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5张PPT。历史上对空气的认识:1、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空气是一种单质2、科学家拉瓦锡研究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拉瓦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其他气体二氧化碳(0.94%)
(0.03%)
(0.03%)
根据作用指出气体的名称稀有气体(0.94%)按体积算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1%)二氧化碳(0.03%)水蒸气等其他杂质(0.03%)冲入灯泡延长使用寿命,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液态氮可作冷冻剂,是制作化肥、炸药的原料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的燃烧用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用途的霓虹灯光合作用原料,用于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你认为包装袋中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阐述你的理由。点燃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在空气燃烧时,产生浓厚的白烟 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集气瓶冷却)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什么现象 ;
瓶内水位变化 ;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 是上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则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水少
C、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D、改用木炭重新实验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气态:
2、密度:
3、水溶性:
密度比空气略大(标准状况)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带火星木条在氧气中复燃1。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点燃点燃点燃点燃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变浑浊的气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产生黑色固体放热,冒出白烟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2。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缓慢反应: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呼吸、食品腐败剧烈氧化:爆炸: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剧烈反应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可能引起自燃
燃烧很少基本相 分析:实验可燃物氧气现象(1)铜片上白磷白磷红磷水中相同燃烧不燃烧不燃烧相 同温度(1)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燃烧条件 实验(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空气充分接触灭火的方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将温度降低到达到着火点以下 《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而大获全胜。试依据右图回答:
(1)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____
(2)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双氧水法发生装置收集装置4打开分液漏面的开关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3将烧瓶夹到铁架台上5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氧气6从水槽中移出导管7关上开关20-50ml过氧化氢步骤:二氧化锰氧气的制取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向上排空气法排 水 法:一. 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二. 优点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一. 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二.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氧气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型)本实验装置易错处:1)试管口应略向下2)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3)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4)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5)火焰应加热在试管底部6)酒精量不少于1/4,不多于2/37)排水收集时导管不能太长验满方法: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放置方法: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催化剂: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如二氧化锰等)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多次压缩降温液态空气低温蒸发-196℃氮气液氧沸点-196℃沸点-183℃N2O2物理变化二氧化碳的性质倒入二氧化碳的一侧下沉。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塑料瓶被压扁了蜡烛下先上后熄灭。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讨论:怎样进入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较为妥当?灯火实验一定要证明菜窖的安全方可进入! 实验方案: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待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然后把溶液放在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有碳酸生成碳酸发生分解H2CO3 H2O + CO2CO2 + H2O H2CO3浑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检验
二氧化碳
如果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烧碱溶液中,是否也可以观察到浑浊的现象?讨论:
为什么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总是出现白膜?怎样才能除去白膜?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CO2+ Ca(OH)2 = H2O +CaCO3 ↓2HCl+CaCO3 = H2O + CO2 ↑ + CaCl2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 CaCO3+H2O+CO2 Ca(HCO3)2 如果在已经变浑浊的石灰水中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会怎么样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大理石思考:可以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吗?Na2CO3 +2HCl = 2NaCl + H2O +CO2 ↑ 结论: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因为反应太剧烈,不便于操作。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产生的二氧化气体不纯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盖上玻璃片瓶口向上放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注意点:1、操作步骤:2、二氧化碳的检验: 3、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防止生
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2)导管伸入锥形瓶中不宜太长,只要稍露出
橡皮塞即可,以利于锥形瓶内气体的排出(3)导管要伸入集气瓶中接近瓶底处,以利于
排尽集气瓶内空气燃着的木条放到瓶口--是否集满澄清的石灰水--是否为二氧化碳 指出错误之处灭火器的原理和常用的灭火器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2HCl=NaCl+H2O+CO2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CO2灭
火
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器有:图书馆油库医院电器商业城了解这些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后,然后给下述地方配备相应的灭火器。实验室有时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同时,得到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的气体,经测定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试根据以上叙述及下图填空:
(1)叙述该气体物理性质有______
无色,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制取该气体应选_____装置,收集装置___;
(3)反应前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为10克,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为8克,则生成气体的质量____克ADACDBE 练习:下列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
请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图1、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2、制C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不变色不变色醋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变成红色红色褪去又变成紫色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该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变成红色红色未褪色
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2、致冷剂、人工降雨3、工业原料:制纯碱、尿素、汽水4、灭火5、保藏食品说出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哪些性质相关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 温室效应的加剧?提倡植树造林,使用氢能、水能、太阳能等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等。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利:弊:措施:实验现象: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实验证明:人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写出呼吸作用公式:呼吸作用公式活细胞有机物+水+ 氧气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通过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人呼吸时,会使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水的含量明显增加。 那么,人是如何与外交进行气体交换的呢?呼吸系统结构图肺的内部结构表皮 细胞毛细 血管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 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2、肺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4、肺泡有弹性—外面缠绕有弹性纤维3、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复述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肺泡和血液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图解:一个肺泡实验证明:试管B的位置有 的作用.1动物和人,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某学生为了证明植物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将装置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观察结果。试分析:
1、该装置放在黑暗中的作用是
该实验除了必须在黑暗中完成外,还应注意
2、在实验中有同学提出,需要同时进行另一组其他条件相同但不放植物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意义?
简述原因使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密闭,防止空气进入有 具有对照作用,说明石灰水浑浊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所致。如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坐标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强度最强时的温度约为
2、呼吸强度最弱时的温度约为
3、一般地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
但是温度过高,呼吸作用
所以,贮藏蔬菜、水果、粮食要保持 ,
这样可以减弱 ,从而减少
的损耗。35℃-39℃0℃增强减弱。低温呼吸作用有机物温度℃取4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相同叶片的嫩枝,如图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装置的质量。绘成曲线表示实验结果,请回答:1、曲线Ⅰ代表A、B、C、D中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为什么?
2、曲线Ⅱ、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哪一面的气孔数量多? 为什么?
3、若将装置A放入玻璃钟罩内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16ⅠⅡⅢ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需要光植物怎样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剂二氧化碳释放剂照光2小时检 查 淀 粉现象:无二氧化碳的不变蓝色;有二氧化碳的变蓝色结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植物怎样进行光合作用银边吊兰检查淀粉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色,见光部分变蓝色结论:绿叶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植物怎样进行光合作用探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实验说明了什么?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气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光合作用公式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氧气+水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贮藏的,而光合作用要吸收原料、运输产物所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而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又来自呼吸作用释放。大气中的O2物质燃烧CO2O2呼吸作用自然界中氧的循环CO2呼吸呼吸光合作用CO2呼吸CO2死亡死亡的生物光合作用煤石油和天然气微生物分解作用水生植物腐败生物碳循环和氧循环生物呼吸物质燃烧 植物
光合作用 植物
光合作用物质燃烧生物呼吸微生物分解作用洁净的空气——地球的保护伞伞破难遮为什么?臭氧空洞臭氧的形成:O2 = 2O紫外线O + O2 = O3臭氧分布:距地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臭氧:O3无色美丽的天蓝色气体气体无味特殊刺激性臭味稳定不稳定O2<O3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臭氧层破坏
引起的危害防 治禁止生产使用氟氯烃
植
树
造
林
使人们皮肤癌及白内障患者增多
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授粉能力
杀死水中鱼卵和单细胞藻类引起塑料制品老化、发黄、干裂空气的污染空气污染的来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沙尘暴等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工业废气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碳烟……光化学烟雾会使人感到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症状,空气中的病菌容易使人感染疾病。酸雨1、酸雨的形成:2、酸雨对人类的危害:酸雨是天然降水(雨、雪、雹等),在其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1、直接危害人类健康2、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的生长……3、腐蚀建筑物、工厂和文化古迹保护空气:一、空气污染的危害:二、保护措施:1、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和预报2、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3、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的形成等(主要空所污染指标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4、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练习:(1)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 ) (2)空气质量级别确定的依据是…( ) A、三项指标综合考虑B、看最大的数据C、看最小的数据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
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
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
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
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总反应:2O3?3O2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同一种元素构成的它们属于____D同素异形体宏观表述: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4个磷原子 10个氧原子4个磷原子 10个氧原子
4P+5O2 ??????2P2O5点燃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法轮功鼓吹发功能使土变金是否有科学道理?
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此基本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