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
兴华中学 方俊宏水杉化石(距今3500万年 )采集地辽宁沈阳?蕨纲植物化石(约3亿年)复原图中华龙鸟及化石(1.36亿年 )出土于张家口组底部火山岩复原图有叉骨原白鲟:
白垩纪早期(1.22亿年前)
发现於辽西
北票的义县
组火山沉积
夹层. 正在长江中畅游始祖鸟化石(晚侏罗纪、距今约1.5亿年) 复原图
发现与侏罗纪地层(213-144百万年)。 化石的形成过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泥沙掩埋 动物死亡 无机盐替代 存在石中 露出化石露出骨骼 形成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 石化而形成的化石; 化石的种类如水杉、银杏、大熊猫、腔棘鱼等。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形成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1、遗体化石:2、遗迹化石:3、遗物化石:“活化石”:你能给它们分类吗? 作为奥陶纪地层的主要化石———笔石和牙形刺,在常山黄泥塘剖面得到最好的发育和保存,说明当时的常山地形是怎样的?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46亿年--24亿年----5.8亿年----250万年--地质年代距今年数不同地层中挖掘出的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无无贵州小春虫:5.8亿年前的多细胞动物 (极少) ;
三叶虫、软体动物;
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少量)
鱼类、 昆虫类 ;
爬行类(少量) 、两栖类类人猿(少量) 、哺乳类硬骨鱼类(少量)
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少量) 元古代太古代 通过地质年代表,你可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否有一定规律,这规律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深层)中,成为化石的
生物越 ,越 ;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浅层)里,成为生物的
化石越 , 越 。想一想:简单低等复杂高等 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草 原草 原草丛和灌木林狐一般大小、背部向上凸比始祖马大
背部较平直 高大 背向下凹跳跃奔跑快速奔跑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 现代马是由躯体较小的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5000万年2000万年100万年想一想:从以上对比中,可证明 ?以下化石能帮你得出什么结论?1、种子蕨的化石证明了 和 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2、始祖鸟的化石,证明了 类是从古代的 进化而来的思考种子植物蕨类植物鸟爬行类温馨提示 此鱼是总鳍类中的一种腔棘鱼。它有鱼类的特征,但能用鳔呼吸空气,而且能使用鳍来当作脚走路。 思考它又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是古代鱼类向古代两栖类进化的 “证人”化石生物和现代生物不同推断地球上生物是不断变化的提出观点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进化方向简单复杂
低等
高等水生陆生 19世纪中期,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列举出鸟类与恐龙存在35处共同解剖学的特征,从而率先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
20世纪初,一位德国的牙科医生赫尔曼,发表了《鸟类起源》。在《鸟类的起源》里说恐龙是没有叉骨的,鸟类是有叉骨的。有叉骨的鸟类怎么可能由没有叉骨的恐龙演化而来呢?面对这一事实,赫尔曼认为,鸟类不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而是从一类具有锁骨的原始爬行动物直接演化而来的。
赫胥黎的鸟类恐龙起源假说遭到了冷遇。鸟类起源之争 ?下列化石能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证据的是: 生物是进化而来。 生物由神创造出来。 物种是逐渐演变产生,不断变化的。 物种是一次性出现,不会改变的。 物种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物种之间无亲缘关系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论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化石是一部记录地球生物演变的“史书”
1.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岩层 B.地层 C.化石 D.水层
2.构成生物化石的主要成分是 ( )
A.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 B.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
C.生物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糖类 D.溶于地下水中的矿物质
3.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CDD4.下面属于中间过渡类型的动物化石是 ( )
A.始祖马 B.始祖鸟 C.种子蕨 D.三叶虫B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5.化石之所以能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BB
8.热带兰花蜜蜂的口器以前是适于舔食花蜜的,现在发现 它们的口器是适于吮吸花蜜的。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这说明了( )
A.生物在发展变化 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
C.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D.生物的进化历程A7.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 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远近排列应是( )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C
10.下表以L、M、N和P为代号,给出人、黑猩猩、马和袋鼠四动物的a-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的百分率。
请据表中数据,指出L、M、N和P与其代表的四种动物的对应关系 .
9.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出现鳃裂,由此可以说明( )
A.人胚胎早期用鳃呼吸 B.人的肺由鳃发育而来
C.人与鱼类的亲缘关系最接近 D.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D
A再见http://www.uua.cn/Index.shtml印度洋海域捕捉到的“活化石”——“腔棘鱼” 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动物或植物。 此鱼被推测是在约3.5亿年前出现,6500万年前即已绝灭的总鳍类中的一种腔棘鱼。总鳍鱼类不但能呼吸空气,而且能使用鳍来当作脚走路。 腔棘鱼
专家认为,腔棘鱼是错过了它的祖先向两栖动物进化的机会而遁人海底的那部分鱼的子孙。据研究分析,腔棘鱼起初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后来随着地理、气候等环境变化,一部分爬上陆地,向两栖类动物进化;另一部分则移往海中,在深海的底部安家。腔棘鱼 由于深海水温几乎不变,水流也很缓慢,既没有陆地上那样剧烈的环境变化,也没有像陆地那样有那么多敌害——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动物,环境十分安定,进化的必要性不大,所以它才跨越巨大时空,相传3000多万代,以几乎是原始的形态幸存到今天。腔棘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