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课时
课题:第一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
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列举人对生物圈依赖的实例,明确生物圈的价值。
2、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重点)
二、学习过程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目标1)
1、活动:将你常见的生活用品填写在下列表格中,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些生活用品的来源,交流表格内所填内容:www.21-cn-jy.com
名称
来自哪里
与生物圈关系是否密切
通过分析,你可以得出,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生物圈,为了维持个体的_____和____的延续,人类以各种方式从生物圈中获取____和____。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______和良好的_______,它是人类__ __和_ ___的基本保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生物圈的价值:观察图3.7-1,概述生物圈的价值
____价值、____价值、____价值、____价值、____价值。
(二)人类对生物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目标2)
1、资源:根据是否能够再生可分为_____资源(如水、风、太阳能、森林、土地、鱼等)和_____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核能等)。_____资源,自然界的供给量是有限的,它们最终会枯竭;_____资源,在受到严重破坏后,也不能再生。21教育网
2、人对资源利用的实例:观察图3.7-2森林的完全砍伐和选择性砍伐,分析:
(1)完全砍伐和选择性砍伐各有哪些利弊?哪种砍伐方式会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定期获取一定数量的木材?21·cn·jy·com
(2)有人说:“生物圈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麽?
3、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目标3):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___________,又不对___________构成危害的发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___ _的可持续发展和__ __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资源:____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___________,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____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致______________,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1·c·n·j·y
四、基础达标
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
A、物质丰富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人口数量增多 D、生物圈
2、下列选项中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的是我国的( )
A荒山绿化工程 B、“三北”防护林 C、长江沿岸绿化 D、黄土高原绿化
3、下列哪一项是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
A、禁止一切砍伐 B、任意砍伐 C、有计划地合理砍伐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4、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要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严格控制草地载畜量 B、发展季节畜牧业 C、过度放牧 D、实行划区轮牧
5、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A、能源 B、木材 C、资源 D、原料
五、能力提升与拓展
1、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在江河湖海和森林中大量捕杀动物
B、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C、自然灾害,如大旱、水涝、台风、地震等
D、各类生物极强的繁殖能力受到有限的生存条件的制约
2、我国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垃圾污染 B、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林木纯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自然资源有些不可能再生,应合理开发利用
C、自然资源有些可再生,也应合理开发利用
D、森林资源可采取砍伐量小于再植量
六、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已经严重破坏了生物圈,也威胁人类自己的生存,明确了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