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29 09: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三章复习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土壤生物动物 植物 微生物非生命物质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提供养料固定植物根系,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一、土壤的组成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有机物水 水可溶性物质空气实验证明:土壤中有:风吹雨打冷热交替1、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生物的作用岩石风化2、岩石风化的形式生物因素物理因素二、土壤的形成注意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和砂粒,最后形成了含有矿物质颗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壤 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形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一、土壤颗粒的分类 砂粒空隙大,通气性能和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
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好:
粉砂粒介于两者之间。 二、土壤的分类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
土壤质地较均匀。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砂土类土壤土壤的质地土壤名称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三、土壤的性状?
1、比例适中:
(1)土壤固体部分占总体积的50%,
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
(2)水和空气各占25%。
2、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壤土类土壤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理由: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 1、一株植物所有的根的总合叫根系 直根系:须根系: 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一、植物的根系 2、 根系的分类: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大豆的直根系小麦的须根系第3节 植物与土壤考考你:下图各是什么根系?直根系须根系区分水稻、玉米、青菜、白萝卜、高粱、芦苇、番薯的根系水稻
玉米
高粱
芦苇青菜
白萝卜
番薯3、根的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4、根系的分布①根系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 水分和通气状况有关 ②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一般地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的分布越浅。 根尖的结构二、根尖的结构(吸水的部位)长出根毛的小红萝卜幼苗根尖根尖以上部位根毛区根毛区根尖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根冠:主要对根尖起保护作用。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 使根迅速伸长。 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外层细胞排列比较疏松、不整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有较强的分生能力。 细胞停止分裂,迅速生长。 细胞停止伸长,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失水:细胞液浓度< 周围水溶液浓度吸水: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浓度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所以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 “烧苗”现象,是因为根毛细胞液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浓度四、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物的生长需要较大量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氮正常植株暗绿带红缺磷植株矮小,叶面有褐斑,缺钾缺乏症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产生的原因:水体中有过多的氮、磷元素。水体氮磷元素的来源:
(1)工业上排放的富有N、P及有机物的废水等;
(2)农业上过多使用氮肥和磷肥;
(3)生活上排放大量的污水。症状:
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海水里出现赤潮现象。直立茎(高大树木、果树) 缠绕茎(牵牛花、常春藤、菜豆、扁豆) 攀援茎(葡萄、黄瓜、丝瓜、爬山虎) 匍匐茎(草莓、甘薯)一、茎的类型及功能茎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1、茎的类型2、茎的功能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3、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外树皮:保护组织筛管:韧皮纤维:运输有机物 输导组织增加茎的强度, 机械组织细胞能分裂增生 分生组织导管:木纤维:输导水和无机盐,输导组织增加茎的强度,机械组织髓贮藏营养物质 营养组织试比较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木质部韧皮部死细胞、细胞之间横壁消失活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筛孔输导水和无机盐输导有机物 单子叶植物茎中一般没有 ,所以,茎长成后,一般 加粗。形成层不会比较双子叶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结构特点: 双子叶植物茎中一般有 ,所以,茎能够逐年加粗。形成层4、年轮1)推知树龄
2)判断当时的气候环境
3)根据年轮判断方向
4)根据年轮上的“斑点”判断当时的环境污染5、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在茎中央的导管,且是自下而上进行运输的。)6、有机物的运输(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春材秋材一、蒸腾作用1、定义: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主要是叶片)中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①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2、蒸腾作用的意义②促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③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
气温高、湿度小、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气温低、湿度大、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
气温、光照过强时,蒸腾作用反而减弱。 在植物移栽时,你认为如何进行可提高成活率?1、带土移栽,浇水,增强吸水功能
2、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阴雨天的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3、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上下表皮叶肉细胞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气孔是叶片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的门户。叶脉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规则形状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有叶绿体、内壁较厚、成对形成气孔。分布在叶肉中,起支持和输导作用。 由叶肉细胞组成,含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部位。二、叶片的结构:气孔张开或闭合的条件:水份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水份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保卫细胞和气孔叶表皮细胞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路径:根尖吸收(水分、无机盐)根、茎木质部中的导管叶柄中的导管叶肉细胞(利用或经气孔散失)有机物的运输路径:根中韧皮部的筛管叶柄中的筛管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茎中韧皮部的筛管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可耕种的土地只占陆地面积的11%,所以世界上土壤资源非常缺乏。第6节 保护土壤一、世界土壤的基本情况:二、我国土壤的基本情况:我国陆地总面积约877万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耕地面积为137万平方米其中高产耕地仅29.4万平方米。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的开发。1.土壤的污染的原因;化学污染生物性污染物理污染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化肥、农药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三、土壤的污染核反应带来的物理污染2.土壤的过度开发;耕地被蚕食
水土流失 土壤荒漠化 盐渍化3.自然因素(如风吹、下雨)也会加剧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