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6 11: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饮酒陶渊明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选自钟嵘《诗品》)不为五斗米折腰
坚守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组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按节奏诵读诗歌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在闹市,却听不到喧嚣的车马声,你问我为何能这样,是因为心情闲适,心境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叙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中的气象傍晚时很美好,飞鸟结伴回巢,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从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绘景议论抒情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达官贵人的髙轩,也代表着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2.“心远地自偏”“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诗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飞鸟相与还的“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此句有两意:
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 远离尘世纷扰
回归自然怀抱
坚守心灵净土自勉
劝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自勉
劝人“还”的含义:坚守心灵净土,回归自然怀抱,远离尘世纷扰。这句诗的深刻含义:表面指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际上是劝勉人们不要奔波于黑暗的官场之中,应该回归到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远离污浊官场、回归自然的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人生真谛  那就是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的净土。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情感、主旨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2、解答分析: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3、答题步骤: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运用何种表达技巧;
③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那么常见的表达诗歌感情风格的词语有哪些?
诗歌的感情风格主要有
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挚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等;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羁旅愁思、恋情闺怨。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答题方法: 肯定哪一个更好,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运用的( )艺术手法,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一品佳句--炼字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与“望”“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的情景,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衬,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意趣。
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的自得、闲适,“见”字写出了诗人看见南山时的随意与自然,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怀和回归自然的喜悦。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
飞鸟相与还的“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此句有两意:
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 远离尘世纷扰
回归自然怀抱
坚守心灵净土自勉
劝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远离污浊官场、回归自然的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人生真谛  那就是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的净土。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 * 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代,令人永远难忘; * 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于是否落在他人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网上评论:   请你说一说自己心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人吧。各抒己见 ◆生活在闹市中,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境高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夕阳西落景更美,还有那飞鸟结伴儿归还。 ◆这其中蕴含人生之真谛,只因物我两忘而不 ◆知如何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结合译文尝试背诵叙事绘景议论抒情课后作业1. 背诵古诗
2. 以“我心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则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