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攻占700多座县城380次战斗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25000里长征壮举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第一讲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一、内容简介 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首先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二、历史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三、作者简介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四、主要内容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一、探寻红色中国作品目录六、红星在西北九、同红军在一起(续)十、战争与和平十二、又是白色世界书名寓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的不朽名著,这是一部纪实性性很强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情况。毛泽东_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实战演练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B )
A、太平天国起义军从广西打到南京
B、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C、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文中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 A )
A.西安事变??? ???????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九一八事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星照耀中国》(下图)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材料2: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材料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请回答:(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埃德加·斯诺访问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那一年,“红星”是如何“照耀中国”的。
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根据材料2,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
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抵御日本侵略,为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3)如何理解材料3中“民族复兴之路遭遇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这句话?
冷战局面出现,美国的包围封锁及后来中苏关系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