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5~7节)[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5~7节)[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8-09 22: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学习导向:
1、复习原子和分子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相互关系。
2、复习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3、复习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4、复习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5、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知识精讲:
一、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①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构建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它的类型有:
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及其构成:
1、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2、原子:
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从道尔顿建立的实心球原子结构模型到汤姆森发现电子提出“汤姆森模型”到“卢瑟福模型”再到波尔的“分层模型”和现代的“电子云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都是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原子内部结构:
核外电子(-)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离子:
对于离子我们要搞清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构成物质。
阴离子 (得到电子形成的)
离子
阳离子 (失去电子形成的)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微粒
  选题目的:考察学生对分子的相关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思路分析:有关分子的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3)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解答:A
  启事:对于化学概念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能死记硬背。同时教师在讲知识时要把知识讲透。
【例2】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有大小
  B.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运动的。
  C.50毫升酒精与50毫升水混合,总体积为100毫升。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选题目的:考察学生对分子知识的了解
  思路分析:分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某些分子的照片,证明它真实存在着,同时,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不停的运动,分子与分子之间不是紧密相连而是有空隙的。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这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C
  启示:在学习中要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避免死记硬背。
【例3】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冰水混合物
  选题目的:考察学生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
  思路分析:物质按组成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二者的区别在于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液氧都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中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所谓冰水混合物是指状态的混合,但它们的实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所以冰水混合物也是纯净物;氯酸钾与二氧化猛混合共热后的剩余物中有氯化钾、二氧化猛两种不同物质所以为混合物。
  解答:C
  启示:对知识要真正理解,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例4】 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种碳原子实际质量1/12的24倍,则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1/12 B.24 C.48 D .12
选题目的:考察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是否真正理解
  思路分析:原子很小,原子的实际质量也很小。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使用原子的实际质量,书写、记忆都很不方便。因此,在国际上不直接使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和它相比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际上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某原子的实际质量是碳原子实际质量1/12的多少倍,有多少倍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多少。
  解答: B
  启示:对于知识要能从多角度理解
【例4】 求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已知化学式,计算元素化合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应用已知元素化合价及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答:设Na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则有(+1)×2+ +(-2)×4=0
                  = +6
  所以Na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学习资源
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逊发展了他前一年提出的原子构造模型:原子是一个半径大约为10—10米的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球体,电子则稀疏地嵌在球体中,这是一个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同年,物理学家长冈半太郎认为正负电子不可能相互渗透,提出了电子均匀地分布在一个环上,环中心是一个具有大质量的带正电的球,被他称为“土星型模型”结构。1911年,卢瑟福借助于α粒子散射研究,提出原子正电荷必定集中在半径10-15米的范围内,而原子半径却有10-10米,因此原子里面绝大部分是空虚的,从而证明汤姆逊的模型更接近于物理真实。
分子概念的形成
  意大利化学阿伏加德罗以意大利物理学家盖·吕萨克(1778-1850)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概括和推理,引入了分子的概念。
  盖·吕萨克在进行大量的气体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气体在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以简单体积比相结合。"由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没有分子的概念,未能看到单质分子会由双原子或多原子构成。因而,按照道尔顿的学说,在化合物的复杂原子中就会出现"半个原子"的矛盾现象。阿伏加德罗敏锐地看到,只要在物体和原子这两种物质层次之间再引进一个新的关节点新的分割层次--分子,就可以把道尔顿的学说与盖·吕萨克的气体合体积定律顺利地统一起来。对化合物而言,分子即相当于道尔顿 quot;复杂原子",对单质来说,同样包含这样一个层次,只不过是由相同的原子结合成分子。对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的解释,只要认为相同温度、压强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便可以得到圆满的回答;如果认为各种元素的单质都含有两个或多个原子,也就不会出现"半个原子"那样的矛盾了。由于阿伏加德罗的分子概念是对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发展,所以人们把它门统称为原子-分子论。
分层练习
层次一:
1、关于原子和分子的主要不同点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小,分子大          
B、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
C、原子不能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
D、原子之间没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
2、下列关于氨气(N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由氮气和氢气组成
B、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
C、氨分子是由一个氮元素和三个氢元素组成
D、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3、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素,三种元素可以组成( )
4、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80 B 128 C 208 D 288
5、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每个H2O2分子是由( )
A 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 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是( )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7、2H表示( )
A 两个氢元素 B 两个氢原子 C 两个氢离子 D 两个氢分子
8、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 核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9、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水是一种( )
A 元素 B 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和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由于 所带正电和 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显电 性
11、用符号表示:
2个氯原子 3个镁离子
4个氧化铜分子 正3价的铝元素
3个碳酸根离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氦气 臭氧 金刚石 硫化锌
写出3SO42-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
“3” “2”
“4”
层次二: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2、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 ……据此可做出的推测是( )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5H2O和5H2SO4中,一样多的是( )
A 氢原子 B 氢分子 C 氢元素 D 氢元素质量分数4、下列关于Fe、Fe2+、Fe3+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5、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元素数如下:
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元素数 2 8 8 18 18 32 32
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目为( )
A 18 B 32 C 50 D 64
6、请你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
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
C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7、下列化学式是按照物质组成及化合价变化规律排列的:P、N2、P2O3、N2O3、H3PO4、( ),在( )中能填入的物质是( )
A P2O5 B NO2 C H3P D HNO3
8、对一氧化氮的研究所取得的医学成果,获得199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一氧化氮也被誉为“明星分子”。请写出一氧化氮的化学式 。
9、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新物质,其化学式为H3。在一个H3分子中有 个氢原子,H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0、以下每小题由三种物质形成一组,从备选答案中找出跟它们同一类的物质,将编号填入空格内。
⑴氧气、氮气、氯气、 。
A 水蒸气 B 氦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⑵铝、镁、铁、 。
A 氯化钾 B 锌 C 二氧化锰 D 高锰酸钾
⑶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 。
A 水 B 氧气 C 硫酸铜 D 氯化钾
11、A、B2-、C+三种微粒都具有10个核外电子,A的元素符号为 ,C2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B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
12、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血。回答下列问题:
⑴ 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⑵ 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⑶ 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 其体内每 100mL 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13、医药上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里含有4.5%的氢、35.5%的氧、60%的碳,其分子量为180。阿斯匹林的化学式为CxHyOz,则x、y、z的值分别是 、 、 。
14、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CO2和CO的质量比是 ;若CO2和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中的碳元素质量比为 。
15、某农田作物需施含氮元素的化肥。如果施用了尿素[化学式为CO(NH2)2]120Kg,含氮 Kg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