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它假说。
【科学思考】
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是怎么样的?原始的生命是怎么诞生的?
【解决问题】
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猜想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学生了解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唯物的、辩证的科学观点。
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了解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过程,培养学生唯物的、辩证的科学观念。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地球和太阳一样,也有自身的演化规律,并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生物进化特点。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第12~15页。教科书首先提出问题: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样吗?学生就该问题展开讨论。接着教科书展示了科学家猜想的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设计了两个读图活动——“岩浆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和“岩浆的冷却和凝固”,能过读图比较,想象出46亿~26亿年前地球的外貌和发生的变化;接着又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讲述了25亿年前至今发生的变化。最后介绍了米勒的假说——生命的诞生。本节内容中关于地球演化的部分有较为翔实的证据学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生命是如何诞生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只介绍一些主要的学说,开阔学生的视野。本章的重点是地壳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这一节学习时,想象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开阔,根据有关太阳系的形成和地球诞生的知识,很容易想象出地球诞生时的模样。课堂引入又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恐龙,所以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法点拨】
1、 学生应在课前查阅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准备课堂的思考。
2、 学生积极开展“想象地球诞生时的模样”的讨论活动,结合科学家想象的地球诞生时模样示意图,比较和讨论自己的想象和假说。
3、 学生通过读图,绘制地球和生物演化的时间坐标图,直观地把地球演化的过程表达出来。
【经验介绍】
1、 在课堂引入时,学生对恐龙的话题比较关注,教师要特别注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讨论,避免学生脱离讨论的范围。
2、 绘制地球和生物演化的时间坐标图,只要求坐标图能显示某段时期内地球有什么样的生物就可以,不应该要求过高。
3、 关于生命的诞生,学生如果先提到了原始的生命物质也有可能来自于外星球,那么教师就先对澳大利亚的陨石进行介绍,对教学的步骤做出适当的调整。
教学文档
【教学课时】
共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准备课堂的思考。
教师:查阅各种关于生命诞生的假说,并简单了解这些假说。
【教学流程】
1、 短片赏析 回望地球
1、 教师出示录像片段: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恐龙为题材,展示恐龙时代的地球情景。。
2、 教师设疑:恐龙时代的地球郁郁葱葱,而在很久前,恐龙就已经灭绝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 学生讲座学生可能假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
4、 教师追问:那我们现今生活的地球到底经历了一场怎样的变故呢?
2、 敢于思考 探索新知
1、 教师设疑:地球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2、 学生讨论:小组讨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
3、 学生讨论后教师多媒体展示(可对刚刚学生讨论后的观点进行简单的点评)
4、 思考:比较下面两幅图,你能想象出46亿~26亿年前地球的外貌和发生的变化吗?
5、学生思考:两图体现了一个逐渐冷却的过程(学生对地球之初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3、 深化问题 追根溯源
1、 温度下降使岩浆凝固——形成固态地壳;
岩浆喷发释放的气体——形成原始大气;
温度下降使水气凝结——形成原始海洋。
2、 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1) 25~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气气,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2) 6亿~2.5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3) 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出现。
(4) 0.7亿前年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4、 想象无界 求索无境
1、 教师设疑:地球在若干年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那么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
2、 学生讨论:讲座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如学生提到生命来自于外星球,可对澳大利亚的陨石加以介绍支持这一观点;在点评的过程中逐渐引出化学进化假说。
图1 图2
图1 年轻的德国化学家武勒在实验室成功地用无机原料合成了尿素。
图2 1953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合作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时候,人们才逐渐接受了化学进化的观点。
学业诊断
例题:右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域吗?
原始海洋形成于
从原始生命形式到藻类的进化
哺乳动物的出现
恐龙生活时期
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分析:25亿~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在片陆地和
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氧气,大气中氧气含量
逐渐增多。6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
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
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2.5亿~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
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
出现..07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
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故分别填:A;C;F;E;C;D。
距今0.7亿年
距今2.5亿年
距今6亿年
距今25亿年
距今38亿年
距今46亿年
E
D
C
B
A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