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1-05 08: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1课时)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初二科学组(312300) 复习:1、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氧气 B、水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C3、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D2电解水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l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4.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于1993年底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探针在晶体硅表面移动了几十个硅原子后形成多条沟槽,以每条沟槽为一“笔划”形成了“中国”两个汉字,下图图示是放大180万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图像,这两个字每一“笔划”的实际宽度约为2nm。 ( )
A.上述变化是物理变化
B.上述变化是化学变化
c.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变化
D.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A5、金秋十月,人们站在桂花旁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
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裂为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C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D思考: 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他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道尔顿原子模型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近代科学原子论——近代化学之父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汤姆生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轰击原子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卢瑟福原子模型实验的结果:
①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跟原来的运动方向偏离不多(平均2°一3°)。
②少数α粒子产生较大的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个别α粒子被弹回。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原子模型 行星式原子模型
①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心部分,叫做原子核。
②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 ③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不停地绕核旋转(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波尔的原子模型认为:
⑴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有层次的轨道.
(2)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波尔分层原子模型 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他们用原子模型来表示原子,并通过实验来不断的修正模型。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原子结构模型简明形象地表示出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逐步深化的演变过程。 1.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2.汤姆生原子模型
(1904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电子云模型
(1927年—1935年) 实心球模型西瓜模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小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二、原子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中子),但原子核很小。(用什么方法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思考:为什么原子显电中性?核外电子与原子核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关系: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有待同学们去研究)氧8个例:8个8个水的微观层次分析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不是所有原子中都有中子
4.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质子数不同, 原子种 类也一定不同. ( 总粒子数的计算?)分析下表可得出什么结论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微粒
C.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2.下列有关原子中各粒子的数量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质子数肯定等于核电荷数 B.质子数与电子数肯定相等
C.质子数与中子数肯定相等 D.质子数与中子数可能不等 C3.某种原子,其核内有32个质子,该种原子必然含有 ( )。
A.32个电子 B.32个中子
C.16个质子和16个中子 D.16个中子和16个电子A4.下列哪种粒子不属于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D5、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
一个很小的核上
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C6、依据卢瑟福的行星式原子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
的是 ( )
A 核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B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由于 所带
正电荷和 所带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
原子显电 性 。质子中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