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05 2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1、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2、 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3、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能说出1-2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4、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2、 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3、 同位素的特点。
难点:
1、原子结构中量的关系。
2、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
三、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 2
五、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那些?二氧化碳、氧气、水是由什么构成的?金属铁、铜是由什么构成的?
2、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
引:分子由原子构成,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实心球的模型能否代表原子的真实结构?科学家是怎样揭开原子结构秘密的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新课教学]
1.3原子结构的模型(板书)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板书)
教师介绍: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
1、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板书)
发现原子
2、 汤姆森--“西瓜模型”(板书)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间--发现电子
3、 卢瑟福--“行星模型”(板书)
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介绍实验:α粒子轰击原子
4、 波尔--“分层模型”(板书)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板书)
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象“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
思考:从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上,我们想到了什么?
讨论
小结: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学生体验: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
二、原子的结构:(板书)
生阅读原子结构内容。
师讲授:
1、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板书)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板书)
讨论:原子核大小与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原子大小)的比较。
思考: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你能建立一个氦原子的模型吗?
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板书)
观看:原子结果的动画
讲授:
(1)方法: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原子核。
(2)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读表思考:在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板书)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板书)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板书)
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说明:夸克现在已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课内练习:
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知识老师补充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和作业本
第2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和它的结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原子的知识。
1.3原子结构的模型(板书)
四、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板书)
提问:在认识同位素之前我先来学习什么是元素?
学生阅读P11
师讲授: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板书)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是一定的。
但有的原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会发生变化。
举例: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核内都有8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是8个、9个、10个。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读图: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板书)
氧的同位素原子是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思考:氧的3种同位素其核外电子应各有几个?--8个。
如:氢有3种同位素原子:氕、氘、氚。
读图:氢3种同位素原子
汞有7种同位素。
3、同位素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等。
阅读:利用碳-14同位素测定年代
五、带电的原子--离子(板书)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
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以硫酸铜晶体为例,讲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课堂练习]
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知识老师补充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和作业本
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对进行学生的情感教育,如让学生明白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都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进取,才会取得成绩。最好结合多媒体教育,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直观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