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五节 保护大气圈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温室效应的含义、主要形成原因及对环境的
影响。2、知道什么是臭氧层空洞和可能产生的危害。3、能发现周围的空气污染源。知道我国已开始进行城市
空气质量预报。重点和难点1、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对温室效应、臭氧层空
洞和空气质量预报有所了解。课时:3课时2、探究课题----调查空气的污染。(用各种方法收集空气
被污染的证据:如样品、图片、数据、剪报等)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气圈的意识。 我们知道,月球的
昼夜温度差别很大,白
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温度可达127℃,夜晚
则降到-183℃。而地球
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上有一厚厚的大气圈。
大气圈是着地球和一切生命存在的保护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气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护伞,而只有跳出大气圈的航天员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在这张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拍的照片中,从下往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边缘、橙色的对流层、银色和蓝色相间的云彩及刚刚升起的月亮。第五节 保护大气圈通常把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大气圈。如果没有大气圈,地球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们现在地球的地表平均温度约为15℃,如果没有
大气圈,地表平均温度应约为为-18℃,相差了33℃,这要归功于大气圈,是大气圈像被子一样、制造温室效应的结果。 一、大气圈的作用 地球表面有大气圈保护,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使地表的气温不会升得太高,而大气的温室效应,又使气温不会下降太低,气温变化缓和,从而保护了人类和其他生物,为我们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气圈像被子一样、给地球
造成温室效应结果的能量来源于
哪里? 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大气圈的作用:特殊的五层楼结构的大气圈对流层:
厚约10-20千米,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红外线。这一层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
也是空气易污染之地。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平流层:
厚约30千米,气流运动相当平衡,而且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这一层的透明度较好,气流稳定,是现代超音速飞机飞行的理想场所。这一层有臭氧(O3)层,可
以吸收紫外线、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黑障区 中间层:
厚约50千米,这一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氧,这就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白白地穿过了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在这层大气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到顶部气温已下降到-83℃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电离层(又叫暖层或热层):
厚约500千米,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大气成分开始电离,形成大量的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据人造卫星观测,这一层的气温可高达1000℃以上。这一层对于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类还借助于电离层,实现短波无线电通信,使远隔重洋的人们相互沟通信息。 散逸层,又叫外层:
离地约600千米,这层的温度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 温室效应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二、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主体气体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温室气体有许多种,但二氧化碳却是其中的主要角色。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对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却吸收强烈。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 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暖湿润,生机盎然。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在地球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大气
中二氧化碳的量是在变化着的。在过
去的10万年中,由于植物的消耗和海
洋的溶解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
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范围内。
但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
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工燃
料,在此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的二氧化
碳,每年全世界大约排放出200亿吨
二氧化碳。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比目前增加1倍。
到那时,地球表面温度将平均升高2.5℃。
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使全球气候变“过暧”。这会给全球带来严重的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与气候异常臭氧层空洞课件53张PPT。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第6节一、自然界的氧循环读图请快速回答以下两幅图各是什么物质在地球上的循环?——水循环 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氧气0.8kg,地球上的人有60多亿,每天要消耗多少氧气,产生多少二氧化碳?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 【想一想】【讨论】 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实验取A、B两个密闭的钟罩,在A、B钟罩中
分别放入植物和蜡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
阳光充足的地方。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时间为_______________;而 B钟罩蜡烛熄灭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从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_。快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 大气中的氧气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物质燃烧 现在你知道鱼缸里养水草所起的作用了吗? 读图,说说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经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主要途经是什么? 【读图讨论】【结论】消耗氧气的途径: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2.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后被氧气氧化变成水和二氧化碳。3.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小组交流】 (1)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2)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3)把一定量的水、一条小鱼、水草密封在一透明玻璃球内制成“生态球”, 球内的小鱼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生 态球能美化居室,请说说制作生态球的原理。生态球大自然的氧循环生物呼吸可燃物燃烧植物
光合作用物质
缓慢氧化O2CO2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O2CO2二、保护臭氧层臭氧: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为氧原子,氧原子再跟氧分子结合而形成臭氧,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它是一种蓝色的、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O2 2O O+O2 O3紫外线臭氧层具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臭氧层的作用太阳光中的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
而臭氧层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讨论】 根据你所了解的信息,说说臭氧层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人类目前正采取的措施。
防止臭氧层被破坏的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小资料氯氟烃是一类由人工制造出来的有机化合物。从冰箱、空调器、汽车到计算机、灭火器等都要用到氯氟烃。
“氟里昂”(CF2Cl2)就是一种氯氟烃。思考: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塑料大棚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产量增加?【思考】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
【讨论】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三、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碳在自然界中是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问题:在自然界中,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可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可以循环吗?观察右图说出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那些?燃烧
光 产生 产生
CO2 作用 物 作用 CO2
光
CO2 作用 物 吸收 体内氧化 CO2
光
CO2 作用 物 吸收 尸体 微生物分解作用 CO2
光
CO2 作用 物 吸收 尸体 地下漫长反应 煤、石油、天然气
光合有机植物呼吸光合有机动物光合有机动植物动植物光合有机动植物动植物碳的循环 绿色植物微生物石油、煤等各级动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体摄食呼吸遗体呼吸燃烧思考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
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
的主要渠道是什么?产生的途径:
1、燃烧大量的煤和石油等含碳的化合物;
2、大量的砍伐森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循环平衡破坏;
3、生物的呼吸。消耗的主要渠道:1、植物的光合作用;
2、二是海洋中水的吸收;
3、矿物中石灰岩的吸收。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影响?1、煤中和石油中的S燃烧产生SO2 造成大气的污染(酸雨)2、煤中和石油中的C燃烧产生CO2 引发温室效应四、温室效应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取两只烧杯,各装1/2清水,在一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上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光下晒一小时左右,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
的杯内的水温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实 验:有玻璃片反射热很少能穿透玻璃太阳光透过温
室的玻璃后,
会使室内体地
面的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温室原理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下图是某科研所经多年的连续观察和
对所收集的历史材料的统计分析,绘制二
氧化碳含量及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
的作用,对地球起保温作用,从而产生
温室效应。讨论: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
以采取那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
应的加剧?1、荒漠将扩大,土地侵蚀加重,森林退向极
地,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
2、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旱;
3、热带也将变得更湿,干热的副热带变的更
干旱,迫使原来的水利工程重新调整;
4、沿海将受到严重威胁(华北平原、长江三
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练
习与
活 动 1、森林的大量砍伐,会对自然
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产生什么影响? 2、为什么动物和植物同处在一个空间里,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均能维持较长的时间?3、图中显示了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
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哪些过程消耗了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
(2)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体
中的碳元素?
(3)哪些过程可以使绿色
植物转化为二氧化碳?
(4)动物在哪一个过
程中 放出二氧化碳? 练
习与
活 动如图显示了自然界中和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过程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中的碳元素?3、哪些过程可使绿色植物转化成二氧化碳?4、动物在哪一生理过程中释放出了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摄取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时,吸收了碳元素。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枯枝败叶腐败呼吸作用 议一议二氧化碳增加的途径?
温室效应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1、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C练一练:2、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作用BC4、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B5、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请你设计一个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
实验仪器:相同两只塑料瓶、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实验药品:红墨水、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要求: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将两只塑料瓶中分别标上记号:甲、乙,在甲、乙中分别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塞上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在水平位置各放入一滴红墨水,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下(如同一地点的太阳下或灯光下照射),观察玻璃导管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如果发现乙瓶中红墨水向外移动得快,则可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