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天空拍摄下来现在地球的外形:那蓝蓝的、那绿绿的、那白白的还有那黄黄的……
一、地球的演化
讨论
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样吗 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你能想象地球诞生时得“模样”吗?
原
始
地
球
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46亿年前)
1.地球刚诞生时是一个高温炽热的熔岩球。
岩浆喷发形成熔岩流(46亿-26亿年前)
岩浆的冷却、凝固(46亿-26亿年前)
2.固态地壳逐渐形成。
岩浆喷发释放水蒸气和二氧化碳(46亿-26亿年前)
3.原始大气逐渐构成(不含氧气)。
水蒸气凝结成水降落地面(46亿-26亿年前)
4.原始海洋逐渐构形成。
5.最原始生命体在原始海洋诞生。
(38亿年前)
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等原因,温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浮在上面,形成由岩石构成的地壳。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之中。
早期地球的特点:
——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球。
岩浆喷发
熔岩流
岩浆的收缩冷却凝固
固态的地壳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
原始大气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降温凝结成水
滴降到地表,汇流
原始海洋
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
海洋中诞生。
25 亿年至今,地球的变化如何?
读图
二、生命的诞生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
你知道有哪些假说吗?
神创论也叫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造成,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的。神创论还认为,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神创论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就会产生老鼠,并且让他惊讶的是,这种“自然”发生的老鼠竟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
自然发生说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著名的“肉汤实验”推翻了这一学说。巴斯德把煮沸灭菌的肉汤密封起来,发现细菌不能在肉汤里自我再生。这个实验证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需要有母体细菌的存在,新的生命不可能自发地从非生命物质中产生。
那么,最原始的细菌又来自什么地方 巴斯的并没有解决生命的起源问题。
宇宙胚种说则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宙,还有人推断,是同地球碰撞的彗星之一带着一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宇宙胚种说
但是,一些科学家却对此类假说持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彗星是带来了某些物质,但那不是决定性的,产生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地球上本来就已经存在。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
生命起源问题的观点之一
——化学进化假说
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的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
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
还原性大气
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
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CH4
NH3
H2O
H2
氨基酸
单糖
核苷酸
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
蛋白质
核酸
有机物的形成
拓展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形成
组成
演变
第一阶段
场所
实验
第二阶段
过程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原始大气
1953 、美国米勒
原始海洋
聚合、缩合
浓缩、凝聚
长期演变、 相互作用
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场所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场所
场所
过程
过程
原始生命最可能的原始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
思考:
原始生命虽然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但其结构十分简单,不可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条件,而只能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所以其同化方式应该是异养型。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因此其异化方式只可能是厌氧型。所以,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最大可能为
异养厌氧型
化石的证据及科学的推理
元古代 (25 亿年到 5.7 亿年前)
早元古代
中元古代-----大气圈和水圈中自由氧含量的增加
18 亿年时导致了真核生物的出现
晚元古代(震旦纪)----出现了大量裸露高级动物和少量小型硬壳动物的先驱。
元古代生物界占主导地位的是菌、藻类
古生代( 5.7 亿年到 2.3 亿年前
早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时期早寒武小壳动物开始繁盛,藻类、三叶虫,笔石、低等珊瑚,腕足类,头足类等也十分丰富。
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是陆生生物的大发展时期在大陆上出现了高大的乔木等蕨类植物到晚二叠纪时,裸子植物开始出现和繁盛陆生脊椎动物主要为鱼类和两栖类,晚石炭世出现了爬行动物。晚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腕足类、珊瑚、有孔虫、菊石类最为繁盛。二叠纪末海生生物有一次大的灭绝事件,灭绝的生物主要是海生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