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2.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1.元素符号是化学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元素周期表不仅对自然科学,也对哲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让学生体会物质世界的韵律美,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
2.组织探究活动,初步构建结构、位置、性质的三角关系,体验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教学准备:幻灯片: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已知的元素有110种,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科学家把它们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投影]元素周期表
[设问]请大家数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几个纵行?
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讲解]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或几个纵行称作一族。
元素周期表中按横行(周期)读:从左到右,一格接一格,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元素周期表中按纵行(族)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二)探究: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地联系和规律性
1、提出问题: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有规律吗?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2、建立假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性质上,也可能表现在元素的种类上…
3、设计方案:
每2人一小组,研究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
(1)在同一周期中,金属、非金属、稀有元素分别在什么位置?
(2)在同一族中:某一族(如第ⅡA族、第ⅦA族)以什么元素为主?……
4、记录考察结果:
(1)在同一周期中:
金属元素在什么位置? 。(每一周期左边)
非金属元素在什么位置? 。(每一周期右边)
稀有元素在什么位置? 。(每一周期最右边)
你认为各种类型的元素在每周期中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同一周期中,从金属元素开始,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稀有元素)
[教师补充]:同周期的元素,自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在同一族中:
第ⅡA族——以 元素为主(金属);
第ⅦA族——以 元素为主(非金属);
你认为同一族元素在性质上有什么规律?
(同一族元素,它们或都是金属元素或都是非金属元素,或都是稀有元素,因此同一族元素在性质都非常相似。)
5、检验假设:
(1)在周期表中,核电荷为13的元素应为 (选填金属、非金属元素或稀有)元素,元素名称是 。根据你对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认识,这一假设是否成立? ;生活中常用到它的哪些性质? 。
[在周期表中,核电荷为13的元素应为金属(选填金属、非金属元素或稀有)元素,元素名称是铝。根据你对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认识,这一假设是否成立?成立;生活中常用到它的哪些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Na、K属于同一族的元素,查阅有关资料,它们性质上是否具有相似之处?
[ Na、K是第ⅠA族元素,它们的金属单质都是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小的金属,熔点低,极易与水、氧气等物质反应,它们的性质极为相似,只不过K比Na性质更活泼。]
6、交流:
把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三、课堂小结
1、 你学会了什么?
2、 感的困惑的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 作业本作业。
2、 复习本次课内容。
3、 预习第5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