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5节 光合作用(2)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春季某农家挖了一口很深的井,大约挖到十四、五米深时也不见水,因此就放弃了。到了雨季,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于是上面的二女儿也下去想看个究竟,结果二人都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生物呼吸
燃料燃烧
讨论:
你猜二氧化碳都会有哪些性质呢?
CO2
思考
石灰石
(碳酸钙)
稀盐酸
实验室制CO2
1、原料:石灰石或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与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反应。
2、实验装置如下图:
3、反应原理 : CaCO3+2HCl=CaCl2+H2O+CO2↑
4、收集方法:
石灰石
(碳酸钙)
稀盐酸
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集满方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1、如图2-55所示,制取一瓶二氧化碳,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结论:无色、无味的气体
2、如图2-56所示,向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
现象
分析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如图2-57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
现象
分析
塑料瓶被压扁了
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碳(微)溶于水
4、用蓝色石蕊试液测被压扁的瓶中液体,显 ___色,说明此液体呈 性。
红
酸
(1)通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密度比空气大;
(3)微溶于水
CO2密度大约是空气的1.5倍,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过压缩的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由日常生活我们知道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氧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得知CO2也能溶于水,那么它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待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然后把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
分析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
有酸性物质生成
酸性物质分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但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O2 + 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
澄清石灰水
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分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回顾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
(1)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H2CO3 H2O + CO2
CO2 + H2O H2CO3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能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吗?(性质决定用途)
干冰可做致冷剂,保存食品和人工降雨
可做灭火剂
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
可做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
讨论
练习:
答: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抹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
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D
2、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C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溶于水是一个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因为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所以H2CO3 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D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白垩-天然碳酸钙
大理石
1、课后练习:第3题
2、作业本A本:第5节(二)1-11题;
3、《一课四练》:第5节(2)(共50张PPT)
70
地球上每年约有5500亿吨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各种有机物的,空气中的氧气几乎都来自光合作用。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的反应条件是什么?
光合作用可能需要光
光
叶绿素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一片完整的叶片上进行部分遮光
3.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
4.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强光下4小时
暗处放置24小时
在水中浸一下
(变蓝)
天 竺 葵
叶绿素能溶于酒精,排除色素对实验的干扰。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一片完整的叶片上进行部分遮光
3.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
4.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叶片遮光和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对照。
光合作用需要光。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表明]
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必须经以下步骤:
(1)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处理
(2)暗处放置24小时
(3)强光下光照4小时
(4)在水中浸一下
(5)滴上碘酒
(6)取下叶片放在沸酒精中煮
正确的操作顺是:
2、1、3、6、4、5
光合作用的反应条件是什么?
光合作用可能需要
光
叶绿素
叶绿素
结论:
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中间绿色
检查淀粉
绿色部分变蓝
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叶绿体)
功能:吸收光能。
银 边 吊 兰
周围白色,无叶绿素
有关叶绿素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什么?)
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取一盆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 2.袋A中入生石灰,它能吸收二氧化碳,袋B中
放入清水,含二氧化碳。 3.放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水浴加热,溶去叶绿素,滴碘酒,观察叶片颜色。
1.这项探究中主要变量是
二氧化碳
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利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3.需要对照实验吗?
B作为A的对照。
4.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利用碳酸氢钾溶液代替清水,可以不断逸出
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强光2小时
检 查 淀 粉
二氧化碳吸收剂
二氧化碳释放剂
变蓝
黄白色
A
B
[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A中的叶片
B中的叶片
未变成蓝色
变成了蓝色
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绿叶才能在光
下制造淀粉。
5.探究的结果:
A
B
结论:
叶脉切断,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水通过根从土壤的吸收,由导管运输到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光合作用还有什么产物呢?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A
B
C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
数十小时后,三只老鼠死了两只,剩一只还活着!想一想,为什么?
想一想,这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A
B
C
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三份实验呢?
A
B
C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吗?这个实验需要对照实验吗?
水生植物
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结论:
根据上面做的几个实验,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吗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条件:
光
场所:
叶绿体
产物:
氧气、有机物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表示:
1、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 + 氧气
光
叶绿体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
+
氧气
光
释放到空气中
光合作用的过程
(1)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 并放出氧气。
(2)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3、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化]
[能量转化]
阳光(光能)
水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有机物
(化学能)
氧气
构成生物体
提供生命活动需要
供生物呼吸
(1)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所需物质的来源。
(2)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所需能量的来源。
(3)又是生物和人获得所需氧气的一个来源。
4、光合作用的意义:
课堂小结
光 叶绿体
能 量: 场 所:
光合作用
条件
过程
产物
实质
意义
:水 + 二氧化碳
淀粉 + 氧气
光
叶绿体
:淀粉+ 氧气
能量转化:物质转化:
对本身:制造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对生物界:提供了能量、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化学能 无机物 有机物
原料:
二氧化碳、水
1、如把绿叶比做“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厂房、原料、动力、产物分别是-------( )
B.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光能、氧气和淀粉
A.叶绿体、氧气和淀粉、光能、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二氧化碳、光能、氧气和淀粉
D.叶绿体、水、光能、淀粉
B
3、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 )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
A
4、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A、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为人类提供能量
C、释放能量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
D、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动物所需要的有机物
C
5、将包心菜切开后,可以看到外面的叶片是绿色的,而菜心的叶片是黄色的,放一段时间后,菜心部分就变绿了,这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
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
6、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甲
乙
(2)形成这种小气泡的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3)水草对金鱼的作用是什么?
甲是真的。因为水草周围有小气泡产生。
氧气
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金鱼的呼吸。
(1)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1、在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中: ①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答:
②将叶片的一部分用叶夹夹住,这种方法在 在实验中叫做: 答: 。 ③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答: 。 ④向叶片滴加碘洒,是为了验证: 答: 。 ⑤加碘酒后未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这 部分叶片中有什么形成?答: 。
复习题
对照实验
酒精能溶解色素,色素会干扰观察
检验淀粉的存在
淀粉
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
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复习题
2、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到特别地舒服。其原因是:
答: 。 。
3、“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
答: 。 。 。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生存。
光合作用公式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贮存能量)
有机物
+氧气
+水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绿叶
厂房
原料
产品
动力
绿色工厂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阳光
光合作用
化工生产
2、光合作用过程的文字表示式
1、呼吸作用过程的文字表示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 + 氧气
光
叶绿体
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酶
植物既有呼吸作用,又有光合作用,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2、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4、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1、植物的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吸收/排出)
氧气(吸进/呼出)
有机物(制造/分解)
能量(吸收/释放)
是否需要叶绿体
是否需要光
吸收
排出
呼出
吸进
制造
分解
吸收
释放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而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又来自呼吸作用释放;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贮藏的,而光合作用要吸收原料、运输产物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2、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停止了,生命活动也会停止。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任何活细胞随时进行的.
3、新疆吐鲁番的哈密瓜为什么特别甜?
吐鲁番地处内陆,离海洋很远,所以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温度较高,光线充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有机物;晚上由于温度较低,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较慢,分解的有机物就少。
这样,白天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消耗少,所以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