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14 17:03:38

文档简介

课时课题: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课时
课型:新授课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第2课时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重点讲述脊髓的功能,认识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又通过缩手反射使学生认识脊髓同时也具有反导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材料分析,实验观察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脊髓是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脑相联系。最后要让学生明确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
教学目标:
1 理解脊髓的位置和结构
2 理解脊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
教学重点
脊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脊髓的传导功能
教学方法:
讲述与观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脊髓结构的课件。
2、脊髓和椎骨部分模型(展示脊髓与脊神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配合完成“针刺——缩手”反射实验后,请被试同学谈谈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还是感到“刺痛”后才缩手的。
2.课件展示有关图片资料,介绍截瘫的表现。
提出问题:对以上实例应怎样解释?
学生回答:应与脊髓的功能有关系。(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大家熟悉的公众人物桑兰在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规定动作中,她从跳马上跌落,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激发学生想探讨脊髓的功能。
二.讲授新课
(一)脊髓的结构
我们先来学习脊髓的结构的知识(课件展示),这是脊髓的一段,大家看到的是它的横切面,中央呈蝴蝶形的部分,是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的,色泽灰暗。
提问:这灰暗的部分应该叫什么?
回答:灰质。
提问:在灰质的周围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色泽亮白,它应该叫什么?
回答:白质。
讲述:可见脊髓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中央的灰质和灰质周围的白质。在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可以联系脊髓的各个部分,也可以联系脊髓和脑。这些起联系作用的神经纤维有的能向上传导兴奋,有的能向下传导兴奋(板书)。
脊髓结构
位 置
组成
功能
灰质
脊髓中央(蝶形)
神经元细胞体
内有神经中枢
反射
白质
外周
神经纤维
传导
设计意图:列表加以比较,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灰质和白质的结构、位置、组成和功能。
讲述:脊髓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二)脊髓的主要功能
通过请学生配合完成“针刺——缩手”反射实验后,请被试同学谈谈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还是感到“刺痛”后才缩手的。小组认真讨论“为什么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学生观察、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试验并交流试验后的感受,说出为什么先缩手后感到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
通过实验发现,表明,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
在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板书)。反射功能
脊髓是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就是一个例证。小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成人排尿的情况。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便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即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此时,神经冲动也会经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我们就会产生尿意。如果环境条件允许,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向下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经传出神经传到膀胱的效应器,引起排尿反射。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大脑就会暂时抑制脊髓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上述排尿与不排尿的情况说明了脊髓还有什么功能?
回答: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讲述:对。脊髓通过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可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所以说脊髓还有传导功能(板书)。传导功能
提问:刚才的分析还能说明脊髓和脑有什么关系呢?(回答:略)
讲述:脊髓的传导功能可以把脑的神经冲动通过脊神经传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使脑和躯体、内脏之间建立起神经联系。
提问: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看脊髓有什么主要的功能。
怎么样说明脊髓有这两项主要功能呢?
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经常尿床,即遗尿。应该怎么样解释呢?(回答:略。)
讲述:这主要是婴儿的大脑功能还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所以排尿反射能够随时出现,绝不是脊髓的传导功能不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深化认识,引导学生总结脊髓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课堂巩固练习:
1.在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是( )
A.白质 B.神经中枢 C.灰质 D.神经纤维
2.如果意识丧失,患者会出现婴儿式的随意排尿反射,这一现象说明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脊髓 C.膀胱壁 D.肾脏
3.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
C.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冲动上传到大脑
讲述脊髓结构,关于灰质和白质的知识,着重指出脊髓中灰质和白质的分布情况,这样既可以了解脊髓的结构特点,又可以为后面学习脑的结构时与脊髓作比较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位置:脊柱的 内。
位置
一、脊髓 灰质 组成
结构 功能
白质 位置
组成
功能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充分利用课件及学生亲身体验,在讲脊髓的传导功能时,联系前面学过的白质的知识,并把排尿反射受大脑控制的实例分析清楚。排尿反射的实例学生都有亲身体验,他们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通过对脊髓主要功能的讲解,最后要让学生明确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不足之处是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手头材料自己分析,得出原因,进而获取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这样得到的知识才掌握的比较牢固,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探索的综合思维能力。

课时课题: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课时
课型:新授课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一)脊髓
1.位置:位于脊柱的 内,上端和 相连。
2.结构 : (1)灰质: 集中的地方,呈蝴蝶形。
(2)白质:由 组成,在灰质的周围。
3.功能 :(1)反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 ,可以 人体的一些 的生理活动,受 控制。
(2)传导: 是脑与 、 之间的联系通道。
(四) 脑
1.位置:位于 内。
2.组成:(1)大脑
①灰质:即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 中枢。
②白质:能将两大脑 以及 、 、 巧妙地联系起来。
(2)小脑:①位置:脑干 ,大脑的 。
②功能:协调 、维持 。
(3)脑干: ①位置:大脑 ,是连接 、 和 的桥梁。
②功能:调节人体 的中枢。
当堂达标
1.人体的最高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灰质 B小脑 C脊髓 D脊神经
2.脊髓的功能是
A感觉和反射 B感觉和传导 C反射和传导 D反射和运动
3.小明用电脑打字时,可以在键盘上进行盲打,这个过程必需通过的神经中枢是
A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4.“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唯一没有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5.某患者遇车祸,头部严重创伤而造成失语,但能听见别人的说话声,该患者受伤的中枢是
A运动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感觉中枢
6.某人左侧肢体麻木,若大脑皮层受伤可能是
A左侧躯体感觉中枢 B左侧躯体运动中枢
C右侧躯体感觉中枢 D右侧躯体运动中枢
7.如图是脊髓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个部分名称:A B C 。
(2)脊髓A位于脊髓的 ,其横截面呈 形,
其中含有许多 的神经中枢 。
(3)脊髓B具有 功能;向上传递冲动到 ,
又可从 向脊髓传递冲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脊髓功能:反射、传导
脑:大脑:调节全身各器官。
小脑:协调运动。
脑干:生命活动中枢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展示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让学生充分理解脊髓的反射和传导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总结脊髓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材料分析,角色扮演、阅读讨论,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