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课时 来自细菌及病毒的威胁
流感等传染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根源。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细菌的形态:
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个体很小。
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
球菌
螺旋菌
杆菌
细菌一般要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2、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无细胞核
(有遗传物质)
基本结构
3、细菌的危害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感染途径
1、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粪—口传播
2、肺结核
结核杆菌
飞沫传播
3、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接触(伤口)传播
4、霍乱
霍乱弧菌
水、食物、苍蝇传播
5、淋病
淋病双球菌
性接触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炭疽杆菌——炭疽;
鼠疫杆菌——鼠疫;
百日咳杆菌——百日咳;
破伤风杆菌——破伤风;
5、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
大多数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产生的,
能抑制并最终消灭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
科学家已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目前,生产和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只有300多种,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是1928年由一位名
叫弗莱明的英国微生物学家
发现的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他发现青霉菌属的真菌与细
菌同时在同一培养皿中生长
时,细菌的生长会受抑制。
其后,他发现这种现象是由
一种真菌产生的化合物——
青霉素所造成的。直至20 世
纪40 年代,科学家才成功地分离和提纯出青霉素。这种抗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细菌,因此,直至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图3-6 弗莱明
1. 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
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
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
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
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浸有不同浓度
青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细菌滋生
2. 下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 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 。
无
正比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
原因是______
_
__
_
青霉素能
杀死细菌,
浓度越高
效果越好。
6、抗生素的效用
①能抑制或杀灭细菌;
②对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其他致病微生物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③能抗肿瘤;
④能抑制人体免疫反应。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使得一些过去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过多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已很突出。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滥用抗生素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危害,其中包括:
1.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擅自加大抗生素(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
2.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3.二重感染。当用抗生素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病人中很常见。
4.耐药。细菌的耐药性也称为抗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快了细菌耐药性产生的进程。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也将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
1、病毒形态结构:
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
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致病机理:
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
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
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例: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
3、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感染途径
肝炎病毒 甲:粪—口传播
乙: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 粪—口传播
腮腺炎病毒 飞沫传播
疱疹病毒Ⅱ型 性接触
冠状病毒 飞沫等传播
肝炎病毒
甲:粪—口传播
乙:血液、性接触
和母婴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
粪—口传播
腮腺炎病毒
飞沫传播
疱疹病毒Ⅱ型
性接触
SARS冠状病毒
飞沫传播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腮腺炎
生殖器疱疹
严重急性
呼吸道综合征
4、感冒疾病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有病毒性和细菌性)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流感患者
携带
流感
病毒
咳嗽
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散播
健康人
打喷嚏
如果你得了流行性感冒,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
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
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
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带口罩,不去公共场所,少不与别人交谈等。
流行性感冒
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内
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超过
30次。流感是20世纪暴发的
最严重的疫情。1918~1920
年发生的“西班牙流感”使
全球1/5以上的人得病,至少
有2000 万人丧生。1957 年,
流感从亚洲开始,接着又在
澳洲、美洲和欧洲登陆,在全世界肆虐,全球共有15 亿人患病,数以万计的老人和儿童死于这场灾难。
1968 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再次席卷全世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6亿人患流感。但我国死于流感的人却很少。
图3-9 亚洲流感病毒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1万种,禽类是常见的流感病毒携带者,某些禽流感病毒能传播给人。
教学目标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细菌的形态:
单细胞生物。个体很小。
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
无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3、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①细菌性痢疾
②肺结核
③破伤风
④霍乱
⑤淋病
4、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
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
1、病毒形态结构:
个体微小,寄生生活,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①流感
②病毒性肝炎
1、病毒和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生活。
细胞结构
寄生
2、大多数抗生素是由 、 和放线菌产生的,能抑制并最终 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细菌
真菌
消灭
3、在学习了“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这一节后,
班上的4位同学对细菌进行了如下的描述:
甲同学:细菌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乙同学:细菌既能使人致病,又能被人类利用。
丙同学: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丁同学:所有的细菌都能侵入人体的细胞内,
并产生毒素。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C
4、下列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破伤风 B. 肺结核
C. 霍乱 D. H7N9禽流感
D
5、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A.粪—口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A
6、2013年以来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在中国华东
等地区蔓延,下列关于其病原体——甲型H7N9
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独立生活 B.没有细胞结构
C.属细菌病毒 D.有成形的细胞核
B(共24张PPT)
第二课时 传染病
一个人患流感后会传染给周围的人吗?
会传染给周围的人。
(1)流感病毒可在___________ 传播,传播的途
径是__________。
空气和飞沫
人和人之间
(2)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感患者,
抵抗力低下的人,
三、传染病
1、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空气等传播,
2、病原体: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
寄生虫等。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① 传染源:
②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指病原体由母体传染给子代。
水平传播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
土壤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性传播。
③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3个环节。
请你说出流感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
传染源——流感患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健康人;
4、传染病的三个特点
① 传染性: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
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或动
物,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
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② 流行性:
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
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所以传染
病具有流行性。
③ 免疫性:
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如人们患过麻疹和甲型肝炎等传染病后,很少第二次再患这种病。
麻疹
甲型肝炎
5、传染病的种类
传染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通过消化道传染
通过血液传染
通过体表接触传染
通过呼吸道传染
性传播
疾 病:
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
如淋病、生殖器疱疹、梅毒和艾滋病。
因此,不要随便与人发生性行为。
使用避孕套对防止性传播疾病有一定作用。
近10多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性自由、性解放带来的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婚外恋带来的婚外性行为、不使用避孕工具、对性知识的无知和对性健康的忽视等,都是导致病例增多的重大原因。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是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此外注意避免与性传播疾病患者在生活中密切接触,如共用浴具便器、内裤、被褥。不能输用带有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
6、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牙肿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和鲜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乙型肝炎、艾滋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蛔虫病、蛲虫病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输血传播
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
传染病
体表
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上述各种传染病中,你能说出哪几种疾病的病原体?
肺结核——结核杆菌;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
麻疹——麻疹病毒;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
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
蛔虫病——蛔虫;
疟疾——疟原虫;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
狂犬病——狂犬病毒;
沙眼——沙眼衣原体;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根据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请你说说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7、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① 控制传染源: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对甲肝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② 切断传播途径:
对空气、饮水等进行消毒。
养成洗手习惯。
对粪便、垃圾、污水等进行处理。
杀死蚊子苍蝇昆虫。
带口罩等措施。
③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等。
加强锻炼,
合理膳食;
你能说出“感染”与“传染”两者的区别吗?
感 染 传 染
过
程
表
现
疾病
感染是一种个体现象。
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传染反映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关系。前者使后者发生感染。
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
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危害较大。
感染性疾病即感染病,由各种病原体寄生引起。
传染性疾病即传染病,由传染源引起传染。
传染是一种群体现象。
流感发病率最高的季节
3、编制调查表。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
研究流感发病率和气候的关系。
调查一般是通过抽样调查进行。
① 要注意问题不宜过多,问题设计要准确明了,
使被调查对象能一目了然。
② 要注意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调查时间。
班级 学号 性别 去年是否患流感 去年患流感时间 备注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初
三
(1) 1 男
2 女
… …
(1) 要尊重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的选择。
(2) 要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 要向被调查者说明并承诺属科学研究所需。
(4) 随机确定调查对象。
5、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4、实施调查。
调查
人数 患病的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如某中学患流感的情况调查统计如下表:
根据调查资料,用百分比或其他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统计数据也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例:去年患病率= 30/100 ×100% = 30%
教学目标
传染病
特点
流行环节
预防措施
① 传染性:
② 流行性:
③ 免疫性:
① 传染源:
② 传播途径:
③ 易感人群:
① 控制传染源:
② 切断传播途径:
③ 保护易感人群:
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切断其中任何
一环节,流行
即可终止。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的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其
中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病原体 D.传播途径
A
3、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
触传播的是----------------------------------( )
A.淋病 B.乙肝 C.疟疾 D.肺结核
A
4.以下不是预防流感传染方法的是-----( )
A.常戴口罩 B.隔离流感病人
C.消灭蚊子 D.接种流感疫苗
C
5、在“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
毒餐具等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C
6.下列措施与保护易感人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B. 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地服用预防药
D. 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
D
7、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进健康
C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练习.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我学会了
1、细菌是 细胞的 生物。包括 菌、 菌、 菌。细菌的危害:有些细菌
能侵入 细胞;有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 。
2、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 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 治疗;
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 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3、病毒形态结构:个体微小,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没有细
胞结构。病毒在 细胞内迅速繁殖,使 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
的方式 和破坏其他细胞。
4、流感是流感 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流感是一种 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
人早 ,早 ,早 。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
健康人可进行 接种。
5、传染病的三个特点: 性; 性; 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 ; 。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
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 ;切断 ;保护 。
二、我理解了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 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 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 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7.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
A. 蛔虫病 B. 肺结核 C. 流行性感冒 D. 手癣
8.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细菌性痢疾——飞沫传播 B. 破伤风——接触(伤口)传播
C. 霍乱——粪—口传播 D. 淋病——水、食物、苍蝇传播
9.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 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C. 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 甲烷菌等应用于污水处理
10、当家人出现流行性感冒时,下列措施中没有作用的是---------------------------------( )
A.对病人隔离治疗 B.用醋蒸气消毒房间并注意开窗通气
C.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 D.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
1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高血压 B. 流行性感冒 C. 糖尿病 D. 呆小症
12.易感人群是指------------------------------------------------------------------------------------( )
A.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 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 接触传染病的人群 D. 正在患病的人群
13.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 ④③①② B. ②⑤①④ C. ④⑤③② D. ④①③②
14.2012年5月中旬以来,某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
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
A. 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B. 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
C. 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 D. 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
1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
度看应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16、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 )
A. 有遗传性,难医治 B.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 无特效药,对人体危害较大 D. 是一种绝症,无法医治
17.下列生物不属于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
A. 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 B. 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
C. 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 D. 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
18.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
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增强机体免疫力
19、我国规定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
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控制病原体
20.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此病的病因和具
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对此,下列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 )
① 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②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③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
传染源 ④禁止患者生育,以免生出病儿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1、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
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2)上述调查是通过 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
22、2011年德国等国家爆发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由新型大肠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对青菌素
等抗生素有很强的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醒大家不必恐慌,只要注意饮食卫生,如瓜
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就能较好地预防肠道传染病。请回答: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2)这种肠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 的特点。
(3)“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3、星期六,初三的小王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不久就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
就诊时,主诉症状如下:
①体乏无力、无食欲、发热并伴有寒战、头痛、咽喉痛、全身酸痛、关节痛;
经医生检查的结果是:②血压:16/10.5千帕;③腋窝温度39.6 ℃;④血液检查:RBC 4.3
×1012/L;WBC 4.5×109/L(其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Hb 140g/L;PLT 220×109/L。
(1)此病经诊断属于传染病,小王可能患流行性感冒,上述可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是______
(用序号表示)。
(2)此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传播。
(3)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⑥项措施控制和预防传染。其中,③属于_____________;
⑤、⑥属于________________。
①输液和服相关药物治疗; ②清淡饮食,多饮水,充足睡眠,减少活动量;
③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 ④对病人隔离治疗; 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
⑥对她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