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2、 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
3、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质量和大小的,学生体验粒子大小的数量级,感受粒子的客观存在。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组成分子的原子结构和种类不同使物质的性质不同。
三、教学准备:
棍棒、模型、实物等。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启发式等。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 分子 构成,分子由 原子 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 原子 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3、 原子 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
【二】引入:
学生分组游戏1:
把给出的英文字母互相组合成英语单词,看哪组同学组合的单词多。氢气、氧气、水是不同种类的物质。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种类繁多的物质呢?
【三】新课:
出示不同物质的分子模型,学生观察,完成以下问题。
(1)给出的物质模型涉及多少种原子?
(2)给出的各种物质中各含有几个原子?这些原子还能构成其它分子吗?
[教师评述]
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人们知道的已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就好象刚才大家玩的游戏一样,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可以组成无数种物质。
学生分组游戏2:
把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组合成一些物质的分子,看哪组组合的分子多。
完成游戏后学生阅读课本第8页图1—12原子构成不同的分子。
学生得出结论: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教师加以总结。
介绍金刚石(钻石)、石墨(铅笔芯的主要材料)、足球烯(C60)三种不同物质的性质。
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13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结构模型(展示实物模型)
学生得出结论: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思考] 金刚石、石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这与物质结构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组成分子的原子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思考、讨论] 分子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决定的。
分子和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能看到原子的图象。那么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当然,原子的体积很小。
举例:用钢笔写字时黑色的笔迹就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约1×1018个碳原子!
讲述:
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如:
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科学方法测得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1.993×10-26千克。
可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学生阅读图1—14分子和原子的质量。感受不同原子和分子质量。氢分子质量在10-27千克的数量级。我们可以感受一下10-27千克究竟有多重!
实验: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克大米,算出一粒米的质量为 千克,耐心地计算一下,如果等分这粒米,要几次才能把它分到10-27千克。
【小结】:
1、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2、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3、组成分子的原子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4、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决定的。
5、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布置作业】:(略)
课外作业:通过网址www. ( http: / / www. / )查出至今已知的原子的种类吗?
典型例题分析:
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差别很大,这是由于( )(答案:C)
A.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同
C.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D.原子的质量不同
分析:虽然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粒子都是碳原子,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结构不同,使得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