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条块复习:生物与环境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浮游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C、一个水库中的全部鱼类 D、一个海岛上的全部昆虫
2、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生物影响最敏感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阳光,水 B、温度,水 C、水,土壤 D、阳光,温度
3、在一个阴潮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棵长满苔藓的植树,那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里构成了一个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食物链 D、食物网 ( )
4、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以下的食物链:牧草→鹿→狼。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
A、先稳定,后一直增加 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 D、先减少,后增加
5、下列大气状况属于天气的是 ( )
A、阴转多云 B、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 C、夏季高温多雨干旱 D、冬季气温很低
6、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
A 阳光→草→兔→狐 B 田鼠→蛇→鹰 C 植物→鹿→山羊→狼 D 植物→田鼠→蛇→鹰
7、在一个成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对保持生态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8、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下游两侧的雪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的分布情况一般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对此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
A、光照 B、温度 C、海拔高度 D、风力和土壤
9、下列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 )
A、台风 B、酸雨 C、对森林的过量采伐 D、对草原的过度放牧
10、与上海崇明岛相比,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这一事实能够说明 ( )
A、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B、纬度位置对天气的影响
C、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D、海陆分布对天气的影响
11、白居易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下面三者关系能用来说明这句诗的是 ( )
A、地貌→气温→植物 B、地貌→降水→植物
C、大气环流→气温→植物 D、纬度位置→气温→植物
12、连接生命世界与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
A 生产者和分解者B 生产者和消费者C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D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13、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 ( )
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 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15、位于鄱阳湖盆地的九江市,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而位于九江市郊的庐山,则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貌
16、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人应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17、在对某个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必须将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结合起来一起加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调查 B、实验 C、综合 D、观察 ( )
18、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其血液中往往含有较高的血红蛋白(一种运输O2的蛋白质),造成这种状况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 C、土壤 D、大气 ( )
19、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20、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大气降水形式就是降雨
C、冰雹也是大气降水的一种形式 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
21、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片草地、草地上各种生物、草地上的蚯蚓可依次称为 ( )
A、生态系统、种群、群落 B、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C、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22、下列属于一个群落的是 ( )
A 温州市所有的居民B 雁荡山所有的植物C 江心屿所有的生物D 生活在楠溪江中的鱼
23、对生活中温州茶山上的一株杨梅树来说,它的环境就是 ( )
A、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它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
B、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因素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其它杨梅树
24、海洋生物研究人员在对洞头列岛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进行调查时发现,在一般的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生长着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C、海水含盐量D、海水含氮量( )
25、温州某中学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正在研究乐清湾某种海洋鱼类的洄游行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 )
26、下列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B、消费者有助于植物传粉受精、种子传播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又可被植物所利用 D、分解者可为植物提供食物
27、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 (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不变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
28、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应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 )
29、“欲写龙漱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被誉为“东南第一山”的雁荡山,以其奇特险峻,瑰丽多姿的山岳风景,称著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根据雁荡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其植被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寒温带针叶林
30、“今天有冷空气南下,傍晚起有一段降水过程,雨量小到中雨,明天起转阴到多云”,这段话描述的是 ( )
A、某地的天气 B、某地的气候 C、某地的气象 D、某地的气温
二、填空题
31、阳光、水气、水、土壤及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 。生物既要
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 环境,并且成为其他生物的 。
32、在某小岛上,阳光明媚,水丰土肥,草花树木茂盛。草丛中有昆虫,森林里有小鸟、
猫头鹰,地面上有鼠窜跑、有蛇爬行,青蛙在溪边鸣叫,此外还看到有动物的残骸。请根据上述小岛的生态景观,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
等。(2)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等。(3)要使这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在动植物残骸和土壤中还应有的生物是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33、沿海城市现在时兴一种作为家庭摆设的下班生态球:球体密封,里面灌水;底部有
泥沙;水中生活着绿色水藻和三条小鱼。请根据这个生态球的情况,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 的地方,这样可以使绿藻 。(2)在这个生态球中,绿藻为小鱼提供 和 ,小鱼为绿藻提供 ,所以两者都能生存。(3)如要使绿藻和小鱼能长期生存,生态球中还必须有 ,它能分解 ,为绿藻提供 。
34、很久以前,我国就有了以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生态农业模式。现在一些地区的人们把它改变成为“桑一蚕一气一鱼”这种新型的农业结构模式,即将蚕沙及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用产生的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作燃料,用沼气渣喂鱼。(1) 上面提到的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2) 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某小城有一条小溪贯穿而过,溪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溪边办起了许多小型化工厂,经常将污水、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溪中,结果导致溪水变黑发臭,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小溪的这种变化说明小溪的____________遭到破坏;
(2)造成此种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恢复小溪本来的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____。(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
二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_______。
37、季风的特点是在一个大范围内风向随_________的转化而显著变化。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海水的_________比陆地上的泥土、砂石大,如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夏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____________,于是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从而形成_____________季风。
38、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 能保持相对稳定;具有比较稳定的 ;在各组成成分之间, 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9、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成分,请根据图回答:
⑴甲在该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是 ,乙在该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是 ,丙在该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是 ;
⑵①代表的生理作用是 ,②③代表的生理作用是 。④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 。
⑷2001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警告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会造成__________效应,这种效应将使全球每年因气候变暖而造成的损失将达到3000多亿元。为了防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上升,可采取 、 等措施。
40、在美国南部,有一片草原用来养殖鹿。人们为了扩大鹿群,从1900年开始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虎、狮等。截止1910年,狼、虎、狮等捕食者被有效地消灭了。右图表示1900~1940年间鹿的群体所发生的变化,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鹿群在1900年~1920年间,数量上升的原因是 ;
⑵1921 ~1940年间鹿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⑶人类在美国南部的如此行为将会对这片草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41、下图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⑴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一条提供给鹰能量最少的食物链
;
⑵图中各种生物要组成一个群落,还缺少哪种成分? 。
⑶如果人类大量捕捉青蛙和小鸟,则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
遭到破坏,那么这种破坏因素属于 因素。
42、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生态系统处于生态平衡)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含有的总能量如右图所示。
⑴该4种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⑵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农药DDT的含量是逐级累计的,所以 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⑶写出这4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
43、右图表示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根据右图回答:
⑴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有 ;
⑵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并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
⑶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成分外,还必须有_______和_______。
⑷如果人类大量部杀虎鲸和过度捕捞大鱼,则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遭到破坏,那么这种破坏因素属于_________因素,这种因素将会导致__________因素的强化。
⑸企鹅生存所需要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 ( )
A、大鱼和小鱼 B、太阳光 C、浮游植物 D、以上都是
⑹企鹅生存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
A、大鱼和小鱼 B、太阳光 C、浮游植物 D、以上都是
一、选择题
1、 B、2、D、3、A、4、C、5、A、6、D 7、 B、8、 B、9、A、10、A、11、A、12、A 13、 B、14、C、15、 D、16、B、17、 C、18、D、19、A、20、C、21、D、22、C、23、
D、24、A、25、B、26、D、27、C、28、B、29、B、30、A、
二、填空题
31.生活环境 适应 影响 环境因素 32.(1)阳光、水土 (2)草 (3)细菌 分解者 33.(1)有阳光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2)氧气 食料 CO2 (3)分解者 小鱼排泄物和绿藻残体 制造有机物的原料34、(1)蚕、鱼 (2) CH4+2O2=2H2O+CO2
35、(1) 自动调节能力(2) (3) 36、(1)5 B(2)(3)
40、⑴⑵⑶
生态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但是,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外来的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41⑴ 7 绿色植物→昆虫→小鸟(或青蛙)→蛇→鹰 ⑵ 分解者 ⑶生态平衡 人为
(1)草 (2)兔 、鼠 (3)5 (4)3 (5)增加
PAGE
第 1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