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物的进化1[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5生物的进化1[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07 13:05:00

文档简介

第 周 月 日 星期 累计教案
课 题
1.5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本节共3 课时)




列举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 说出化石形成的过程,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认同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重点

难点
化石形成的过程, 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化石形成的过程,进化顺序。
教学
思路
创设情境科学探究: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




生物的进化(一)
1.神创论的基本观点:(1)生物都是神创造的。(2)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3)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
2.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3.化石。(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2)动植物化石的形成
(3)化石分类:
4.马进化历程。(1)马的进化历程:始祖马→三趾马→近代马。
5.生物进化的意义:
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科学探究:
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神创论的基本观点:
(1)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2)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
(3)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支持生物进化的其它证据:
自然选择学说。
比较解剖学证据。
胚胎学证据。
化石。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
体、遗物和遗迹,是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不成文记录。
(2)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
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
(3)植物的化石形成与动物化石的形成基本相似。
(4)化石分类:
遗体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化而成的化石。  
遗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
遗迹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
马进化历程。
(1)马的进化历程:始祖马→三趾马→
近代马。
(2)马的进化比较。
前趾
体型
背脊
运动
环境
始祖马
四趾

上凸
跳跃
草丛、灌木
三趾马
三趾


能奔跑
草原
近代马
一趾

下凹
能快速奔跑
草原
(3)马进化历程说明:
①证实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
来的。
②证实生物进化的渐变性。
③生物进化与自然环境改变之间的密切关系,自
然环境的急剧变化,促进生物的进化。
学生归纳、交流。(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
思考并交流:
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
动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交流。
植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思考并交流。
学生解释活化石。
观察图1-26马的化石。
小组讨论:马的进化比较。
交流。
生物进化的顺序: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动植物进化顺序: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
(1)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2)进化顺序: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意义:
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
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7.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巩固小结:
 1.课时小结
 2.练习:
课件38张PPT。第5节 生物的进化(一)是谁设计了生物你能找到我吗?你能找到我吗?你能找到我吗?你能找到我吗?你敢惹我吗?你敢惹我吗?你敢惹我吗?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生物是进化而来。生物由神创造出来。 物种是逐渐演变产生,不断变化的。 物种是一次性出现,不会改变的。 物种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物种之间无亲缘关系神创论和进化论比较你认为神创论可信吗?为什么?思考答:
神创论是不可信的。因为它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获得了很多证据证明神创论是荒谬的。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2.胚胎学上的证据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4.比较古生物的DNA和蛋白质  化石,就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化石  古生物学上的主要证据是化石,这是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之一。1、遗体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化而形成的化石;
2、遗迹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形成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
3、遗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
4、活化石:如水杉、银杏、大熊猫等。化石分类:硅化木琥珀里的蚊子珊瑚化石树叶化石栉羊齿植物化石鱼的骨骼化石足迹化石恐龙的足迹化石化石的形成过程   动、植物死亡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会随着泥沙的沉积逐渐被埋在地球深处。由于这里的压力很大,湿度很高,沉积的泥沙逐渐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那动、植物的坚硬部分--骨骼、贝壳等也随着泥沙逐渐变为地层而像岩石一样坚硬;动、植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可能在地层中留下印迹。1.地球上曾出现过各类繁多的生物,许多与今天的生物并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思考:2.有时在高山上会出现海洋贝壳化石,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不断地进化着,有些生物不能适应环境而遭到灭绝。这说明这座高山以前曾经是个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隆起为高山。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所以它可以作为证明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但是,某一个化石还不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只有对不同地层中的许多化石进行分析、对比,才能知道生物的进化。  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马前肢骨化石的比较始祖马:前肢有发达的四趾三趾马:前肢只有三个趾,中趾发达,并且变成唯一着地的趾现代马:前肢只有一个趾,中趾的趾端形成了硬蹄,两侧的趾退化成遗迹。草 原草 原温暖潮湿的草丛和灌木林狐一般大小、背部弯曲比始祖马大一些背较平直高大、背平直跳跃能奔跑能快速奔跑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5000万年2000万年100万年想一想:从以上对比中,可证明什么?古生物学上的证据——马的进化此图说明了什么?  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不仅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生物的演化   始祖马:出现在距
          今6000万年的始新世最
          早期,体型只有小狗大
          小,身体轻巧灵活,前
          脚4个趾头,后脚3个趾头,有小蹄,但前脚起作用的只有3个趾头,属于奇蹄类动物。四肢细长,适于奔跑,背部弯曲,尾巴较短,生活在热带的森林和沼泽地带。随着始新世早期的结束,始祖马在旧大陆上灭绝了。   渐新马:在40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时,演化出了比始祖马更大些,像现代的小羊一般的渐新马,背部变得直而硬,腿的长度增加,前脚的小趾头消失,因此,前脚只有3个趾头,中趾明显增大,但所有脚趾头都与地面接触,臼齿化明显,形成有效的切割工具。  三趾马:在第三纪的中晚期出现了马类的旁支,身体结构上既有进步的性状,也有原始特征,但不是真马的直系祖先。脚还保留着3趾,这是原始性状;牙齿成为高冠齿,而且具有珐琅质,这是进步的性状。直到更新世中期才最后灭绝,没有留下任何后代。三趾马三趾马  真马:约在400万年前出现,体型与现代马的大小差不多,四肢高度特化,中趾非常发达,掌骨也加长,趾骨比较短。真马在更新世时扩散到其他大陆,在第四纪时广泛分布在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