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2.(2016·北京卷)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海昏侯墓将规划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列举该遗址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增加旅游资源数量,丰富旅游资源种类,扩展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
【解析】从对旅游资源数量、种类、知名度及扩大市场、改进旅游设施等角度作答即可。
3.(201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 000多万人次。
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
【答案】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结构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
4.(2015?江苏卷?节选)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
【解析】(1)图中甲处为山东曲阜的“三孔”,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是其知名度、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等方面。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7月4日,满载13亿同胞热切期盼的两岸周末包机顺利起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乘坐周末包机,登上他们神往已久的宝岛台湾,开始了他们的“追梦之旅”。两岸交流往来开启了新篇章,两岸关系跨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1)“宝岛”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试分析台湾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
(2)试评价台湾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景观;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人文旅游景观。
(2)台湾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旅游资源的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经济较为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具有较强的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比较便利;地域较广阔,环境承载量较大。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次大会上与中国大运河同时申遗成功的还有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大运河示意图。
(1)中国大运河与京杭运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你谈谈两者的区别并分析以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目的。
(2)请你对中国大运河的旅游条件做出评价。
【答案】(1)区别: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及浙东运河。
目的:以中国大运河申遗、将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一并加入,隋唐运河的终点洛阳市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浙东运河的终点宁波市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申遗后中国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更高。
(2)地处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距客源市场近,交通运输便利,沿线多大中城市,旅游容量大,沿线旅游景点组合状况好。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候鸟游”指老年人冬季外出避寒、夏季外出避暑而长期在外旅游。有专家预言: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
简述我国“候鸟游”日渐兴旺的原因。
【答案】老龄人口增多;经济收入提高,旅游意愿增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
【解析】从材料“候鸟游”指老年人冬季外出避寒、夏季外出避暑而长期在外旅游,可知候鸟游兴旺的原因是老年人增多、经济收入提高,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
8.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衡山蜿蜒分布于湘江西岸。“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被称为“衡山四绝”。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说。下图示意衡山中心景区。
简述衡山的优势旅游资源。
【答案】历史名山,是五岳中的南岳;文化底蕴深厚(多古迹、寺庙);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多流泉飞瀑,多云雾),植被繁茂(观赏植物种类多);山地景观多样,风光壮丽。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下图),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坡降0.09%。灵渠代表广西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
分析灵渠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灵渠能申报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答案】选址的自然条件: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较低,且相对落差小;有现成河道利用,工程量小;坡降小(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水量较大),有利于航运;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水量较大。
申遗原因:具有独特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价值;保存真实、完整,科考价值高;历史悠久,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体现古代人类智慧;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功能突出。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雾凇来临时,吉林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以下沿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与其他地区雾凇相比,吉林雾凇具有频次大、时间持续长的特点。
分析吉林市雾凇的形成原因以及该市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答案】原因:冬季气温低。冬季松花江水通过发电机组后温度有所升高,几十公里江面严寒不冻,为雾凇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不利条件:旅游资源种类单一,地区接待能力有限,远离市场,交通不便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历时90年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峨眉山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多佛教寺庙,为著名游览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距离乐山大佛30千米。2016猴年春节黄金周,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191 862人次,乐山大佛景区接待游客219 909人次。
(1)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游览峨眉山—乐山大佛人数多的原因。
(2)分析峨眉山—乐山大佛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该地区的重要意义。
【答案】(1)风景优美,美学价值高;具有悠久历史,历史文化价值高;峨眉山的成因具有科学价值;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教名山,知名度高;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同处乐山市,距离近,且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
(2)增强该地区在世界上的吸引力,迎来更多游客;促进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解析】(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取决于资源质量(即自身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有关。“峨眉山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说明风景优美,美学价值高;“山上多佛教寺庙,为著名游览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说明峨眉山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高;“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知名度高;“峨眉山距离乐山大佛30千米”,地域组合状况好,所以游览峨眉山—乐山大佛人数多。
(2)峨眉山—乐山大佛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该地区的重要意义,主要从对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影响方面分析。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可以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可以更好地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今长征沿线已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密集带、当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回顾历史,砥砺前行,重走长征路已成为磨砺意志的挑战之旅,下图为重走长征路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简述“重走长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当地发展旅游的不利条件。
【答案】价值: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
不利条件:交通状况差;地区接待能力弱;远离客源市场等。
13.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接待游客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农业旅游的起源。后来又向深层次发展,游客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更高级的农业旅游形式:租地自种。下图为我国农业旅游景观图。
指出上图中农业旅游体现的突出特色,并简析我国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
【答案】特色:农村自然或人文景观、农业产业特色。
意义: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