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第3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第3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3 18:1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学生:“老师,昨晚我见一盲人打着灯笼走路。他明明看不见,打灯笼有何用? ”
老师:“如果他是怕别人看不清路,这是儒家;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如果他认为黑夜给你出门就必须打灯笼,这是法家;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顺其自然,这是道家;如果他借此开示众生,这是佛家;如果他明明看得见却装瞎,这是中国的政治家;如果他是真瞎,却打着灯笼给人引路,这肯定是他妈中国的专家!”单元提示体裁题材:
?文艺评论—又称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
学习要求:?把握观点
?学会评析
咬体裁嚼题材《咬文嚼字》随笔乎?文艺评论乎??写作内容: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议论性随笔之写作要领?写作形式:又称杂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文字可长可短。?写作手法: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理趣”是它的突出特色。④写作重点:须表达出写作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随笔,鲁迅翻译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时说:“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茶,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随笔。” 随笔是一种“形式自由活泼,任心闲谈,并以言志为主,表达个人对社会人生见解的富于趣味的议论性文字”。概
念总体把握探究一:本文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运用文字应有一个谨严的精神—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能让文字和精神“若合一契”,达到艺术的完美。探究二:本文本文是一篇随笔,为了使语言和思想的“若合一契”,达到艺术的完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 推 敲  
文字←—————→思想感情 主旨句: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理趣盎然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 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 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永远是满意的, 工作没有不提前的,节日没有不祥和的,慰问没有不亲切的,谴责没有不严厉的, 完成没有不超额的,思想没有不统一的,对抗总是没出路的,后果总是你来负的。 “新闻联播” ——中国官话套话联播 信息筛选探究四:现代汉语的“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作者如何评价“咬文嚼字”?找出原文评价句子并重新给“咬文嚼字”下定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最后一段) 咬文嚼字就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对文字的思想感情作推敲和调整,使思想感情与语言变得精练和吻合的一种行为。作品结构探究五:观点是处于一定立场,分析事物利弊和适用性的表达。本文是论说性随笔,论述观点很重要。“咬文嚼字”是作者的观点,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如何阐述观点的?郭老改字引咬文嚼字(正)李广射虎(正)贾岛吟诗阅 读要苏轼写诗(正)套板反应(反)写 作要结达到艺术美写作特点?日常生活中的内容?旁征博引,充满理趣?漫谈形式,意图明确④结构严谨,形散神不散请您单击?写作内容: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议论性随笔之写作要领?写作形式:又称杂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文字可长可短。?写作手法: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理趣”是它的突出特色。④写作重点:须表达出写作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康熙时诗人、经学家毛西河有言:“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毛西河的意思是:春江水暖,难道一定是鸭子先知,鹅就不会先知吗?
对此你有何感想?形成500字左右的随笔。@作业布置惠崇春江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