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周亚夫军细柳》测试题(无答案)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周亚夫军细柳》测试题(无答案)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4 11:39:44

文档简介

中考真题-《周亚夫军细柳》
一、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4分)
1.综合性学习
(1)(2016.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一颗钉子惹的祸
国王理查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国王派一个马夫去给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钉铁掌,他要骑着这匹马打头阵。钉铁掌的铁匠钉到最后,发现少了一颗钉子。正准备去找,马夫不耐烦地说:“算啦,等不及了,就少用一颗吧。”铁匠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让一只马掌少钉了一颗钉子。两军交锋了,国王冲在最前面。战争进行到最关键处,国王战马的那少钉了一颗钉子的马掌突然掉了,战马受惊,国王被掀在地上,士兵见国王落马,军心大乱,国王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事后,国王痛心地说:“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一匹马!”也许国王永远不知道,导致他失败的并不是一匹马,而仅仅是一颗钉子。
二、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6分)
1.(2015.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菩亡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王边垡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日:“子卿,宜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同“诀”。
【背景资料】本文段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武使匈奴明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B.为武置酒设乐/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请毕今日之欢/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D.与武决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两章》)
(2)下列选项中加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陵见其至诚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
B.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D.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______
②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______
(4)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基础检测-《周亚夫军细柳》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1分)
1.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B.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将以下骑送迎
出郭相扶将
B.天子且至
且焉置土石
C.已而之细柳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郭沫若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课文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本文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D.本文叙述语言明白、晓畅、简洁,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文帝劳军的梗概,而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加以刻画,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彩强烈。
(5)联系历史,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认为汉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______名校金题-《周亚夫军细柳》
一、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4分)
1.(2015.广西南宁八中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锐兵刃
锐:______
(2)天子且至
且:______
(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______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贱耳
曩: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______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______
(3)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简述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综合达标-《周亚夫军细柳》
一、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52分)
1.基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祝兹(______)侯
棘(______)门
被(______)甲
彀(______)弓弩(______)
天子之诏(______)
按辔(______)徐行
持兵揖(______)
介胄(______)之士
嗟(______)乎
曩者(______)
得而犯邪(______)
(2)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
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改容式车
D.困于心,衡于虑
(3)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
军霸上
B.改容式车
北定中原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介胄之士不拜
D.将军约
吾与汝毕力平险
(4)解释多义词。
(1)军:
①军霸上(______)
②上自劳军(______)
③至霸上及棘门军(______)
(2)为:
①以宗正刘礼为将军(______)
②天子为动(______)
(3)诏:
①不闻天子之诏(______)
②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
(4)以:
①以宗正刘礼为将军(______)
②以备胡(______)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居无何(______)
(2)军中闻将军令(______)
(3)已而之细柳军(______)
(4)天子先驱至(______)
(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______)
(6)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______
(2)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______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______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灭子之诏。______
(7)以下句子,全部直接表现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文帝后元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驻守。
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军营。
C.本文在刻画周亚夫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
D.本文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
二、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6分)
1.核心素养提升
(1)八年级(6)班举行“走进《史记》”系列综合性学习活
动,邀你参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______所著的我国第一部______体通史。鲁迅称赞它为“______,______。”
(2)我国历史上的“前四史”是指哪“四史”?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参照上联,从皇上的角度写出下联。
上联:亚夫军细柳,军严纪明。
下联: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42分)
1.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线的词。
(1)天子且至
且:______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______
(3)使人称谢
谢:______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曩:______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选文把文帝在细柳营和在霸上、棘门遇到的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一处对比,并加以分析。
(4)最后一段中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习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政绩优异,远近称之。
(选自《旧唐书》,有改动)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
(1)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______
(2)具言所以
______
(3)妻家不知其故
______
(4)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______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______
(2)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______
(3)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同取,物必当在。______
(3)本文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张允济政绩优异?请分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