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14 15:49:13

文档简介

课时课题:第二节消化与吸收 3课时
课型:新授课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复习三大类营养物质的组成及功能
【课内探究】
一、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
2.明确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及在身体的位置。
3.明确食物消化的类型
4.提高科学探究和分析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
(2)消化道:由口腔、 、食道、 、小肠、 肛门组成,其中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其中最膨大的是 ,最长的是 。
(3)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 等。唾液腺分泌 ,含消化淀粉的 ;胰腺分泌 ; 分泌胆汁。
小消化腺:如胃腺和肠腺,胃腺分泌 ,里面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 ;肠腺分泌 ,内有的消化酶有 。
(4)填写消化系统图中的结构名称
(二)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 里被分解成 的过程。
物理消化:如通过 和 ,食物被磨碎,并与
充分混合的过程。
化学消化: 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三、归纳小结
通过看图学生了解了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在身体的位置,并能对照身体指出他们的位置。
四、达标检测
1. 下列物质中,全都能被消化道吸收的一组是 (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
C.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 D.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
2. 既没有消化功能又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
A.胃 B.口腔 C.食道 D.小肠
3. 下列哪个部位疼痛可能是阑尾炎 ( )
A.胸膛左下部 B.腹腔右下部 C.腹腔左下部 D.胸腔右下部
4.识图分析题
右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不慎吞下一粒西瓜籽,它经过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
(2)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的是[ ] ,它还具有的功能是 。
课后延伸
1.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2.消化腺的功能
板书设计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就是食物经过的路线分别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两种开口与消化道外的叫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腺;开口于消化道内壁的是胃腺、肠腺。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并知道了消化腺的功能,上课听讲认真,通过角色扮演记住了,消化道各个器官和消化腺的功能,教学效果明显。
课时课题:第二节消化与吸收 3课时
课型:新授课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2)
学习目标:
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教学重点:
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归纳法、实验法、观察法
实验材料:
试管、烧杯、温度计、量筒、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面粉、碘液等
实验安全提示:
小心使用温度计等玻璃器皿,小心使用酒精灯。
教学过程:
复习: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生个别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引入新课
新课
一、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过程
学生自学、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消化过程
口腔——把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胃——把蛋白质初步消化
小肠——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实验验证:
学生两人一组,细细咀嚼小块馒头,体验咀嚼过程中味觉的变化。
现象是: 有甜味
结论是:淀粉在口腔内部分被分解成麦芽糖
2、安全提示:小心使用酒精灯和玻璃仪器
3、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一毫升的淀粉液,再分别滴入几滴碘液,然后向A中加入一毫升水,向B中加入一毫升唾液,观察现象
现象:A中蓝色不消失,B中蓝色消失
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蓝色消失。
(2)、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叫做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分解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
(3)、消化的原因
消化酶的作用结果
当堂练习:助学P12当堂达标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二)
一、食物的消化
1、消化过程
2、消化的方式
3、消化的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知道了消化分为两种,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了解了二者的区别,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在那些消化液的参与下被消化的,针对以上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故掌握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