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光合作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光合作用[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05 08:07:00

文档简介

探究活动
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
  方法一:
  (1)实验材料与用具:大蒜2头 培养皿(或小食碟)2个 清水 黑纸
  (2)方法步骤:在每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一个蒜头,加入清水,其中之一(甲)
  用黑纸将蒜头的鳞状茎上部罩上。放在约25℃左右的室内,二者(甲和乙)均放在光下。
  (3)实验现象:10天之后,二者均可长出叶,但甲为淡黄色,乙为绿色。
  (4)实验分析:有无光照二者均可生长出新叶,因为鳞状茎内贮存着大量的
  有机物可供叶芽和叶片的生长。甲呈淡黄色说明叶绿素的产生需要光,乙为对照。
  实验结论: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
  方法二: 选用大蒜的鳞叶(蒜瓣),去掉蒜皮后用细铁丝将其串起来,围成环形放在盘内,盘内放些水,做相同的两盘,分别将一盘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另一盘放在避光的地方。注意盘内要保持有水。避光处的蒜苗为黄色,光下的蒜苗为绿色。这是因为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两类,既绿色的叶绿素和 黄色的类胡罗卜素,正常情况下二者的含量比例是三比一,由于叶绿素的数量占了优势,覆盖了类胡罗卜素,叶子呈现绿色。但是,叶绿素必须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生长在黑暗条件下的植物,不能生成叶绿素,这时二者的比例不是原来的三比一,类胡罗卜素占了优势,叶子呈现黄色。
  方法三:用马铃薯块(土豆),取两个马铃薯块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暗处各一个,阳光下的薯块会逐渐变成绿色,而暗处的薯块就不会变成绿色。
   (共55张PPT)
二氧化碳
土壤
什么叫光合作用
有机物(淀粉)
(其中贮存有能量)
+
氧气
氧气
氧气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
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4小时后,去掉铝箔纸,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两半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酒精

淀粉检查
1.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一片完整的叶片上进行部分遮光
3.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
4.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阅读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
实验前对叶片进行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光 .
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一片完整的叶片上进行部分遮光
叶片遮光和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对照。
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
叶绿素能溶于酒精,排除色素对实验的干扰。
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
  请想一想,这组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本实验的原理是:
本实验说明:
  光合作用合成淀粉需要光和叶绿体。
  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
现象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A
B
C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
  数十小时后,三只老鼠死了两只,剩一只还活着!想一想,死的为什么死了?活的为什么还活着?
  想一想,这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A
B
C
  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三份实验呢?
A
B
C
思考: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吗?
步骤: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
套在漏斗柄上
演示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左右时,取出试管,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伸进管口内,观察卫生香(或竹签)的燃烧情况。
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思考: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我们是怎样收集气体的?。
氧气
如何去证明它是氧气呢?
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取一盆天竺葵,入在暗处2—3天 2.袋A中入生石灰,它能吸收二氧化碳,袋B中
放入清水,含二氧化碳。 3.放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叶片,放入
盛有酒精的烧杯里,水浴加热,溶去叶绿素,滴
碘酒,观察叶片颜色。
1.这项探究中主要变量是
二氧化碳
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利用生石灰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3.需要对照实验吗?
B作为A的对照。
4.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利用碳酸氢钾溶液代替清水,可以不断逸出
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探究现象
A中的叶片
B中的叶片
结论:
未变成蓝色
变成了蓝色
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绿叶才能在光
下制造淀粉。
  想一想,为什么本组实验的叶片加碘后不变蓝色?
钟罩内放入一小杯氢氧化钠溶液
  想一想,为什么本组实验的叶片加碘后变蓝色?两组实验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钟罩内放入一小杯清水作为对照
  钟罩内放入一小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没有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叶片中没有产生淀粉。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根据上面做的几个实验,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吗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条件:
阳光
场所:
叶绿体
产物:
氧气、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本质
物质方面——
能量方面——
光合作用的过程
水 + 二氧化碳

叶绿体
淀 粉 + 氧气(贮存能量)
原 料
条 件
产 物
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1)
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为植物自
身和动物以及人类
提供食物(粮食、
饲料等)。绿色植
物是合成有机物的
巨大工厂,地球上
每年通过光合作用
生产的有机物大约
有4~5千亿吨。
1
光合作用的意义(2)
太阳能
能量转移
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能量
转移
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能量转移
植物体内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3)
在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在水中的
二氧化碳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生物体残骸
太阳
有机体呼吸
微生物分解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能量)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供生命活动需要
供生命呼吸
生物体构成
有机物含能量
氧气
小结
二氧化碳、水(实验验证) 光(实验验证) 叶绿体(实验验证)
原材料: 能 量: 场 所:
光合作用
条件
过程
产物
实质
意义
:水 + 二氧化碳
淀粉 + 氧气

叶绿体
:淀粉(实验验证)+ 氧气(实验验证)
能量转化:物质转化:
对本身:制造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对生物界:提供了能量、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化学能 无机物 有机物
第二课时
1、在上述演示实验中:  ①将天蜀葵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答:                  。  ②将叶片的一部分用叶夹夹住,这种方法在   在实验中叫做:   答:                  。  ③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答:                  。  ④向叶片滴加碘洒,是为了验证:   答:                  。                      ⑤加碘酒后未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这部分叶   片中有什么形成?   答:                  。
复习题
将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对照实验
酒精能溶解色素,色素会干扰观察
检验淀粉的存在
淀粉
复习题
2、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到特别  地舒服。其原因是:
  答:                  。                       。
3、“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
  答:                  。                       。                       。                       。                       。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并释放出氧气。
任何生物都需要有机物和能量。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必条件,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生存。
光合作用公式

叶绿体
二氧化碳
(贮存能量)
有机物
+氧气
+水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1、如图2-48所示,制取一瓶二氧化碳,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图2-4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图2-49 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
图2-50 充满CO2瓶内,加入水振荡后,瓶子会被压扁
2、如图2-49所示,向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
3、如图2-50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
4、用蓝色石蕊试液测被压扁的瓶中液体,显 色,
说明此液体呈 性。
以上实验得知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有:能溶解在水里,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H2CO3)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当加热时,碳酸会分解,逸出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当向澄清石灰水[Ca(OH)2水溶液 ]里吹入二氧化碳时,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升华、吸热,可做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见光、
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
4、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
沉淀,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一反应可以
检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2、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4、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1、植物的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共41张PPT)
地球上每年约有5500亿吨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各种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几乎都来自光合作用。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你知道吗?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叶片照光的部分_____,而遮光部分_________。
显蓝色
无蓝色
结论:实验表明了绿叶在______下能够制造_____。

淀粉
●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条件是光。
在植物体内,淀粉可进一步转化成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
植物体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盖严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4.在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
运走或消耗掉叶片中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酒精能溶解色素,使叶绿素褪去;色素会干扰观察。
思考:这个实验能证明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吗 需要什么样的对照实验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
装置不放置水草,其他光照
等条件相同。
设置对照实验,这样才能
说明气体是绿色植物产生的,
而不是由水直接产生的。
实验说明:
●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装置如下:
1、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
4个: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叶片、水。
想一想:
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需要对照实验吗
需要。为了控制变量。
4、改进建议:
A瓶中不放水,而B瓶放了水。应控制环境中
水分的含量一致。
准备甲、乙两套装置(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几小时以后,检验甲、乙装置里的叶片是不是都有淀粉生成。
改进实验:
照光2小时
检查淀粉
黑暗
处24
小时
1、甲、乙两套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
甲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生石灰),乙中放的是清水。
2、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乙的大大减少。
现象:甲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_____;
乙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
不显蓝色
显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照光2小时
检查淀粉
黑暗
处24
小时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检查淀粉
你能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才能进行的实验吗?
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功能:吸收太阳光。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1)产物:
2)原料:
3)条件:
4)场所:
小结光合作用
有机物(淀粉)、氧气
二氧化碳、水
太阳光(动力)
叶绿体(厂房)
概念: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储存着能量)
下一页
物质转化:简单无机物→复杂有机物。
能量转化:太阳能→化学能
空气中的二气化碳
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
二氧化碳
+


淀粉

+
释放到空气中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
光合作用
阳光(光能)

二氧化碳
有机物(化学能)
氧气
构成生物体
供生物呼吸
供生命活动需要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的意义(1)
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为植物自
身和动物以及人类
提供食物(粮食、
饲料等)。绿色植
物是合成有机物的
巨大工厂,地球上
每年通过光合作用
生产的有机物大约
有4~5千亿吨。
1、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食物来源)
光合作用的意义(2)
太阳能
能量转移
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能量
转移
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能量转移
植物体内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
2、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
(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的意义(3)
3、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
对稳定(氧气来源)
空气中的二气化碳
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
二氧化碳
+


淀粉

+
释放到空气中
 光合作用的本质
物质转化——
能量转化——
水 + 二氧化碳

叶绿体
淀 粉 + 氧气(贮存能量)
原 料
条 件
产 物
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小结:光合作用的过程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
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
光合作用。
1、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食物来源)
2、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
(能量来源)
3、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
对稳定(氧气来源)
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葡萄糖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叶绿体
活细胞
有光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吸收CO2,放出O2
吸收O2,放出CO2
合成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联系
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
气体交换
条件
场所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区别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___;所释放的能量
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___。而光合作用需的CO2
又来自呼吸作用___的,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___的。
产物
能量
释放
释放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
思考: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
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
进行,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是在
植物体内任何活细胞随时进行的 ,因此光合作
用的同时一定有呼吸作用。
联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又是相互依存的,从两者的比较可以知道,呼吸作用消耗的在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而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可见,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推动着植物全部的生命活动。
思考:新疆吐鲁番的哈密瓜为什么特别甜?
(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
吐鲁番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为温度较
高,光线充足,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有机物;晚上
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由于温度较低,呼吸作用
减弱,分解的有机物就少。这样,白天制造的有
机物多,晚上消耗的少,所以吐鲁番的哈密瓜特
别甜。
1、如把绿叶比做“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厂房、原料、动力、产物分别是 ( )
B、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光能、氧气和淀粉
A、叶绿体、氧气和淀粉、光能、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二氧化碳、光能、氧气和淀粉
D、叶绿体、水、光能、淀粉
B
2、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 )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
A
3、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A、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为人类提供能量
C、释放能量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
D、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动物所需要的有机物
C
4、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必须经以下步骤:
1、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处理
2、暗处放置24小时
3、强光下光照2小时
4、在水中浸一下
5、滴上碘酒
6、取下叶片放在沸酒精中煮
正确的操作顺是:
2
1
3
6
4
5
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到特别地舒服。为什么?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A
B
C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
  数十小时后,三只老鼠死了两只,剩一只还活着!想一想,死的为什么死了?活的为什么还活着?
  想一想,这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A
B
C
甲 乙
氢氧化钠
溶液
两个玻璃罩同在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甲乙两个钟罩内的老鼠和植物各发生了什么
变化?为什么?
“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什么?
答:任何生物都需要有机物和能量。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必要条件,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生存。
三、二氧化碳(CO2 )
1、 CO2制取
原料:石灰石(CaCO3 )和盐酸(HCl)
装置:发生装置:不加热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化学方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2、 CO2的性质
小结:描述CO2的物理性质:
观察CO2的颜色、状态,闻CO2气味。
实验:P75图2-49,描述现象,解释原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图2-50,描述现象,解释原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O2密度比空气大。 CO2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CO2能溶于水
结果:红色石蕊试液变回紫色。
分析: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CO2的化学性质
①能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CO2 + H2O = H2CO3
 实验:把石蕊变色后的溶液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P75 第 4个实验:
H2CO3 =H2O+CO2↑
联系生活:
分析:喝汽水打嗝是什么道理?
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
H2O+CO2=H2CO3
H2CO3 =H2O+CO2↑
②与石灰水(氢氧化钙)的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3、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冷藏食品、人工降雨、制作饮料、光合作用原料、化工产品原料、气体化肥等用途
检验CO2 的常用方法。
分组讨论P76的讨论题。
1.下列气体中,可用于灭火的是( )。
A.O2 B.H2 C.CO2 D.空气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的颜色将变成(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3、久盛石灰水的烧杯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膜,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形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经过降温、加压、压缩等操作制成干冰
D.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第5节 光 合 作 用
第 小组
活动一: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黑色纸片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4小时后,去掉黑色纸片,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两半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现象:
你的结论:
活动二:观看录象,分析实验:
1、我们是怎样收集气体的?
2、如何去检验气体的性质呢?
3、现象:
4、你的结论:
活动三: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这项探究中主要变量是
2.需要对照实验吗?
3.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活动四: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用一句话概括光合作用:(共25张PPT)
地球上每年约有5500亿吨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各种有机物的,空气中的氧气几乎都来自光合作用。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概念: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气孔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酒精

实验现象
取一株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天竺葵,选择一片绿叶,用两张黑纸上下夹住遮光,放在强光下2小时,再将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待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摊平在培养皿,滴上碘酒。
思考1.为什么要24小时暗处理
2.为什么遮光处理
3.检验有无淀粉,为什么叶片先用 酒精处理
叶片遮光的部分无兰色,未遮光的部分显兰色,这个实验表明绿叶在光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CO2+H2O (CH2O)*+O2
叶绿体

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许多化学反应。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发生了物质转化;另一方面,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实现能量的转化。
空气中的二气化碳
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
二氧化碳
+


淀粉

+
释放到空气中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水
实验设计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能量)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有机物含能量
氧气
供生命活动需要
供生命呼吸
生物体构成
光合作用的意义
制造有机物
转化并储藏太阳能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共22张PPT)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石灰石、大理石
白垩-天然碳酸钙
大理石
1.建筑材料
2. 工业原料(工业制
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
CaCO3 CaO + CO2 ↑
高温
3、粉碎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照适当比例混合,
再加强热,就制得水泥。
CO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
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那些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__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
碳既不能燃烧,也__支持燃烧


这个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能溶解在水里,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
碳酸受热容易分解
CO2+H2O = H2CO3
H2CO3= H2O+ CO2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这个反应来检验二氧化碳
CO Ca(OH) CaCO H O
2
2
2
3
.
干冰的用途
人工降雨
冷藏食品
制造云雾
干冰灭火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升华、吸热,可做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4、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O2 H2 CO2
是否
可以燃烧
是否
支持燃烧
是否
供给呼吸
不能
可以
不能
不能
可以
可以
不能
不能
不能
物理性质
O2 H2 CO2
色、味、态
密度
(比空气)
溶解性
(在水中)
都是 无色 、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
难溶
微溶
CO2能够灭火是因为( )
A.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A C
E.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 CO2不能供给呼吸
谁的方法多?
1. 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CO2和O2
这两瓶无色气体?
2. 现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
CO2 、 O2 、 N2 、 H2 .
请确定哪一瓶是二氧化碳 .
谁的方法好?
探究实验:
在学习水的化学性质时,我们学习了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用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来证明碳酸的生成,某学生认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并没有现象,因此他产生置疑,会不会二氧化碳根本没有与水反应,使石蕊变色的也许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水,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一下使石蕊变色的究竟是何种物质?
1、为什么山洞中狗会死去而人却安然无
恙?
2、人们为什么没察觉到杀狗的“凶手”是
二氧化碳的?
3、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的?
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思考:
拓展延伸:
1.同学一定有经验,喝完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呢?将刚才滴加石蕊试剂、通过二氧化碳的溶液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
现象:
红色的石蕊试剂又变回紫色,并有大量气泡产生。
拓展延伸:
2、我们已经证明了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看看现象有什么不同?再加热一下看看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又变澄清。加热后,又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