的影响。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严重后果。
【提示】 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伤亡和破坏,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根据史料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美、日及俄国的影响。
【提示】 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日两国崛起;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史论拓展】 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
(1)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方面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瓦解,英法实力削弱。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和日本崛起,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受到冲击。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引发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2)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
①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
②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命提供了条件。
③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
④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民众和平、反战运动兴起;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影响社会各个方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大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规范解答】 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如“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等。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美国进出口贸易猛烈扩大”“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等分层归纳。第(3)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获取有效信息,“对外贸易增加”“银行资产增加”“生产平均增长”“工业总产量实增”“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等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问根据材料可知,美日发展、英法被削弱,即可回答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案】 (1)一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向美国借有大量债务。
(2)对外贸易额猛增;成为协约国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突出优势。
(3)表现:日本工业、航运业及对外贸易得到了发展;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原因: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对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在大战中接受了协约国的大量订货。
(4)欧洲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美国、日本迅速崛起;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协约国阵营发生的变化有( )
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②美国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参战 ③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④协约国经济、军事力量增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协约国阵营变化的表现,而①是促使变化的因素。
【答案】 B
2.下列关于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C.协约国发动总反攻
D.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解析】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是在1914年,A项错误;美国1917年对德宣战,B项错误;D项是在1916年,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3.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下列国家中没有被削弱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解析】 英、法、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实力均被削弱,而日本却趁机崛起。
【答案】 D
4.“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出一战的影响是( )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抓住材料中的“东方各民族”这一重要信息可知答案选B项。
【答案】 B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就这一积极影响,请再举一例。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所有的国家”“向自己进贡”“血迹”等分析出现象,结合一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答出原因。第(2)问由材料中“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等信息可知,战争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答案】 (1)现象:这场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给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原因:一战爆发后,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
(2)说明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在战争中,汽车的机动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促进了汽车技术的改进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开始取代马车成为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同时也提高了陆上军事作战的能力。又如飞机、化工技术和生产管理的革新等。一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学习目标:1.了解二战后世界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与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1.重点:美国强盛的原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2.认识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2.难点:雅尔塔体制的概念及其评价。
教材整理1 西欧各国的衰落
1.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遭到沉重打击,各国普遍衰落。
2.具体表现
(1)德国
①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以及在世界市场上曾经占有的大部分份额,领土被分割占领。
②被排除在大国行列之外,失去了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
(2)法国
①社会经济:经济萎缩、劳动力短缺、财政收支恶化。
②国际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丧失了其作为一流大国的号召力。
③海外殖民地: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减弱,被迫放弃一些殖民地的宗主权。
(3)英国
①社会经济:从战前的债权国变成负债累累的债务国。
②国际地位:实际上已下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
③海外殖民地: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让其中一些国家和民族获得独立。
3.影响
(1)社会经济衰落使西欧各国无力继续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角。
(2)在近代史上控制世界、决定世界事务的中心地位彻底丧失。
教材整理2 美苏的强盛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由欧洲主宰世界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
2.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政治秩序
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在东欧各国连成一片
经济
工业生产资本占到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黄金储备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三;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从德国获得了上百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利用计划经济的优越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恢复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军事
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武装部队;在海外建立了数百个军事基地;成为当时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苏军越出了国界:在欧洲,打到了东欧,直捣柏林;在亚洲,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进军朝鲜,与美军以三八线为界,接受日军的投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80[学习思考]中杜鲁门的谈话资料,思考美国想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提示】 美国想充当世界领袖,主宰世界命运,称霸全球。
教材整理3 雅尔塔体制
1.背景
(1)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各大国开始谋划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
①美国:希望实现以美国为领袖的美、中、苏、英的合作,主宰战后世界。
②英国:希望恢复和加强英国在欧洲的地位,避免沦为二流国家。
③苏联:尽力建立自己的安全利益范围区,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
(2)1945年,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三巨头”会晤,秘密签署了《雅尔塔协定》。
(3)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三大国首脑达成了与对德、日作战,处置德国,解决波兰和远东问题,建立联合国等问题相关的一系列协议。
2.含义
三次首脑会议形成的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制。
3.评价
(1)进步性
①雅尔塔体制维护并扩大了集体安全原则,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倡议建立的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消极性
①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互相让步妥协并牺牲他国利益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②反映出苏美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为战后两极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实力强盛,这就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框架。3.雅尔塔体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新体制,一方面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探究点 雅尔塔体制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我们在克里米亚这儿会晤,已重申我们的共同决心……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即雅尔塔会议)公报》
史料的出处是解读史料的关键。
史料二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关键信息是“密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和苏、英、美的势力范围的分配比例。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制的内容。
【提示】 处置战败国;重新划定欧亚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合作。
(2)结合史料二,你对雅尔塔体制作何评价?
【提示】 雅尔塔体制分别把东欧和希腊划分为苏、美、英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由此可见,这一体制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史论拓展】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及其评价
(1)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2)评价
①进步性
a.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b.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
c.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
d.为世界经济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②局限性
a.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b.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c.构建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d.造成政治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和大战危险的根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前的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与波兰之后,其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参战前增至200万人,1945年时已达1
217.5万人,一跃而成为头号军事强国,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德、英的总和,而且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材料二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除了现役军人之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材料三 基辛格博士在其所著的《大外交》中说:“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英、法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角色来维持和平……每个体系都能反映出企图通过有共同价值观的胜利者同盟,来维持平衡。”
材料四 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安布罗斯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20世纪国际格局中心的变化,评论材料三的观点。
(4)指出材料四中斯大林言论的含义。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
【规范解答】 第(1)问结合二战前和二战后的数字信息对比分析。第(2)问概括材料内容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20世纪上半期世界主要大国国家实力变化及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来回答。第(4)问阅读材料可明显看出斯大林要在占领区实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形成了两极格局。
【答案】 (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2)美国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3)变化:在20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格局。
评论:基辛格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的中心自然会随之变化。
(4)在占领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两极格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沦落为美国的“小跟班”。英法等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美国是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解析】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西欧各国在经济上都要看美国的脸色,故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
【答案】 C
2.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以惊人的洞察力预言”一百年之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一百年之后的“它们”指的是( )
A.美国与苏联
B.德国与日本
C.英国与德国
D.美国与中国
【解析】 从时间上看,“19世纪中期”后的“一百年之后”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它们意识形态各异,彼此划分势力范围,“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
【答案】 A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确立的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美苏两分天下
B.美苏战时同盟
C.美苏和平共处
D.美苏争夺霸权
【解析】 依据题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时间限制和基本特征分析各项:雅尔塔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开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是战时同盟、和平共处,此时也还没有达到“争霸”的程度。
【答案】 A
4.雅尔塔体制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的表现有( )
①建立联合国 ②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③重新确定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④托管法西斯国家的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雅尔塔体制的局限性,①②是雅尔塔体制进步性的表现。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材料二 (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英国外交大臣贝文
材料三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俄国熊”和“北美野牛”分别指的是什么?
(2)三则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怎样的世界形势?
【解析】 材料一可以反映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国际地位提高。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材料三反映了美国企图主宰世界。这些都反映了以欧洲为中心、由欧洲主宰世界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被彻底打破。
【答案】 (1)“俄国熊”和“北美野牛”分别指苏联和美国。
(2)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则借助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公开要求称霸世界。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和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和政治强国。以欧洲为中心、由欧洲主宰世界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代替。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重点:杜鲁门主义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作用。2.难点:冷战局面的形成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教材整理1 杜鲁门主义
1.背景
(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3)土耳其、希腊发生政治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供了契机。
2.提出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发表咨文,表示要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3.影响
杜鲁门主义实际上是一篇冷战宣言,它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
教材整理2 马歇尔计划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遭受沉重打击,战后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2)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西欧各国社会动荡,而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3)美国意识到只有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才能稳定西欧政局,从而才能控制西欧并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援欧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援助欧洲的方案。
3.实施
(1)1947年12月,杜鲁门向国会提交“美国支持西欧复兴计划”的咨文,要求拨款援助西欧,同时成立经济合作署。
(2)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同意援助欧洲。
(3)西欧16国也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推动成员国执行这一计划。
(4)1952年6月,计划实施完毕,美国共向西欧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
4.影响
(1)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经济的联合。
(2)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扩大了美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教材整理3 北约和华约
1.北约的建立
(1)背景
①随着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②在美国的敦促和支持下,英、法、比、荷、卢在布鲁塞尔签订《布鲁塞尔条约》,条约表面是防范德国,其真实目标是对付苏联。
③美国需要控制西欧,建立由自己主导的安全体系,以对付苏联。
(2)成立
①1948年7月,美、加、英、法、比、荷、卢在华盛顿举行7国会谈,就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进行讨论。
②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国外长在华盛顿正式签订《北大西洋公约》。8月,北约正式生效。
(3)影响
①北约组织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的发展,是美国实现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性一步。
②通过北约,美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建立起一道遏制苏联的屏障。
2.华约的建立
(1)背景
①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积极筹建共同防御体系,苏联的多次警告和抗议遭到漠视。
②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③1954年11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
(2)成立:1955年5月,苏联与波兰等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3)影响
①华沙条约组织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扩张势力、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苏联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使世界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
(2)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各国的发展。
[课中思考] 阅读《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相关条款,讨论分析这两个条约的实质。
【提示】 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华约是为应对北约而产生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主要是防御性的。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杜鲁门主义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公开地宣布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2.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经济上采取的更为隐蔽的杜鲁门主义。3.北约与华约是分属于美国和苏联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它们在欧洲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探究点 美苏冷战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杜鲁门(1945—1953年任美国总统)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由史料关键信息“领导世界”“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可知,美国企图建立世界霸权。
史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政府诚意协助恢复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史料中的第一句话为中心句。由史料出处及内容可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史料应用】
(1)杜鲁门上台后面对的国际政治背景如何?他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背景:法西斯战败,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同时出现美苏争霸的局面。
实质:建立和巩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独霸世界经济。
(2)马歇尔演讲中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出台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 “合理经济的再生”: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策:马歇尔计划。目的: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根据史料,分析杜鲁门和马歇尔的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提示】 都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
【史论拓展】 美苏冷战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美苏冷战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
(2)影响
①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③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如苏联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美国迫害进步人士等。
④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如美国借人权等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培植反华势力等。
⑤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
⑥冷战期间,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总之,冷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顿演说》
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
会议上的演说(1947年3月12日)
材料三 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加强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
——《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1947年9月)
(1)材料一中所说“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从材料一中看,丘吉尔对这次战争前英、法、美推行的政策持何种态度?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杜鲁门和丘吉尔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点?
(3)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世界格局正发生怎样的变化?
【规范解答】 第(1)问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1946年”可知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由“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得出其态度和理由。第(2)问结合材料出自杜鲁门的演说分析出这两种生活方式分别是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与丘吉尔的演说从遏制苏联的角度进行比较。第(3)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丘吉尔持否定态度,理由是他认为二战本来是“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的战争。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同点: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自己的国家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对立,两极格局正在形成。
1.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
A.遏制理论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希腊打的是内战”“反共战争”。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答案】 B
2.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欧洲。这一举措是( )
A.建立北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推行凯恩斯主义
【解析】 北约为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工具,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其为欧洲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铺平道路,故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美国发展经济的政策与理论,不符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B
3.杜鲁门声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具有一致性,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是经济上的表现,故A、C、D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故选B项。
【答案】 B
4.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
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解析】 “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B项正确;A项与题干意思无关;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
【答案】 B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台的原因。
(2)杜鲁门主义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表明苏、美走向对抗,美苏冷战开始。
【答案】 (1)原因:二战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希土危机。
(2)影响: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导致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三 大战的新阶段
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重点: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2.难点: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材整理1 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②他们试图打着“反共”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说明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1)原因: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2)结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教材整理2 苏德战争爆发
1.战争爆发
(1)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2)影响: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初期战况
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3.莫斯科保卫战
(1)爆发: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
(2)结果: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3)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课中思考] 从军事角度看,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1)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心脏地带,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军事资源。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3)战前,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侵犯了一些小国的利益,战争初期一些小国反而支持德国。
教材整理3 日本偷袭珍珠港
1.原因
(1)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并派军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加剧了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
(2)美、英对日战略物资的禁运等措施沉重打击了日本。
(3)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
2.概况
1941年12月7日,日本轰炸了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丧失战斗力达半年之久。
3.影响
(1)美国参众两院迅速通过了对日宣战议案,太平洋战争爆发。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教材整理4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反法西斯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2.过程
(1)罗斯福促使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了《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武器和物资,对大西洋西部航线进行全面护航。
(2)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表示要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美国宣布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3)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对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4)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形成。
3.意义
(1)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2)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了共同的侵略利益,结成军事同盟,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3.1942年元旦,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赢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它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海陆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资援助,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资援助。
史料中第一个省略号把史料分成前后两层,构成因果关系,分别归纳美国制定的政策及原因。注意关键词“如果……就……”“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提供……物资援助”的解读。
史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史料的关键信息为史料的出处《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内容从(一)(二)中归纳。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信息分析美国制定该政策的原因。
【提示】 向英国等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武器和物资。法西斯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国修改“中立”法案,通过《租借法》,并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史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提示】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史论拓展】 全面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威胁,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
②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形成。
(2)过程
①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了方便之门。
②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同时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③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
a.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b.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c.1941年9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开始联合行动。
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意义
①性质: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②作用
a.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根本利益使它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美国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简析美国援华的原因。
【规范解答】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可知,美国的目的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可知,主要是通过贷款和租借两种形式援华;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一中1945年的租借和贷款数据可以看出,此次援助最大。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 (1)目的: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原因:①美国国内孤立主义阵营发生严重分裂;②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决定在亚洲实行南进计划;③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
(2)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
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
( )
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解析】 虽然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
【答案】 A
2.由于苏联方面而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因素是( )
①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力量强大
②德国已经占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控制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③德国采用突袭战术,使苏联措手不及
④苏军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和机械化部队 ⑤苏联战备迟缓,军事部署存在失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 ①②③④⑤均是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但①②③不是苏联自身的原因,只有④⑤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C
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德国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即“不列颠之战”
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搞清限定语——“最大规模”。结合四个选项所列事件的时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进行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答案】 D
4.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它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所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解析】 材料显示出当时世界最主要的矛盾是法西斯的侵略及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针对当时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加强团结,组成反法西斯联盟,这正是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总战略”。
【答案】 D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各大国1940—1943年的军火生产 单位: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1940
1941
1943
英国苏联美国
3.5(5.0)(1.5)
6.58.54.5
11.113.937.5
同盟国总计
3.5
19.5
62.5
德国日本意大利
6.0(1.0)0.75
6.02.01.0
13.84.5-
轴心国总计
6.75
9.0
18.3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归纳同盟国和轴心国军火生产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941年后军火生产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后果。
【解析】 第(1)问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同盟国的军火生产从3.5到19.5再到62.5,在增加;轴心国则从6.75到9.0再到18.3,也在增加;同盟国的军火产量超过轴心国。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表格内容可知,1941年后美国军火生产从4.5增加到37.5,增速如此之大,原因在于1941年日军轰炸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促使美国加大了对同盟国的军事援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它的加入壮大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实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答案】 (1)同盟国和轴心国军火生产都有增加,其中同盟国的军火产量超过了轴心国。
(2)原因: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卷入了世界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促使美国加大了对同盟国的军事援助。后果:壮大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实力,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专题分层突破(二)
(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国际联盟
E.《洛迦诺公约》
F.《非战公约》
主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调整
1.形成
(1)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土四个战败国的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安排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使列强建立起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该体系最大的赢家。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确立,调整了世界大国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建立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2.调整
(1)经济:鲁尔危机使美英掌握了赔款主导权,1924年提出的“道威斯计划”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这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德国经济由此迅速恢复和发展,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渗透欧洲。
(2)政治: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签订了《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但也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并加入国联,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这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3)外交: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国签署了《非战公约》,强调用和平方法处理国际纠纷,反对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依据。但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为列强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
A.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
B.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
C.鲁尔危机、《洛迦诺公约》
D.《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
【解析】 鲁尔危机是调整的前奏或导火线,但还不是调整本身,C项错误。《非战公约》也并非针对凡尔赛体系,因为它只是提出了一些反对战争的原则,没有涉及《凡尔赛和约》的任何规定,自然也未作任何调整,B、D两项错误。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才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调整,故选A项。
【答案】 A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习目标: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1.重点:德国闪击波兰,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德国闪击北欧、西欧和不列颠之战。2.难点:德国闪击北欧、西欧和不列颠之战中英、法等国的态度及其实质。
教材整理1 德国闪击波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依据拟订的“白色方案”,以强大的兵力突然袭击波兰。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波兰灭亡
(1)奇怪战争:英、法联军宣而不战,波兰孤军奋战。
(2)华沙保卫战:1939年9月17日,波兰政府流亡国外,华沙军民抵抗二十多天后,华沙陷落。
(3)德国在波兰的统治:德军在波兰建立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等集中营,杀害犹太人人数超过100万。
教材整理2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背景:英、法、苏三国关于共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2)签订:1939年8月23日。
(3)内容
①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对对方采取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
②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2.“东方战线”的建立
(1)方式:出兵强占、最后通牒和战争等。
(2)表现:苏联通过各种方式把波兰等国的领土并入苏联。
(3)结果: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建立起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课中思考] 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摆脱了遭受德、日两国两面夹击、陷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并给了英、法两国祸水东引的阴谋以沉重打击。苏联利用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了短暂的时间来做好战争准备。
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苏德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加议定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教材整理3 德国闪击北欧、西欧
1.背景
英法对德宣战后,形成“西线无战事”和“静坐战”局面,加速了波兰的崩溃。
2.过程
(1)闪击北欧:1940年4月9日占领丹麦、挪威。
(2)闪击西欧:1940年5月,侵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3)敦刻尔克大撤退。
①原因:德军把英法联军约40万人围困在敦刻尔克。
②经过:英国实施了“发电机计划”,在近10天的时间里,共撤出了约34万人。
(4)法国投降
①1940年6月16日,主张投降的贝当组成新政府。
②1940年6月17日,戴高乐在伦敦树起“自由法国”的旗帜。
③1940年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成立维希政府。
教材整理4 不列颠之战
1.背景
张伯伦政府垮台后,丘吉尔组建新政府,坚决抵抗法西斯德国的侵略。
2.战况
1940年7月10日,德国空军执行“海狮计划”,对英国开始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开始。
3.结果
英国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重创德国空军。
4.影响
(1)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2)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也粉碎了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但实质上是苏联式的绥靖政策。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并没有成功地抵御法西斯的进攻。4.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挫败希特勒侵略计划的战役。
探究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1939年9月1日,德国“白色方案”实施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由史料关键信息“1939年9月1日”“扔……‘小孩’给‘狼群’以躲避灾难”“还能有收益吗?”来分析“政策”的结果和人们的态度。
史料二 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的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希特勒
由史料中关键信息“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及出自希特勒可知这一条约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被扔出的三个“小孩”指的是谁?他们“躲避灾难的政策”指的是什么?目的和结果如何?
【提示】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绥靖政策。
目的:避战自保,希望德国进攻苏联。
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自食其果。
(2)史料二中“这一条约”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署双方各有何目的?
【提示】 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②德国:为防止两线作战,为进攻西欧提供稳固的后方。
苏联:反击英法的绥靖政策,防止德国进攻苏联。
【史论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
(2)重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世界大战的爆发。
(3)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
(4)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德国没有后顾之忧。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纵,也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的广播讲话
材料二 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
——英法联军司令的命令
材料三 在英法对德宣战后的一年时间内,没有同德国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争,史称“奇怪战争”。
材料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是什么事件?最终结局怎样?你认为英国所顾虑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用以遏制住敌人的“延伸线”具体指什么?是否起到了这一作用?
(3)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外交政策?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实质。材料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奇怪战争”与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规范解答】 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1938年9月”这一时间提示,结合教材中德国法西斯在二战前侵略扩张的事例来思考,深入分析英国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第(2)问依据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西线的进攻,特别是进攻法国的有关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包括四个小问,主要是对绥靖政策的实质进行考查,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说明英国已放弃了绥靖政策,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第(4)问要注意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绥靖政策就是姑息战争、纵容战争的政策,而“奇怪战争”则是其在战争时的具体表现。回答应吸取的教训时,可以结合二战期间英、法遭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史实来分析。
【答案】 (1)事件:德国企图割占苏台德等地区,进而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结局:1938年9月,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占有了苏台德区,并于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顾虑:英国怕引火烧身,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为代价,与希特勒达成妥协,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2)马奇诺防线。没有起到作用。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境内,并很快迫使法国投降。
(3)绥靖政策。实质:牺牲他国利益来保全自己。不相同。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材料四反映了丘吉尔要与德国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决心。
(4)材料三中的“奇怪战争”是材料一、二中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后果:坐视波兰灭亡,失去有利战机,致使英法联军在德军的进攻面前损失惨重,法国投降。教训:任何纵容侵略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者,都将自食其果。
1.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已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
( )
A.突袭波兰
B.突袭法国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空袭英国
【解析】 从材料中“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1938年5月,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向德国法西斯妥协
B.苏联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
C.苏联要遏制大战的爆发
D.苏联欲借德国的力量打击英国和法国
【解析】 《慕尼黑协定》使苏联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 B
3.1940年12月,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较早地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姑息纳粹”“彻底的投降”。四个选项中,只有法国二战前推行“绥靖政策”,二战中投降于德国。
【答案】 B
4.观察右边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是( )
A.进攻波兰
B.进攻北欧
C.进军法国
D.不列颠之战
【解析】 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没有得逞,这是开战以来其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了短短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图二 东条英机
材料二
德军入侵波兰
(1)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
【解析】 本题图文并茂,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初期的战争形势,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判断该观点是片面的,接着要依据所学知识综合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深刻背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集中区域,今后也要注意这一重要知识点。
【答案】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各国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说二战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到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2)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没有。
结果:致使盟国波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亡国。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学习目标: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战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内容。2.难点:雅尔塔会议对战后格局的影响。
教材整理1 转折性战役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背景:德军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改变了原有的战略,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2)过程
①1942年9月中旬起,德军从两面逼近斯大林格勒,展开了城市争夺战。
②1942年11月下旬起,苏军开始大反攻。
(3)结果:1943年2月2日,大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4)意义:这场战役和其后进行的库尔斯克战役一起,不仅构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而且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
(1)时间:1942年6月初。
(2)概况:使日本损失惨重,给自称无往不胜的日本海军以沉重打击。
(3)影响:美军开始全线反击。
3.北非战场
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的阿拉曼战役和11月初美英联军在北非的登陆,使非洲战事很快结束。
4.意大利投降
(1)时间:1943年9月初。
(2)影响: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和反法西斯阵营的重大胜利。
教材整理2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背景
(1)盟军在三大战场顺利转入反攻。
(2)为协调今后的作战行动,商讨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2.开罗会议
(1)召开:1943年11月22日—26日,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
(2)内容:讨论了对日作战和战后远东的处置问题,并于1943年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
①宣言重申美、英、中三国将继续联合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②宣言明确宣告要将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给中国,恢复朝鲜的自由独立。
(3)意义
①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反法西斯大国首脑会议,它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②《开罗宣言》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3.德黑兰会议
(1)召开:开罗会议后,11月28日—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三大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2)内容
①会议决定美英联军将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
②就战后德国的分割处置、波兰疆界的变更、国际组织的成立、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③发表了《德黑兰宣言》。表示无论是在战时或战后和平时期都将共同协作。
4.意义
对于维护和加强盟国的团结、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都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教材整理3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含义
开辟第二战场,指的是以英国为基地,美英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直接对德国作战。
2.背景
(1)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2)德黑兰会议时,才最终决定在1944年5月开辟第二战场。
3.经过
(1)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发起“霸王作战计划”的行动,强行在诺曼底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
4.影响
(1)解放巴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2)第二战场的开辟,使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三面围攻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教材整理4 雅尔塔会议
1.背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
2.召开
1945年2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3.主要内容
(1)处置德国
①会议通过了彻底摧毁军国主义与纳粹制度、惩办战犯、战后德国民主化等决议。
②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2)苏联对日作战:苏联承诺欧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但苏联也提出了一些交换条件,如美英承认外蒙古的独立等。
(3)成立联合国:会议讨论了基本组织原则,决定了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并就安理会的表决机制制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4.评价
(1)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阶段的步伐以及对战后国际和平的维护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雅尔塔会议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浓厚色彩。
(3)雅尔塔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中思考]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雅尔塔会议既有协调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以便尽快打败法西斯的积极作用,又有几个大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强权政治色彩。它改变了西欧少数国家主宰国际事务的局面,代之而起的是美苏两极结构的逐步形成,为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和各种矛盾纷争埋下了隐患。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战场的转折性战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开始掌握战争主导权。2.1944年6月欧洲第二战场开辟,使盟国武装力量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3.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协调军事行动,加强政治、经济合作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对加速战争的结束起了重要作用。
探究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战役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由关键信息“苏军”“德军”“斯大林格勒”可知史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史料二 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由关键信息“中途岛战役前”和美国情报人员对“AF”的确认,可推断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前的情报战中取得先机。
史料三 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温斯顿·丘吉尔
注意关键词“战无不败”“战无不胜”。
【史料应用】
(1)史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斯大林格勒战役。它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史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战役的结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它使美国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从而得以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败日本。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从此美国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3)如何理解史料三中丘吉尔的话?
【提示】 阿拉曼战役后,英国掌握了北非战场主动权,一步步走向胜利,因而丘吉尔的话是有道理的。
【史论拓展】 斯大林格勒战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对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德军在会战中损失惨重,是德国自战争以来所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
(2)对法西斯集团: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打击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其仆从国从此对希特勒的信心发生动摇,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裂痕。
(3)对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这次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4)对世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
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规范解答】 第(1)问,“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合作;第二小问是指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第(2)问要从德黑兰会议召开的时间分析盟军的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1.在苏联某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解析】 1942年7月,德军发起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精锐突入到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终,以德军的投降宣告结束。它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苏军转守为攻,德军则转入防御,直至最后失败。故选B项。
【答案】 B
2.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盟国”是( )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解析】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盟国”是美国、英国、中国,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3.在1944年的一次重大战役中,美英盟军通过海陆空立体作战,突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大西洋铁壁”。此战役使( )
A.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
B.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
【解析】 材料描述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答案】 D
4.“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迫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是(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大西洋宪章》
【解析】 雅尔塔会议通过彻底摧毁德国军国主义与纳粹制度,战后德国民主化等决议。故选C项。
【答案】 C
5.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堆积如山的苏军尸体
材料二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乘胜追击德意军队
材料三
中途岛战役中的美国海军俯冲轰炸机编队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信息是什么?
(2)上面三幅图片描绘的战役各开始于什么时间?作战双方是谁?
(3)三次战役在战略上有何历史意义?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第(1)问由图片注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三则材料均为二战中各战场的转折点。第(2)问由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主要从战争的主导权和战局变化进行说明。
【答案】 (1)三大战场均发生转折性战役。
(2)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于1942年7月,苏军对德军;阿拉曼战役开始于1942年10月,英军对德意军队;中途岛战役开始于1942年6月,美军对日军。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牢牢掌握各战场的主动权。原因:苏德战场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抗击了大部分的德军主力,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全局,最后德军惨败,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不久,法西斯轴心国便开始瓦解。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