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3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2-18 15:4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六章 溶解现象物质是否可以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交流与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这样的事实:
1、在相同条件下,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而食盐、
蔗糖在水中易于溶解。2、衣服上的油渍在水中很难洗去,而在汽油或酒 精中易于洗去。动动脑:猜想1: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质性质有关。请你设计三组对比实验分别来证明你的猜想。猜想2:物质的溶解性和溶剂性质有关。猜想3:物质的溶解性和温度有关。[实验1]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分别加入A、B、C三
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食盐、蔗糖、熟石灰各1g,
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食盐蔗糖熟石灰水水水你观察到的现象:食盐、蔗糖在水中易于溶解,而熟石灰在水中不易溶解。你得出的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
性不同。[实验2]取A、B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
往试管A中加入少量水,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汽油,
振荡,观察现象。水汽油植物油植物油你观察到的现象:食用油能溶解于 中,
食用油不能溶解于 中。你得出的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
性不同。汽油水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5mL水,然后加入3g硝酸
钾,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
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开始不能完全溶解,加热后完全
溶解了。你得出的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
性与温度有关。你观察到的现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溶质性质2、溶剂性质3、温度2、同学们都洗过碗吗?当碗上沾有较多的油时,若身边没有洗洁精,你会用热水洗碗还是用冷水洗碗?说说其中的道理。1、摩托车修理师傅的手上经常沾上机油,他们常常不是用水洗手,而是先用汽油洗手,然后再用水清洗。为什么摩托车修理师傅要用汽油洗手呢?练一练:3、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
只知道其中一瓶是氯化钠,另一瓶是碳酸
钙,为了区别这两瓶白色固体,我们可采
用什么物理方法?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注意饱和溶液应指出是哪种溶质的。
如:实验中得到的食盐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蔗糖,称蔗糖的不饱和溶液。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继续加入同种溶质,看溶质是否减少。
不减少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减少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浓稀的概念是相对的,饱和是确定。判断:(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2)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无必然联系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但是:
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如何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呢?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出结论:1、加溶剂2、升温[交流与讨论]如何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呢?得出结论: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1、加溶质2、降温3、蒸发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是难于直接测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呢?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条件:在 下
(2)标准:在 中
(3)状态:达到 时
(4)单位: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g2、溶解度的四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溶解度都无意义!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表6-9 20℃时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
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见教材P.169页)(2)曲线法图1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填空。
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2、图6-17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 ,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
3、在0℃时,图6-1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80℃时140g硝酸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0℃时,用100g水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溶液加热到70℃(不考虑水的蒸发),从溶液中可析出氢氧化钙约 g。温度升高,物质溶解度增大。硝酸铵食盐硝酸钾、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铵、食盐、硝酸钠、硝酸铵不饱和0.0750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找某些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2)观察得出各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
(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4)根据某温度时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5)推断物质结晶的方法。1、加热盛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会看到 。 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D练一练3、右图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t20C时,其溶解度由大小的顺序是:
A.A、B、C
B. B、A、C
C.B、C 、A
D.C 、A、B B练一练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将t2℃时,一定质量c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分蒸发),此时该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a=b>c饱和链接中考补充: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KNO3
NaCl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5、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1)气体的性质(2)温度(3)压强*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如:在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讨论]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后在烧杯底部有固体析出,这叫什么呢?叫做结晶三、结晶[实验1]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玻璃棒附有白色的食盐晶体[实验2]在一只盛有30m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成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图6—18)观察实验现象沸水热的硝酸钾浓溶液冷水图6—18 结晶实验 从上述实验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固体物质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硫酸铜晶体食盐晶体重铬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氯化铜晶体明矾晶体
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叫做晶体晶体的方法(2)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1)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或称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晶体析出在生产上,人们常用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溶质。如盐场用海水晒盐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 工业上许多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也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课本P172图6—22是冷却溶液析出晶体的原理1、小结本节内容
2、练习课本P173第6、7、8题什么是溶解度?
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B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 20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硝酸钾在600C时的溶解度是110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20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3g,则在200C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钾_______g可达到饱和。 33溶质 溶剂 溶液110g 100g 210g11:10:21已知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由此可知:
1)200c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 克.
2)200c时,3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 克
3)200c时,50g氯化钠投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3、右图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t20C时,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B、C
B. B、A、C
C.B、C 、A
D.C 、A、B C练习如何用浓盐酸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计算:
称量(量取):
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