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⑴杂然相许 (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 )
⑷帝感其诚 (感: )
⑸而山不加增 (加: )
⑹聚室而谋曰 (聚室: )
2. 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
(2)甚矣,汝之不惠( )
(3)河曲智臾亡以应( )
(4)一厝朔东( )
3. 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毁山之一毛( )
4.文学常识填空。
《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
5. 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 陈述句 倒装句 被动句
B.反问句 倒装句 被动句 陈述句
C.疑问句 陈述句 被动句 判断句
D.疑问句 倒装句 判断句 陈述句
二、阅读理解题。
(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1教育网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www.21-cn-jy.com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2·1·c·n·j·y
1.文段选自下面哪本书( )
A.《列子》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伊索寓言》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B.年且九十(将要)
C.方七百里(药方,偏方)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寡妇)
3.对“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夏容易产生枝节,才开始反应啊。
B.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C.冬夏换季,才开始反悔做的事情。
D.冬天和夏天每当到过节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4.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①、愚公之所以产生移山的想法,是因为“惩山北之塞, 。”
②、愚公移山的宏伟目标是“指通豫南, 。”
5.根据课文内容对对联。
上联:有志移山易
下联:
(二)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乙】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始:开始)
C.观者如堵(堵:墙) 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 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⑴赞同 ⑵用箕畚装运 ⑶将近
⑷被感动 ⑸更 ⑹把全家人聚在一起
解析:本题是解释文言实词,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运。感,被感动。聚室,室是家,聚室意思是把全家人聚在一起。21cnjy.com
2. (1)“反”同“返”,往返。 (2)“惠”同“慧”,聪明。
(3)“亡”同“无”,没有。 (4)“厝”同“措”放置。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通假字的辨析,我们依靠积累找出通假字,然后结合 语句理解通假字的意思。
然后结合语句分析它们的用法。“其”有代词、加强语气的作用。“之”有代词、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列子.汤问》 寓言 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5. 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式的辨析,我们结合句子的意思和标点符号进行分析。(1)句子末尾有问号,结合句子意思看出是反问句。(2)句子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所以语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所以是倒装句。(3)句子意思是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所以是被动句。(4)句子意思是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要九十岁了。可以看出是陈述句。
二、阅读理解题。
(一)
1.A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只要在学习课文时用心记忆,就会知道《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所以选A。21·cn·jy·com
2.C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意思的理解,我们结合语句理解词语意思。C项中“方”的意思应为“方圆”,所以选C。21·世纪*教育网
5.无钱娶妻难(或“无心读书难”)
解析:本题考查撰写对联,我们结合上联的形式写出下联,注意对联的词性相对,内容相关或者相反。
(二)1.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塔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舍义。另外,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闲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闲等,尽m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此题 闲反排除法,A.叩:敲打磕;3.且:将近况且;C.之:代词;D.许:赞成,赞同,同意左右。故选:C。www-2-1-cnjy-com
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B.始:才。2-1-c-n-j-y
3. 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C中甲文段没有运用对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教学设计
课题 愚公移山 单元 第6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3、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4、学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难点 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极大的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是知难而退,是犹豫不决,还是迎难而上?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这节课我们跟随战国时期的列子,学习传颂千年的愚公精神。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思考如何对待学习中的困难题。 由如何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3、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4、学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二、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2、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 汤问》。《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3、掌握字音rèn jì hè jī běn shuāng chèn万仞 冀州 荷担 箕畚 孀妻 始龀sǒu kuì cuò yōng lǒng chéng智叟 穷匮 一厝 雍南 陇断 惩山北4、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三、反复诵读课文同学们,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我们一起来感受吧!1、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人物对话的语气,初步感受人物的心理。播放课文录音。即可。如: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四、自主疏通文意同学们,这篇寓言故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有不能解决的词语和语句,做好标记,我们一起进行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教师巡视指导。1、集体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点拨。2、同学们,文中的实词的意思都理解了吗?我们进行小组PK赛吧!看哪个小组的回答最准确。(1)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且:将近。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 尽、全。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指,直。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杂然,纷纷地。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如……何:把……怎么样。且焉置土石: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焉:哪里。诸:相当于“之于”。荷:肩负、扛。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箕畚: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叟:老人。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毛:指草木。长息:长叹。彻:通达,这里指改变。虽:即使。穷匮:穷尽。苦:愁苦。这里指担心。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十下去。已,停止。厝:放置、安放。陇断:山冈阻隔。陇,高地。断,隔绝。(2)辨析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3)辨析古今异义年且九十(古义:副词,将近。今义:连词,表意思上的递进关系。)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古义:扛。今义:莲花。)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惧其不已也(古义:停止。今义:已经。)同学们,通过刚才的PK赛,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思,你能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吗?现在给大家展示你的翻译家风采吧!3、尝试翻译一遍文章,有困难的地方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解决。4、疏通文意大赛,看谁翻译的准确、流畅。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原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译文: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原文: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译文: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 ”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原文: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原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原文: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译文: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头脑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无话可答。原文: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根据回答问题情况,评选出优胜小组。五、探究深刻寓意同学们,这则寓言近现代以来被广泛引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那么,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呢?让我们反复朗读文章,思考下面的问题,探究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先写“太行、王屋二山”?点拨:文章一开头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高大,越显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点拨: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填写下面的表格:点拨:人物相关语句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妻子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 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 往助之。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 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 厝朔东,一厝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4、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表现了智叟和愚公怎样的心理活动?(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点拨:智叟心里想:“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点拨:愚公心里想:“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 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5、请你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个片段, 不少于200字。看谁想象的生动形象?(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2)愚公与智叟辩论点拨:发挥想象和联想,描述的合情合理即可。写“移山”的场面,可以将对动作、表情、语言、氛围等的描写结合起来。写二人辩论,要根据文中原有的对话,展开想象,并适当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如:有个智叟,听说愚公要移山,便跑来阻止,说:“你怎么这么傻呀!人这么老了,又没了什么力气,就连山上的一棵草也拔不动,还想对付那些山石?”愚公擦了擦额上豆大的汗,笑了笑:“大山不移,乡亲们出入不便哪。”说完,又埋头铲土。智叟斜眼将愚公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满身泥土,汗水湿遍全身,衣服被石块磨得破烂不堪,不由冷笑道:“真是自不量力,大山如此之高,凭你一老头,行吗?不如在家安享晚年。”愚公听到智叟这般说,停下手中工作,叹了口气,正色道:“你真是顽固不化,连寡妇孩子都不如。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连续不断,是无穷无尽的,而山则不会增加一丝一毫,哪有铲不平之理呢?”一番话说得智叟哑口无言,狼狈离开。6、分别概括愚公和智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点拨:愚公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大自然,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是一个大智若愚的老人。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知难而退,自以为是、好为人师,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7、反复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点拨: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大和小,多和少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件,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人民比作天帝,并指出:“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包含着两个要点:一是说明敌人的力量暂时还很强大,人民革命事业十分艰巨,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不可掉以轻心;二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要党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这是“古为今用”的范例。六、体会写作特色同学们,这篇寓言故事不仅有深刻的寓意,而且在写法上很有特色。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体会这篇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小组合作探究以后,派代表向全班展示,然后教师点拨梳理:1、运用对比的手法。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一个有目光长远,坚定信念,不怕困难,一个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知难而退,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一个“跳往助之”,一个“笑而止之”,形成鲜明对比。2、运用衬托手法。例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七、获得生活启示小组讨论: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个人还需要愚公精神吗?点拨: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个人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在国家、社会发展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发扬愚公精神努力克服。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着陆?哪里会有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根本转变?哪里会有我国第二艘航母和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在个人学习、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克服困难,以取得不断的进步和成功。 齐读学习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作者和文体常识,其他学生记录。读一读字音。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尽量合作解决。听录音,注意字音和人物对话的语气,初步感受人物的心理。反复诵读课文。围绕内容谈自己的感受。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提出疑难点,集体解决。进行PK赛,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的通假字。辨析古今异义。尝试翻译文章,找出疑难点。进行疏通文意大赛。学生发现翻译错误,及时评价修正。根据活动记录评选出优胜小组有感情朗读文章,结合内容回答问题。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填写下面的表格。发挥想象描述智叟和愚公的心理活动。选择一个片段,发挥想象描述场景。概括愚公和智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小组内合作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反复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课前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识记。掌握重点字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听录音初步感受人物的心理。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指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感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掌握文中的通假字。让学生掌握文言常用词的义项,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结合词语意思翻译文章的能力。理解文章的意思。在交流中提高疏通文意能力。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相互交流,加深认识。体会这篇文章写法上的特色,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价值,引导学生获得生活启示。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1)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4)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点拨:(1)将要;况且。(2)制止;仅,只。(3)愁苦,这里指担心;痛苦,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4)诚心;真正,确实。 3、理解下列加点虚词的不同意思。(1)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2)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在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3)面山而居(表示修饰)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4、面对家门前的高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翁居然决心与全家人“毕力平险”,对此,你怎么看?点拨:因为寓言或神话不等于历史,所以对于有些寓言或神话类的题目我们不必过于去求真,而是要抓住它们的精神实质。这则寓言,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也说明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这一点是我们要学习的。 学生进行抢答赛。 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加深记忆。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列子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感受到愚公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大自然,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的高贵品质。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希望我们学习愚公精神,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相信不久就会获得成功。 认真思考,总结课堂笔记。 梳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板书 愚公移山不怕困难愚公 目标明确 大智若愚坚持不懈眼光长远知难而退智叟 目光短浅 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记录在笔记本上。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点,有利于掌握课文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5张PPT)
愚公移山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极大的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
是知难而退,是犹豫不决,还是迎难而上?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跟随战国时期的列子,学习传颂千年的愚公精神。
出示学习目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把握人物的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学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
2
3
4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简介作者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展示自学成果
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 汤问》。《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展示自学成果
文体简介
展示自学成果
万仞 冀州 荷担 箕畚 孀妻 始龀
jì
hè
rèn
jī běn
掌握字音
智叟 穷匮 一厝 雍南 陇断 惩山北
chèn
sǒu
shuāng
kuì
yōng
lǒng
cuò
chéng
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人物对话的语气,初步感受人物的心理。
反复诵读课文
1
同学们,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同学们,我们也来有感情诵读这篇文章,感受列子的智慧吧!可以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读出感情。
2
反复诵读课文
说一说你初步诵读课文以后有什么感受?
3
反复诵读课文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同学们,这篇寓言故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有不能解决的词语和语句,做好标记,我们一起进行讨论。
自主疏通文意
你有什么疑难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吧!
自主疏通文意
同学们,文中的实词的意思都理解了吗?我们进行小组PK赛吧!看哪个小组的回答最准确。
自主疏通文意
理解重点字语的意。
1
方:
且:
惩:
塞:
迂:
聚室而谋:
苦于。
阻塞。
将近。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曲折,绕远。
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自主疏通文意
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汉阴:
杂然相许:
曾:
如……何:
且焉置土石:
焉:
诸:
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纷纷表示赞同。杂然,纷纷地。
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 尽、全。
一直通向豫州南部。指,直。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把……怎么样。
哪里。
相当于“之于”。
自主疏通文意
荷:
叩石垦壤:
箕畚:
遗男: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叟:
甚矣,汝之不惠:
毛:
长息: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老人。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肩负、扛。
凿石头,挖泥土。
你也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
指草木。
长叹。
自主疏通文意
彻:
虽:
穷匮:
苦:
惧其不已:
厝:
陇断:
即使。
穷尽。
害怕他不停地十下去。已,停止。
愁苦。这里指担心。
通达,这里指改变。
放置、安放。
山冈阻隔。陇,高地。断,隔绝。
辨析通假字
2
自主疏通文意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反:同“返”,往返
惠:同“慧”,聪明
亡:同“无”,没有
厝:同“措”,放置
陇:同“垄”,高地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辨析古今异义
3
自主疏通文意
年且九十
指通豫南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惧其不已也
古义:副词,将近。今义:连词,表意思上的递进关系。
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古义:扛。今义:莲花。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自主疏通文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PK赛,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思,你能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吗?现在给大家展示你的翻译家风采吧!
尝试翻译一遍文章,有困难的地方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解决。
疏通文意大赛,看谁翻译的准确、流畅。
4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原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译文: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译文: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 ”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头脑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无话可答。
自主疏通文意
原文: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自主疏通文意
恭喜优胜小组!
自主疏通文意
同学们,这则寓言近现代以来被广泛引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那么,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呢?让我们反复朗读文章,思考下面的问题,探究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
探究深刻寓意
文章一开头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高大,越显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1
探究深刻寓意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
探究深刻寓意
探究深刻寓意
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填写下面的表格:
3
探究深刻寓意
人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大部分家人
愚公妻子
邻人之孀妻弱子
智叟
操蛇之神
天帝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
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 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 往助之。
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 帝。
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 厝朔东,一厝雍南。
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
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表现了智叟和愚公怎样的心理活动?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心里想:“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
4
探究深刻寓意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心里想:“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 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
探究深刻寓意
请你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个片段, 不少于200字。看谁想象的生动形象?
5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
(2)愚公与智叟辩论
探究深刻寓意
如:有个智叟,听说愚公要移山,便跑来阻止,说:“你怎么这么傻呀!人这么老了,又没了什么力气,就连山上的一棵草也拔不动,还想对付那些山石?”愚公擦了擦额上豆大的汗,笑了笑:“大山不移,乡亲们出入不便哪。”说完,又埋头铲土。智叟斜眼将愚公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满身泥土,汗水湿遍全身,衣服被石块磨得破烂不堪,不由冷笑道:“真是自不量力,大山如此之高,凭你一老头,行吗?不如在家安享晚年。”愚公听到智叟这般说,停下手中工作,叹了口气,正色道:“你真是顽固不化,连寡妇孩子都不如。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连续不断,是无穷无尽的,而山则不会增加一丝一毫,哪有铲不平之理呢?”一番话说得智叟哑口无言,狼狈离开。
探究深刻寓意
分别概括愚公和智叟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6
愚公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大自然,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是一个大智若愚的老人。
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知难而退,自以为是、好为人师,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
探究深刻寓意
反复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6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大和小,多和少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件,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探究深刻寓意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人民比作天帝,并指出:“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包含着两个要点:一是说明敌人的力量暂时还很强大,人民革命事业十分艰巨,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不可掉以轻心;二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要党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这是“古为今用”的范例。
探究深刻寓意
同学们,这篇寓言故事不仅有深刻的寓意,而且在写法上很有特色。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体会这篇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体会写作特色
代表向全班展示
1、运用对比的手法。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一个有目光长远,坚定信念,不怕困难,一个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知难而退,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一个“跳往助之”,一个“笑而止之”,形成鲜明对比。
体会写作特色
2、运用衬托手法。例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体会写作特色
小组讨论: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个人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获得生活启示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个人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在国家、社会发展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发扬愚公精神努力克服。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着陆?哪里会有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根本转变?哪里会有我国第二艘航母和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在个人学习、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克服困难,以取得不断的进步和成功。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惩 山 北 之 塞
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遂 率 子 孙 荷 担 者 三 夫
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命 夸 娥 氏 二 子 负 二 山
/
/
/
/
/
/
/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加蓝实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3)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4)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将要;况且。
制止;仅,只。
愁苦,这里指担心;
痛苦,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
诚心;
真正,确实。
课堂练习
3、理解下列加蓝虚词的不同意思。
(1)以君之力
虽我之死
告之于帝
(2)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3)面山而居
何苦而不平
而山不加增
的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这件事
疑问代词,在哪里
加强语气
表示修饰
表示承接
表示转折
课堂练习
4、面对家门前的高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翁居然决心与全家人“毕力平险”,对此,你怎么看?
因为寓言或神话不等于历史,所以对于有些寓言或神话类的题目我们不必过于去求真,而是要抓住它们的精神实质。
这则寓言,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也说明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这一点是我们要学习的。
布置作业
《列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 “造父学御“ “鲍氏之子“ “九方皋相马”等。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列子》寓言故事会。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列子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感受到愚公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大自然,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的高贵品质。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希望我们学习愚公精神,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相信不久就会获得成功。
愚公移山
愚公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不怕困难
眼光长远
目标明确
坚持不懈
智叟
大智若愚
知难而退
目光短浅
自以为是
自作聪明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QQ在线咨询:51286273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