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大约38亿年前,地球上还没有生命,原始大气的成分为: 甲烷CH4 氨NH3 硫化氢H2S 水蒸气H2O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等
从以上信息你有何
想法?能与同学交
流一下吗?
地球上每年约有5500亿吨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各种有机物的,空气中的氧气几乎都来自光合作用。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些水果中的有机物质从哪里来的吗?
可能是光合作用得到的,也可能是土壤中来的……
水果中的有机物质到底有没有从土壤中直接得来呢 让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实验验证]
[说一说]
这个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碘酒
稀米汤
土壤浸出液
变蓝
不变蓝
植物中的营养物质(淀粉等有机物)不是直接
来自于土壤和水.
碘能使淀粉变蓝色,碘液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
植物中的淀粉等有机物到底是不是来自光合作用呢?
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对天竺葵暗处理(放在暗处一昼夜)
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铝箔纸在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
下盖严后放在阳光下的目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对酒精进行水浴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设置对比,
将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对比
酒精易挥发、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将叶内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或消耗掉
4、在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叶片滴加碘酒,是为了验证:
答: 。
使叶片中的叶绿素褪去,防止对本实验的干扰
检验淀粉的存在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
遮光部分不变蓝,
见光部分变蓝。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光合作用需要光
所有叶片都会进行光合作用吗?
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呢?
检查淀粉
银边吊兰
选一盆银边吊兰,银边吊兰的叶片周边为白色,没有叶绿素,而叶片中间绿色含有叶绿素。在检查淀粉时,叶片周边不显蓝色,而中间显蓝色。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叶片的绿色部分。
讨论:如果你用的材料是金心吊兰,实验结果相同吗
光合作用除了产生淀粉外,还会产生什么呢?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能。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单独密闭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很快死去,而与绿色植物一起密闭的小老鼠却存活了较长时间,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能放出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A
B
C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
数十小时后,三只老鼠死了两只,剩一只还活着!想一想,死的为什么死了?活的为什么还活着?
想一想,这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A
B
C
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三份实验呢?
A
B
C
思考: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吗?
步骤: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
烧杯中
2.用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套在
漏斗柄上
4.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实验表明:
绿叶在光下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同时释放出了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实验已经知道了植物的绿叶在阳光下光合作用能生成淀粉和氧气,那么光合作用除了需要叶绿体和阳光外,还需要二氧化碳吗?
①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主要变量是什么?
②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需要对照实验吗 为什么
④对于图提供的实验装置,你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有3个变量:阳光、二氧化碳、植物的叶片。
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需要对照,为了控制变量。
生石灰
水不能提供二氧化碳,利用碳酸氢钾溶液代替清水,可以不断逸出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二氧化碳
照光2小时
检查淀粉
A
B
想一想:
改进后的装置与课本图有什么主要区别?本实验能说明什么?
二氧化碳吸收剂
二氧化碳释放剂
(1)A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 ;
B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 。
(2) 。
不变蓝色
变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CO2 且CO2来自空气
A
B
古时候,人们以为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完全是吸收“土壤汁”变化而来的。
1648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棵2.27千克重的柳枝栽培在装有90千克土壤的木桶里。
[小故事]
在这以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
5年后,柳树逐渐长大了。经过称重,他大吃一惊:柳树的重量增加了74.33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0.0567千克。
海尔蒙特第一次指出:
水是植物体制造自身的原料
叶脉切断,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现在科学家已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水通过根从土壤吸收,由导管运输到叶.
一、光合作用
1.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1)厂房:
2)能源:
3)原料:
4)产物:
5)物质转变:
6)能量转变: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水 + 二氧化碳
光
叶绿体
有机物 + 氧气(主要是淀粉)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
二氧化碳
+
水
光
淀粉
+
氧气
释放到空气中
叶绿体
太阳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无机物转为有机物
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化学变化
3、光合作用的意义(1)
光合作用制造的
有机物,为植物自
身和动物以及人类
提供食物(粮食、
饲料等)。绿色植
物是合成有机物的
巨大工厂,地球上
每年通过光合作用
生产的有机物大约
有4~5千亿吨。
——物质来源
太阳能
能量转移
能量
转移
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能量转移
植物体内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2)
——能量来源
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水
生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在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在水中的
二氧化碳
生
的
光
陆
植
物
合
作
用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生物体残骸
太阳
有机体呼吸:
微生物分解
光合作用的意义(3)
——氧气来源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种可达1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的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要归功于?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 吨。
光合作用的意义:
1、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大量的有机物
2、为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提供丰富的能源
3、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光合作用
阳光(能量)
小结: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化学能)
供生命呼吸
供生命活动需要
构成生物体
意义
二氧化碳、水 光 叶绿体
原材料: 能 量: 场 所:
光合作用
条件
过程
产物
实质
意义
:水+二氧化碳
淀粉+氧气
光
叶绿体
:淀粉 + 氧气
能量转化:物质转化:
对本身:制造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对生物界:提供了能量,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化学能 无机物 有机物
生石灰
水
A
B
C
如图:用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是___,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是__,A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A和B其中有淀粉生成的装置是___.
A、B
C
吸收二氧化碳
B
2、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 )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
A
1、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到特别 地舒服。其原因是:
答: 。 。
2、“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
答: 。 。 。 。 。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并释放出氧气。
任何生物都需要有机物和能量。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必要条件.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生存。
作业设计
3、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必须经以下步骤:
1、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处理
2、暗处放置24小时
3、强光下光照2小时
4、在水中浸洗一下
5、滴上碘酒
6、取下叶片放在沸酒精中煮
正确的操作顺是:
2
1
3
6
4
5
4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甲
乙
3、水草对金鱼的作用是什么?(共34张PPT)
光 合 作 用
第二课时
1、在上述演示实验中: ①将天蜀葵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答: 。 ②将叶片的一部分用叶夹夹住,这种方法在 在实验中叫做: 答: 。 ③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答: 。 ④向叶片滴加碘洒,是为了验证: 答: 。 ⑤加碘酒后未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这部分叶 片中有什么形成? 答: 。
课前练习
将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对照实验
酒精能溶解色素,色素会干扰观察
检验淀粉的存在
淀粉
光合作用公式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贮存能量)
有机物
+氧气
+水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哪里?
——生物的呼吸 和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
实验室为什么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
2H2O2 2H2O + O2↑
Mn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
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
一、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
(主要成份为CaCO3)
和稀盐酸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石灰石或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
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反应。
2、实验装置如下图:
3、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4、收集方法:
5、检验集满方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又可以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具有那些性质?
1、如图2-49所示,向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
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
图2-49
从实验现象中可得
二氧化碳具有: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也
不能支持燃烧
一、二氧化碳的
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图2—56)
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
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
制造云雾
干冰的用途
人工降雨
冷藏食品
干冰灭火器
2、如图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到的现象。
充满CO2瓶内,加入水振荡后,瓶子会被压扁
图2-50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
3、用紫色石蕊试液测被压扁的瓶中液体,显 色,
说明此液体呈 性。
酸
CO2+H2O=H2CO3
H2CO3 = CO2↑+H2O
红
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 + Ca(OH)2 = CaCO3↓ + H2O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
(紫色)
(红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H2CO3 = CO2↑+H2O
(红色)
(紫色)
(灭火)
(抑制呼吸作用)
(制饮料)
4、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Ca(OH)2的水溶液)反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 H2O
这个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性质决定用途)
1、可用来灭火
2、作气体肥料(植物光合作用的肥料)
3、制碳酸型饮料
4、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作致冷剂及人工降雨
5、工业原料。制纯碱、尿素和汽水等。
(原因: ⑴ ⑵ ⑶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1、为什么山洞中狗会死去而人却安然无
恙?
2、人们为什么没察觉到杀狗的“凶手”是
二氧化碳的?
3、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的?
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思考:
O2 H2 CO2
是否
可以燃烧
是否
支持燃烧
是否
供给呼吸
不能
可以
不能
不能
可以
可以
不能
不能
不能
物理性质
O2 H2 CO2
色、味、态
密度
(比空气)
溶解性
(在水中)
都是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大
小
大
不易溶
难溶
微溶
谁的方法多?
1. 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CO2和O2
这两瓶无色气体?
2. 现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
CO2 、 O2 、 N2 、 H2 .
请确定哪一瓶是二氧化碳 .
谁的方法好?
1、CO2能够灭火是因为( )
A.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A C
E.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 CO2不能供给呼吸
课堂练习:
1、因为CO2微溶于水,所以不能用 法收集,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
法收集。下列装置可用来收集CO2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收集O2的是_____________,如果是C、D、E中的装置,气体从哪一端通入?
排水
向上排空气
BCD
BCDE
2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更正。
a 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二氧化碳是否
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_ 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了。
(3)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集气瓶应______________
(A.直立瓶口向上,B.倒立瓶口向下)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
A
长长颈漏斗末端错
锥形瓶中的导出管错
集气瓶中的导管错
集气瓶放置错
植物既有呼吸作用,又有光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2、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4、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1、植物的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水+二氧化碳
淀粉+氧气
光
叶绿体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葡萄糖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能量
酶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能量
是否需要叶绿体
是否需要光
吸收
排出
释放
吸收
制造
分解
吸收
释放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又是相互依存的,从两者的比较可以知道,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而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可见,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推动着植物全部的生命活动。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