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1、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哪两大类?
(寄生虫和微生物两大类)
2、致病的微生物包括哪些?
(细菌、病毒和真菌)
病原体
寄生虫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病毒
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人体有许多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
这些结构和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
①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
②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泪腺等
胃腺分泌胃液,胃液的盐酸杀死病原体;
呼吸道的黏液和纤毛能过滤并黏附着病原体,再由纤毛推出,从而阻止病原体进入;
鼻、口、眼的分泌物、唾液、泪液会杀死病原体或阻止病原体的生长;
(1)皮肤 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 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 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 :
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泪腺等
功能 :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病原体
皮肤
血管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皮肤破损,病原体进入体内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经变形运动通过毛细血管壁结到病原体周围,吞噬病原体。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
人体第二道防线
组成 :
功能 :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噬菌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病菌的作用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皮肤、有纤毛上皮细胞(防御病原体侵入)
化学屏障:体液的杀菌作用(如溶菌酶能分解细菌的细胞壁,泪液、胃液的杀菌作用,)
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没有针对性(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防御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天花病毒
人体
刺激B淋巴细胞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侵入
产生
消灭
(病原体)
抗 原
抗 体
(特殊蛋白质)
天花病毒
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原
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
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有特异性
在细胞外的体液中产生。
抗体蛋白
抗原
识别
特异对应性
抗体与抗原具有的免疫特异对应性
— 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一种抗原结合。
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抗体
抗原
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
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
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
体液免疫
中和毒素
使病原菌凝集
吞噬细胞吞噬
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
记忆细胞
寄生虫、异物
消灭
清除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细胞免疫
淋巴因子
释放
T淋巴细胞
侵入人体细胞的病原体
直接杀死
间接作用 释放淋巴因子
清除异物
细胞免疫:
调节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类 型 淋巴细胞 病原体 所 在 产生免疫物质 防御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体
B 淋巴细胞
细胞内
淋巴因子
T 淋巴细胞
体液中
凝集病原菌、中和毒素
直接或间接消灭和清除异物
相同点:
1、都有免疫功能
2、特异性 3、免疫记忆能力
1、有些传染病,你只要得过1次,就不会再得第2次,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斥?
1、体液和细胞免疫都具有记忆功能。
2、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器官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来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子异物(好像是病原体),千方百计要除去。(排斥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的寄生虫、异物,起免疫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
B淋巴细胞
抗体
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
泪液、胃液杀死病菌
抗传染免疫
(自然免疫)
都具记忆的能力
一、对微生物的抵抗: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
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强弱
共同点
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弱
强
有免疫记忆
重点: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人体的三道防线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抗原和抗体
难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
2.抗原和抗体的区别
[课内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居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
B
C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能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6)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
√
×
√
√
×
[基础过关]
4.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
B
5、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的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____,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____成分。
病原体
抗原
分解者
6.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C.T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7.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 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A
C
8.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这主要是哪种细胞在起作用 ( )
A.红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血小板
B
10、以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
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
(1)曾经得过甲肝的人很少再得甲肝。
(2)皮肤的屏障作用。
(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泪液的冲洗和杀菌作用。
(5)一个人一生只得一次麻疹。
2、3、4
1、5
反馈练习2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4、免疫细胞主要是 ( )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A
D
B
D
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C
C
6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C)非特异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C
19世纪,炭疽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了欧洲的畜牧业,牛羊等牲畜成群死亡。巴斯德从病畜血中分离出致病菌,并用高温处理,使其毒性降低。然后,给25只健康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另5只健康羊不注射,作为对照。几周后,给这50只羊分别注射了足以致病的强毒炭疽杆菌。几周后,注射过毒性降低病毒的25只羊都很健康,而另外25只羊都感染了炭疽杆菌。
你能用免疫学的原理来解释巴斯德所得的实验结果吗?
1、你手臂上有接种时留下的小疤痕吗?你知道目的是为了什么?
预防接种,以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2、如果外出活动,有人被毒蛇咬伤,这时候用抗原好还是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好
立即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因为这样快速。
二、特殊的防病措施:
1、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指将病原体杀死或减轻活病原体的毒性,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指人工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而获得的免疫。
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
人工自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__,维持时间__;
人工被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__,维持时间__.
特点
慢
久
快
短
定义
将已经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细菌注射入人体内,使身体认得它们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但不发病。将来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记忆淋巴细胞会识别并发生免疫反应,来消灭病原体达到抗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什么?
列举你曾经接种过的疫苗,然后讨论接种疫苗的目的是要预防哪种传染病 该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____进行____,使他们获得__, 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
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
免疫
结核病
乙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
还有如:
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脑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抗传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2) 免疫监视的功能
(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消除衰老死亡细胞
识别清除异常细胞
(1)防御感染
(2) 免疫监视
(3) 自我稳定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
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淋巴细胞
抗体
产生
某些细胞
附着在
释放
化学物质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平滑肌收缩等
再次刺激
过敏原
刺激
局部红肿、喷嚏、哮喘甚至休克等过敏反应
导致
花粉、牛奶、青霉素等药物
艾滋病(AIDS)
性传播疾病 病原体 主要传播途径 症状及危害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性接触
血液和精液
母婴传播 破坏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缺陷,出现感染和恶性肿瘤致死
1.感染了HIV后,是否就是艾滋病患者
2.对于艾滋病患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请你谈谈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大多数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很多年后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任何疾病。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感染和恶性肿瘤致死。
3.下列社交接触会感染义滋病吗
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输血传播、血液制品传播,公用针具的传播),
母婴传播。
不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完整皮肤的接触传播。下列情况是不能传播艾滋病的:
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人群众多的场所。
幼儿园,学校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公共娱乐和服务场所(公共浴池、公共厕所、理发馆、美发厅、宾馆和旅社、游泳池、餐厅和食堂)。
与艾滋病感染着社交性的接触,如进餐、谈话、乘车或礼节性的握手拥抱、接吻都不会被感染。
苍蝇、蚊子能传播一些疾病,但它们不会传播艾滋病,因为艾滋病不会在这些昆虫体内生存。所以,即使与艾滋病病人同居一室,也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叮咬而相互传染。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
2.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3.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
4.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
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
5.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
6.避免母婴传播。
濒临死亡的艾滋病患者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1、人工免疫
2、计划免疫
特殊的防病措施
(1)防御感染
(2) 免疫监视
(3) 自我稳定
3、人体的免疫功能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
4、免疫功能失调
(请把不对的地方找出来,并改正)
人体的抗传染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指由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它能产生抗原,抗原是指一类蛋白质,能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细胞免疫是指针对细胞外体液中的病原菌进行免疫,它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无记忆功能.
B
抗体,抗体
有
细胞内
火眼金星辨真伪
1、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
B
2.人体的免疫功能是 ( )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
C
3.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哪一类传染病 ( )
A.乙型肝炎 B.结核病
C、小儿麻痹症 D.破伤风
4.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是 ( )
A、直接杀死天花病毒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天花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B
C
5、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是下列人体的哪一项免疫功能发挥作用 ( )
A.防御感染 B,保持自我稳定
C、实施免疫监视 D.以上三项都是
B
6.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不像上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B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具有____能力。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来预防该传染病,接种的疫苗属于 __(“抗原”或“抗体”)物质。这种预种传染病的方法属于_____免疫。
免疫记忆
预防接种
抗原
主动性人工
1.人体的 免疫功能有 、
和 。
抗感染免疫
免疫监视的功能
自我稳定的功能
2.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
A.乙型肝炎 B.结核病
C.小儿麻痹症 D.破伤风
B
3.下列属于人工免疫的是( )
A.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使进入人体的 病原体凝集
B.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防御进入细胞的病原体
C.泪液中所含的溶解酶的杀菌作用
D.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D
4.人被毒蛇咬伤后,可以用注射毒蛇的血清加以治疗。从
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的物质和免疫的类型分别称为( )
A.抗体 人工免疫 B.抗原 计划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 特异性免疫
A
5.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的细胞,在这一生理
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免疫功能是 ( )
A.防御感染 B.保持自我稳定
C.实施免疫监视 D.以上三项都是
B
6.艾滋病是医学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
至今肆虐 于全球。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直接
破坏的是( )
A.人体的免疫系统 B.人体的循环系统
C.人体的消化系统 D.人体的神经系统
A
7 .200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患者的皮肤
会长出很多小水泡。英国医生琴纳发现挤牛那奶的女工染上
一种类似天花病症轻微症状的疾病(牛痘),而患过牛痘的
女工一般不会染上天花。于是琴纳提出假设:“……”为了检验
假设,琴纳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从牛痘患者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到一名健康但
易染天花的男子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即
痊愈。
实验二:从天花患者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到患过牛痘的
该男子的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没有染上天花。
(1)琴纳提出的假设是 。
(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患过牛痘的男子体内已经产生了
针对天花病毒的 ,琴纳通过人工种牛痘的方法使该男子
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的方法叫做 。
患过牛痘的人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抗体
人工免疫
8.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
如下实验:
把供实验用的50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
羊用毒性已消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
们被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半个月后,对
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
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
的绵羊全部死亡,那么,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
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等哺乳动物)
( )
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了
抗体获得免疫力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人工免疫起了作用
D.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炭疽病属于血液传染病
D
9.诺贝尔获得者贝林曾做过以下实验:首先给老鼠注射白喉
杆菌,使它们得上白喉病,然后注射不同的药物,给老鼠进
行治疗。试验结果,数百只老鼠死掉了,有两只侥幸活了下
来。贝林十分高兴,赶紧把比上次剂量更大的白喉杆菌注射
给这两只老鼠,它们仍然安然无恙,贝林连续实验,收到了
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注射白喉杆菌的老鼠体内,确
实产生了一种能“中和”毒素的抵抗素,使其有抵抗毒素的能
力。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白喉的病原体是 ,白喉是 传染病。
(2)从免疫学上看,注射白喉杆菌后两只侥幸活的老鼠
体内产生了 。
(3)为什么两只老鼠第二次注射白喉杆菌仍安然无恙?
白喉杆菌
呼吸道
抗体
因为经过第一次注射,老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对白喉杆菌
产生了记忆,当第二次注射时,能及时产生大量抗体杀
灭病原体,所以老鼠不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