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五节 生物的进化 第一课时知识回顾生命的起源1、46亿年的原始的地球的特点: 炽热的,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不存在生命……(1)、场所:(2)、物质:(3)、能量: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甲烷(CH4)、氨(NH3)、水(H2O)、氢气(H2)、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等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2、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反应物条件产物原始大气甲烷(CH4)
氨(NH3)
水(H2O)
氢(H2)
硫化氢(H2S)
氰化氢(HCN)宇宙射线
紫外线
闪电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生命的起源无机小分子物质生 成形 成 组 成演 变场所:原始大气场所:原始海洋场所:原始海洋特点:特点: 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质交换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场所:原始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是谁设计了生物想一想: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生物是进化而来。 生物由神创造出来。 物种是逐渐演变产生,不断变化的。 物种是一次性出现,不会改变的。 物种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物种之间无亲缘关系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古生物学上的主要证据是化石,化石是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之一。云南的昌门龙体长11米,高4米多,从来没有人见过恐龙,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动植物的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
体、遗物和遗迹,是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不
成文记录。2、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的形成)将化石保存在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化石的分类:遗体化石:遗迹化石:遗物化石:活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
化而形成的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形成的碳痕
及足迹等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
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如水杉、银杏、大熊猫等回主页 化石就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被泥土或沙子掩埋之后,水中的无机盐沉淀在动植物的骨中形成的化石是生物进化最有力的证据2、胚胎学上的证据——胚胎比较图中的胚胎有何特点? 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尾、肢芽;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鱼 蝾螈 龟 鸡 猪 牛 兔 人图中各动物的器官有何异同? 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它们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是相似的。(同源器官)
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4、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马的进化历程:四趾
三趾
一趾
(硬趾)小
中
大上凸
平
下凹跳跃
能奔跑
能快速
奔跑草丛、
灌木
草原
草原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马的进化历程:1、始祖马→三趾马→近代马2、马的进化历程说明:(1)证实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
进化而来的。(2)证实生物进化是渐变性。(3)生物进化与自然环境改变之间的密切
关系,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促进生物的进
化。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太古代46亿年--24亿年----5.7亿年----250万年--生命开始藻菌植物出现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藻类植物繁盛 原始陆地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裸子植物出现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 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 鱼类繁盛、 昆虫类繁盛 爬行类出现 、两栖类繁盛裸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出现被子植物繁盛类人猿出现
哺乳类繁盛
人类繁盛硬骨鱼类出现、爬行类繁盛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出现 通过地质年代表,你可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否有一定规律,这规律又是怎么样的呢?思考: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从以上规律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想一想:1、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2、生物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生物进化的历程2.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软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思考: 有时在高山上会出现海洋贝壳化石,
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地壳的运动和变迁的结果。水生陆生简单复杂生存下来消亡腔棘鱼 在1938年,接近圣诞佳节的某一天,在非洲南部的科摩罗群岛附近捕到一条可以当“活化石”的鱼,而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此鱼被推测是在约3.5亿年前出现,6500万年前即已绝灭的总鳍类(有穗边鳍的同类)中的一种腔棘鱼。总鳍鱼类不但能呼吸空气,而且能使用鳍来当作脚走路,这是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重要证据。 腔棘鱼 专家认为,腔棘鱼是错过了它的祖先向两栖动物进化的机会而遁人海底的那部分鱼的子孙。据研究分析,腔棘鱼起初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后来随着地理、气候等环境变化,一部分爬上陆地,向两栖类动物进化;另一部分则移往海中,在深海的底部安家。腔棘鱼 由于深海水温几乎不变,水流也很缓慢,既没有陆地上那样剧烈的环境变化,也没有像陆地那样有那么多敌害——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动物,环境十分安定,进化的必要性不大,所以它才跨越巨大时空,相传3000多万代,以几乎是原始的形态幸存到今天。腔棘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