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的进化[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2-14 21:22:00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课时
演 变
生 成
无机小分子物质
形 成
组 成
场所:原始大气
场所:原始海洋
场所:原始海洋
特点:
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质交换
特点:
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
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场所:原始海洋
那今天种类繁多的生物又是由谁设计的呢
神创论的观点:
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在大约6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 钟创造出来的。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彼此之间是孤立的,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物种不变论)
这显然已被证实是错误的!
1.布丰的直线进化论:
(1)观点: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直线进化的.如:    
(2)物种可变的原因是生物的环境特别是气候和食物发生了改变.
现代鳄鱼
远古鳄鱼
古代鳄鱼
进化论的观点:
你认为这对吗 为什么
2、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18世纪初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环境改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着变,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它们想要长颈,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你认为这对吗 为什么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遗传给后代。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生存斗争: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要生存就必须与无机环境、异种个体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
遗传变异: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自 然
选 择
过 度
繁 殖
生 存
斗 争
遗 传
变 异
适 者
生 存
四个要点间的关系:
基本条件
手段、动力、途径
生物进化内因
(外因)
必然结果
核心内容
意义:
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自然选择的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我们都是强者的后代!
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证据:
——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存在过渡类型。
过渡类型
证明了:
生物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物种间进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原因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做出科学解释,而且仅限于对生物个体的分析.
达尔文与进化论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1859年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这部科学巨著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一场科学上的革命,导致早期传统的博物学(Natural history)转变成为现代生物学(Modern Biology)。
进化论认为:生物最初由非生物发展而来,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一种新的观点,即便是正确的,要被认同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当时的漫画就能体现达尔文当时的困难和阻力。
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共19张PPT)
——第三课时
回 顾
1、布丰的直线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物种可变的原因是什么?
2、拉马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如何解释“用进废退”的观点?
3、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自 然
选 择
过 度
繁 殖
生 存
斗 争
遗 传
变 异
适 者
生 存
自然选择学说:
基本条件
手段、动力、途径
生物进化内因
(外因)
必然结果
核心内容
思 考
怎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演化?
长颈鹿祖先
个体有差异
自然选择
(缺草)
颈腿长的
长颈鹿生存
过度繁殖
产生不
定向性
个体
自然选择
颈腿长的个体——代代相
传,逐渐转化为现代长颈鹿
始 祖 鸟
爬 行 类
鸟 类
中华龙鸟及化石
中华龙鸟
爬 行 类
鸟 类
原始鱼类
古代两栖类
古代爬行类
原始鸟类
原始哺乳类
现代鱼类
现代两栖类
现代爬行类
现代鸟类
现代哺乳类
古代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古代鸟类
古代哺乳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
种子蕨
种子蕨

种子植物
在农业上,一种农药用久以后,就会失效即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这是为什么?
对此你有何想法?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19世纪,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大部分
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几只是黑色的。
1850年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工
业的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厂越来越多,
工厂冒出的滚滚黑烟,染黑了树干。到1900
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
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体色与环境不一致的蛾被捕
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
1、在1850年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
黑色尺蛾?
2、到了1900年,什么原因使黑色尺蛾的数量远
多于浅色尺蛾?
3、今天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请预
测不同体色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
4、根据自然选择理论,不适应环境者将淘汰,
也就是在1900年时,应当只剩下黑色尺蛾。可是
浅色尺蛾仍生活在树林中,只是数量减少了。难
道达尔文错了?
4、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
地质年代 主要地质变化
元古时代 地球刚诞生,温度很高,地球上没有生命
古生代(寒武纪) 地球温度下降,出现大片海洋,最早原始生命出现
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 水生动物逐渐繁盛,出现了水中生活的鱼类
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 陆地逐渐增多,一些水生动物上岸,鳍渐变为四肢,原始鱼类逐渐进化成原始爬行类
中生代 陆地进一步增多,陆生植物开始昌盛,爬行动物大量繁衍
新生代 一类爬行动物上肢进化为翅成为鸟类,另一类爬行动物进一步进化为哺乳类
新生代 演化成现代生物和人类
人类的演化历程:
19世纪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达尔文的启示下提出了“人猿同祖论”
毛人
返祖现象(共31张PPT)
——第一课时
你能找到我吗?
竹节虫
枯叶蝶
你能找到我吗?
你敢惹我吗?
黄蜂
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
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神创论 进化论
生物是进化而来。
生物由神创造出来。
物种是逐渐演变产生,不断变化的。
 物种是一次性出现,不会改变的。
物种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物种之间无亲缘关系
神创论和进化论比较
你认为神创论可信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神创论是不可信的。因为它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获得了很多证据证明神创论是荒谬的。
思考
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
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2.胚胎学上的证据
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4.比较古生物的DNA和蛋白质
同源器官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中间过渡类型化石
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从一个受精卵开始
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
在以下化石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种子蕨的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2、始祖鸟的化石,证明了鸟类是从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太古代
46亿年
--24亿年--
--5.7亿年--
--2.25亿年--
--7000万年--
--250万年--
地质年代
距今年数
生物进化
植物
动物
生命开始
藻菌植物出现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藻类植物繁盛 原始陆地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
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 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 鱼类繁盛、 昆虫类繁盛 爬行类出现 、两栖类繁盛
裸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出现
被子植物繁盛
类人猿出现、哺乳类繁盛
人类繁盛
硬骨鱼类出现、爬行类繁盛鸟类和高等哺乳类出现
通过地质年代表,你可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否有一定规律,这规律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从以上规律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1、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2、生物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的进化历程:
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软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进化树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鱼的骨骼化石
足迹化石
恐龙的足迹化石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树叶化石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1.地球上曾出现过种类繁多的生物,许多与今天的生物并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化石引发的思考:
2.有时在高山上会出现海洋贝壳化石,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不断地进化着,有些生物不能适应环境而遭到灭绝。
这说明这座高山以前曾经是个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隆起为高山。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
中华龙鸟及化石
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
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
 项目
种类  距今年代 生活环境 体形 运动形式
始祖马
三趾马
现代马
温暖潮湿的草丛和灌木林
狐一般大小背部弯曲
跳跃
草 原
比始祖马大
背较平直
能奔跑
草 原
高大、背平直
能快速奔跑
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
5000万年
2000万年
100万年
想一想:从以上对比中,可证明 ?
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始祖马
渐新马
草原古马
三趾马
真马
印度洋海域捕捉到的“活化石”——“腔棘鱼”
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动物或植物。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规律能说明什么?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说明了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进化的方向)是: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1、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这个情况可以说明什么呢?
(受精卵)
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
图中的胚胎有何特点?
鱼 蝾螈 龟  鸡  猪  牛 兔  人
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尾、肢芽;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
图中各动物的器官有何异同?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它们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是相似的.(同源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