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 总 第 课时)
课题 生物的进化(一)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朱福根
日期 2006年 2月 日 教具
教学目标 列举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说出化石形成的过程,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认同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重点难点 化石形成的过程, 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化石形成的过程,进化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科学探究:神创论的基本观点:(1)生物都是神创造的。(2)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3)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支持生物进化的其它证据: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化石。(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是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不成文记录。(2)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3)植物的化石形成与动物化石的形成基本相似。(4)化石分类:遗体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化而成的化石。 遗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遗迹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马进化历程。(1)马的进化历程:始祖马→三趾马→近代马。(2)马的进化比较。前趾体型背脊运动环境始祖马四趾小上凸跳跃草丛、灌木三趾马三趾中平能奔跑草原近代马一趾大下凹能快速奔跑草原(3)马进化历程说明:①证实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②证实生物进化的渐变性。③生物进化与自然环境改变之间的密切关系,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促进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1)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2)进化顺序: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意义: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7.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巩固小结: 1.课时小结 2.练习:课本P24 1布置作业:作业本A P5-6 学生归纳、交流。(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思考并交流: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动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交流。植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思考并交流。学生解释活化石。观察图1-26马的化石。小组讨论:马的进化比较。交流。生物进化的顺序: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动植物进化顺序: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归纳小结。
板书设计: 生物的进化(一) 1.神创论的基本观点:(1)生物都是神创造的。(2)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3)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2.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3.化石。(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是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不成文记录。(2)动植物化石的形成(3)化石分类:遗体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化而成的化石。 遗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遗迹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4.马进化历程。(1)马的进化历程:始祖马→三趾马→近代马。5.生物进化的意义: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6.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教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